构建更加完善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16-02-10 18:09:50韩丽君张向鸿王红英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社区建设文化

韩丽君张向鸿王红英

(1.3.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河北 石家庄 050051;2.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河北 石家庄 050051)



构建更加完善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韩丽君1张向鸿2王红英3

(1.3.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河北石家庄050051;2.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河北石家庄050051)

[摘要]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广泛便利的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必须找准制约石家庄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因素,探索破解问题的办法,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文化;社区;建设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以及各基层部门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然而,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比,石家庄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加快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社区居民共同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文化成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当前制约我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因素

(一)认识因素

现在一些管理干部对社区文化认识存在偏差,部分管理者把社区文化与唱歌跳舞相等同,导致社区文化服务质量不高、供给不足,不能有效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广场舞、健身操是目前我市多数社区主要的文化形式,甚至是有些社区的全部活动内容。社区文化活动形式单调,内容单一,无法满足全体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更不能很好地发挥文化对居民价值观、思想意识的引导力。

(二)资金因素

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少,活动设施简陋:老城区社区办公用房本身就狭小、简陋,无法改建或无地新建文化活动场所;新建居民小区和老城区改造中部分小区存在没有按规定留足建好社区文化活动用房等问题。有的社区只有广场或者社区空余的地方供市民活动使用。社区文化设施落后,现在我市社区有健身器材的较多,稍好一些的社区文艺活动能够做到“有设备”,一般的小区文化活动设备靠居民自行解决,降低了居民参与社区文化的热情。

(三)人员因素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偏低,导致服务手段还比较原始、落后,服务层次较低。目前许多社区文化服务人员未经专门化、职业化的培训,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再加上社区服务人员人手少,导致一些社区没有专职或兼职文化管理人员,使得居民文化活动缺少有效的组织、协调、指导,制约着社区文化的普及和提高。

二、完善我市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活动开展

社区文化活动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局,不断探索文化活动的新形式、新内容。具体来讲活动的开展应坚持以下几点:一是在充分考虑满足全体社区居民需求的基础上,应着力抓好老与少两个群体。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必须有充裕的时间。迫于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中青年常常没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相反,离退休老人和孩子时间宽裕。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要符合这两类人群的特点。二是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满足不同人群的兴趣爱好,兼顾不同类型的文化品味。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充分做好社区文化供给调查,摸清社区成员所思所需所想,改进供给内容和方式。政府要组织引导文艺工作者和业余作者创造紧扣时代脉搏、紧贴百姓生活、富有现实意义、人民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三是社区文化活动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与我市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我市可以通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的评选,引导社区开展法律、科普、文化、卫生进社区,以及艺术节、运动会、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断提高居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卫生等方面的意识,陶冶居民情操,提高居民的素养。

(二)场地建设

场地是社区文化活动开展不可缺的要素之一,是社区文化活动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解决目前制约社区文化开展的设施和场地缺失的问题,必须以整合现有社区文化服务设施为基础,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对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的要求为依据,以方便社区居民就近接受文化培训、参与文化活动为目的。新建住宅区开发时,要按照总建筑面积的一定比例预留文化站和其他文化活动场所的用房。老旧小区要充分发挥露天广场、庭院的作用,见缝插针开展活动。应积极动员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的文化活动设施面向社会开放,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方便。政府应研究出台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免费开放补助政策,对面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加大开放补助,将补助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确保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三)资金来源

多渠道筹措社区文化建设资金。一方面要增加财政投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这里的公共服务应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因此,我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履行好责任主体的职能,按照建设规模、服务项目、服务人口确定对社区文化活动的财政投入数量,并随着群众文化需求的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和水平的提高,相应提高经费保障。另一方面调动社会力量。积极鼓励和发动社会力量尤其是私营企业主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对社区文化活动给予赞助。政府应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激励政策,引导民营文化企业合理合法、有序地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活动,支持和鼓励个人举办面向基层公众免费开放的一些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实现文化资源、活动从“自享”到“分享”的转变,做到上级财政部门支持一点、企业赞助一点、群众捐助一点,促进政府财政、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公共文化建设新格局的形成。

(四)队伍建设

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人才是关键。应建立人才保障机制,加强社区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强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把选拔培训社区文化服务人才列入议事日程,尽快落实社区文化人员的编制、经费保障,采取鼓励措施,吸引高校毕业生等到社区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二是立足于当前实际,加强对现有社区文化骨干的培训力度,定期举办社区文化骨干培训班。三是整合社区文化人力资源,把社区各个层次、各个岗位有文化特长的人员或文艺团体汇聚起来,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社区文化人才库”,使之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轴心骨”,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四是引导一批热心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志愿者组建文化义工队伍,指导社区文体活动的策划和开展、参与文化设施管理。五是引导专业人才参加社区文化建设。政府应出台相关规定要求专业文化艺术工作者定期、定点,面对面地开展对口培训、指导基层文化活动,推动社区文化事业上规模、上档次。

责任编辑:王玉华

[作者简介]韩丽君(1963-),女,河北沧州人,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文化建设研究;张向鸿(1970-),女,河北安国人,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王红英(1968-),女,河北石家庄人,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建设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度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立项课题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16)04-0044-02

猜你喜欢
社区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社区大作战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08
3D打印社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8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