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权力与权威的关系问题

2016-02-10 18:06宋惠昌
中国领导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权威权力政治

宋惠昌

论权力与权威的关系问题

宋惠昌

现实的政治生活经验证明,对权威与权力之间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解,有利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权威观,对于改造我们的思想方法,确立良好的领导作风,具有重要意义。

权力;权威;关系

在复杂多变、利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如果要顺利地贯彻一定的政治意图、实现既定的政治目标,没有必要的政治权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当然,我们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对政治权威的作用不能作形而上学的理解,特别是不能把政治权威看作是贯彻个人主观意志的工具。否则,政治权威具有的积极作用就会走向反面,由此损害政治家的人格形象。在全面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面对着以利益关系新变化为基础的政治生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权威观,正确发挥政治权威的作用,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强领导能力,从而推动我国社会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如何才能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权威观呢?这需要有多方面的理论修养和政治实践修养,其中的关键是在理论上正确认识权威与权力的关系,在实践中正确处理权威与权力的关系。

什么是权威(authority)呢?关于这个问题,人们大多引证恩格斯在《论权威》这篇名著中的经典论述:“这里所说的权威,是指把别人的意志强加于我们;另一方面,权威又是以服从为前提的。”①恩格斯这个定义,揭示了权威的实质内容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权威与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一般情况下权威总是以一定权力的实际运用为条件的;其次是权威与服从之间的关系,即如恩格斯所说的,一般情况下权威是以服从为前提的。可以看出,恩格斯说的关于权威的实质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统一的,互相联系的,不是各自孤立的。也就是说,应当在权威、权力、服从这三个范畴的统一中来说明权威的实质。这里需要解释的一个问题,是权威和政治权威这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在政治生活领域中,二者一般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因为两者都涉及到权力和服从等要素。这里,主要研究权威与权力的关系问题,由此,进一步研究如何通过正确认识和处理权威与权力的复杂关系,加强领导者的政治品德修养,推进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

有一种观点认为,权威就是权力,或者说,权威就是一种政治权力。这种观点有其现实政治根据。在现代社会中,权威是与政治权力联系在一起的,在民主政治不太发达的社会中,权威是以政治暴力或政治权力为必要条件的。没有任何政治权力的人或者机构,一般来说是没有政治权威可言的;可以说,没有实际权力,也不会有什么权威,比如政治傀儡就是如此。可见,权威本身有着强制服从的因素,而强制服从则是以政治权力为条件。基于这样的认识,有些学者认为,权威是实施权力的一种形式;或者说,权威是一种制度化的权力,即得到各种人承认的一种合法权力。这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权威与权力具有不可分的联系,离开权力来谈权威,只能是一句空话。

关于权威的实质,英国政治学家海伍德是这样界定的:“宽泛地说,权威是一种权力,有时被认为是一种‘合法性权力’(legitimate power)。如果说权力是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那么权威就是影响他人行为的权利。因此,权威是基于被认可的服从义务,而不是任何形式的强迫或操纵。在这个意义上,权威就是披上了合法性和公正性外衣的权力。但是,‘权威’既可以作为规范性概念也可以作为描述性概念来使用。权威,作为政治哲学家使用的规范性概念,指的是一种以道德主张形式呈现出来的‘统治的权利’(right to rule)。这意味着‘权威应该被遵从’,要比‘权威被遵从了’更重要。例如,在这个意义上,领导者可以基于选举结果、宪法规则和神圣权利或别的什么,不断地宣称白己拥有统治的权利,尽管大多数人并不认可这种权利。”②

上述关于权威与权力之间关系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意味着,权威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强制与服从,而强制和服从则必须是以权力的实施为条件。但是,我们不能由这个思想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权威就是权力。因为这个结论的实质,是认为政治权威就是一种强制性的服从,而这样的服从又只能靠政治权力的作用,所以政治权力本身就是权威。这个结论在逻辑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它却并不完全符合社会政治生活的客观实际。所以,对权威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不能作形而上学的理解。

如果我们认真地、仔细地研究一下政治生活的实际情况,就会明白,权威与权力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但是,政治权力本身还不等于就是政治权威,有多大的政治权力不一定就有多大的政治权威,甚至有时还会有这样的情况,即有权力不一定就有权威;反之,有的人权力不大,可是权威并不小,有时甚至没有职位权力的人,却是个相当有权威的人。比如说,不少的大政治家,由于在国内外有着长期的政治影响,在各个领域都享有很高的威望,所以,在他们从原来的职位上退下来之后,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仍然会是个很有权威的人物。在中国当代政治家中,邓小平就是个有说服力的例子。人们都知道,他在1978年以后,并没有担当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职务,后来,他又完全从各种领导职位上退下来了。但是,直到去世之前,他实际上是中国当时最高的政治权威。可见,权力是权威的一个必要的因素,而不是权威的全部内容。因此,认为政治权威就是政治权力,还不能认为是对政治权威实质的全面认识。

①恩格斯:《论权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4页。

②〔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本文作者: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原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 翔

长征的胜利是正确战略指导的胜利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卓越的军事实践与军事理论,回答了正确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即走什么样的道路、如何建军和怎样作战。对这些问题的科学回答,无不需要坚持实事求是。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遵义会议之后红军重新掌握战场主动,更是从正反两面证明了,脱离实际就不会产生正确的战略指导。心系民族彰显正确战略指导的伟大担当。在北上抗日路线的指引下,1935年10月至1936年10月,全国三大主力红军红一、二、四方面军相继会师西北。红军通过自身的战略改变,最终促成了当时整个国家战略的改变,使中国各派力量能够团结起来,共同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改变了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者,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党与人民的血肉关系是正确战略指导得以贯彻的有力保证。长征途中无论转战到何处,党的基层组织都发挥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为克服困难、战胜敌人、胜利完成长征,起到了积极的政治保证。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也离不开地方群众的积极协助。长征中这种军民鱼水情,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也奠定了党的正确战略指导更好地落地生根的深厚基础。

(《解放军报》2016年8月2日 楼灿礼/文)

猜你喜欢
权威权力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权力的网络
权威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