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缤予
(北京市通州区广播电视中心 专题部,北京 100101)
文化创新研究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现状分析
戚缤予
(北京市通州区广播电视中心 专题部,北京 100101)
[摘要]电视综艺节目主要满足广大观众多方面的艺术审美和消费娱乐等需求,给观众提供文化娱乐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但国内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缺乏创新能力,存在负面效应频发和“短命”特点,使节目缺乏艺术感染力和创新力,电视媒体人应当以当代艺术审美视角审视节目的形势和内容,迎合大众的艺术品位和追求,贴合大众的受众心理,不断进行创新,使电视综艺节目达到功利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电视节目;综艺节目;现状分析
自1990年《综艺大观》取得成功后,电视综艺节目在国内飞速发展,呈遍地开花的大发展时期。各大卫视都在争相打造自己的王牌节目,力求在观众心中形成捆绑效应,增强自身影响力。比如,江苏卫视的《缘来非诚勿扰》,自开播以来已经有六个年头,创造了收视群,非常受欢迎;再比如,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也已经推出了第四季,虽然有其他卫视同类型节目的竞争,但是从嘉宾阵容到选手质量,还是有一定的优势。除了这些传统节目,各大卫视也开始开发新节目,如《我们相爱吧》《奔跑吧,兄弟》以及“爸爸”系列真人秀节目等新兴综艺节目,大多数都是由卫视购买的版权,改良后播放出来的。随着节目的火热播出,类似于节目“造假”等负面新闻也层出不穷,严重影响节目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除了创新能力匮乏,负面频发的趋势外,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短命”,一个新节目的生命力十分脆弱。有的节目从开播到结束,短则一个月长则三个月,大部分节目都夭折了,像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开播十几年的节目可谓凤毛麟角,经历了无数次的改版创新,虽然其间也有过一些磕磕绊绊,但总体发展比较平稳。“快本”的粉丝群体经过多年积攒,已经成为节目乃至整个电视台巨大支撑,观众将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习惯”。作为电视节目,如果能够成为观众的“习惯”,那就成功了一大半。目前,我们的电视节目正是缺乏这种成为“观众习惯”的实力与底气。
一、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呈现出“短命”现象的内因分析
为了打造电视台的品牌节目,各大卫视在节目的选择和制作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使得节目的质量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往往雷声大雨点小,既打不开市场,也无法吸引更多的观众,想要形成品牌更是难上加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制作,到市场投放,再到受众反馈,还有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各个角度的影响。
(一)节目制作粗糙
随着媒介硬件发展的不断完善,大屏、超大屏的高清数字电视的普及,满足了大家对清晰化的追求。事实上,想要成为成功的综艺节目,单纯的清晰根本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目前,各大媒体已经加大了在制作上的投入,播出效果已经有所改善,但是综合我国大多数的综艺节目,还是存在着制作粗糙的问题,比如播出中镜头的晃动,拍摄角度不佳,剪辑凌乱,音效差等缺陷。
就拿韩国来说,他们的电视综艺节目有一套成熟的制作流程,每个节目都像是一件包装精美的优质产品。他们在各个方面精益求精,无论是拍摄、剪辑、后期特效,都做出了高水平。韩国的综艺节目的制作跟电影、电视剧的拍摄过程极为相似,嘉宾就是演员。可以说从嘉宾到工作人员绞尽脑汁,尽心竭力,只是为了能够制作出让观众满意的电视节目。这种专业的水平和态度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引进缺乏本土化
经过几年的发展,引进版权已经成为各个卫视新节目的一个主要来源。各个卫视选择的节目类型也趋向多样化,多以明星真人秀和素人真人秀为主,比较注重互动性。通过引入版权确实是一个迅速成长的途径,但是某些电视台在引进版权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每个节目在前期投入上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一旦节目不成功会给电视台带来很大的损失。尽管如此,为了搏出位,很多电视台在引进版权上还是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在没有做好市场评估和调查的前提下,盲目入手。事实上,那些在海外发展不错的节目,并不一定也能在国内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也证明了并不是所有“外来的和尚”都“会念经”。
作为媒体人,在投入资本之前,我们首先要做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包括我国的政治背景、经济结构、文化氛围以及国民价值观等多个方面。不同的国家有不同文化环境,这也就导致了受众的关注点不同。因此,在引进新节目之前,我们要找到受众的兴趣点,寻找适合的模式类型,合理做好资源整合,避免资源浪费。
(三)节目缺乏互动性
忽视受众,缺乏互动是我国电视节目的一个通病,一直都是主持人和嘉宾们自说自话,跟观众们没有完全的互动,这对于综艺节目来说是一个硬伤。在这个受众主体化的时代,观众更希望看到的是自己能够成为电视主角。即使观众们不能出现在电视荧幕中,应该安排主持人们在合适的时机与观众进行交流。将观众抛开在外的综艺节目是无法成功的。
二、我国综艺节目生存策略分析
现如今,国外综艺节目的大量引进,严重挤压了收视市场,我国综艺节目想要占有一席之地,需要下大功夫,当然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支持。我们媒体人,现在要做的就是摆正心态,用心做节目。归根结底,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的国民性向来内敛,我们需要媒体制作出精彩的节目,通过节目向民众传递一种正能量,凝聚力量。当然,这个度很难把握,既要符合规定,又要做得生动、轻松,让老百姓乐于接受。想让收看节目成为受众的一种习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要在很多方面努力。
(一)探究我国国情,确定节目定位
探究我国国情,了解我国的国民性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只有搞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确定中国老百姓的真实喜好,有选择性的制作节目。 还是以韩国为例,韩国综艺滋生的土壤完全要取决于观众。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韩国已经完全进入了受众主体化的时代。不仅仅是综艺节目,在韩国电视节目生存下去的唯一机会就是收视率。拿韩国电视剧来说,与中国先有剧本后开拍的情况不同。韩国的电视剧在开拍之前,剧本或许只完成了1/3,故事到底能拍多少集,故事走向如何,都是未知数。边写边拍是韩剧的一大特点,编剧及时的根据观众对已播情节的喜好进行环节设置,编剧、导演、演员等任何与电视剧相关的人,都要根据舆情发展进行调整,以求得生存。如果电视剧收视率不好,会马上停播。在如此严苛的制度制约下,也就不难产生韩剧中的精品了。这种认真严谨的做事方法,十分值得我们学习。这要求我们在制作节目前做好“功课”,弄清楚到底哪种节目类型才更加适合中国观众的口味,在国内落地的条件是否充分,是否节目落地以后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等方面。在充分了解观众心理和市场的情况下再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引进新节目,准确把握节目定位。
(二)支持综艺节目,保障发展空间
在我国,综艺节目受到的限制很多,做起节目来总是束手束脚,左右犹豫之间,就使得节目死板,鲜有创新。并且,自主创新是一条很难坚持走下去的道路。创新,需要灵感、机敏的头脑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然而在快餐文化的今天,能够坚持创新实属不易。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点子容易被人剽窃;而且缺乏创新奖励机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创新热情。因此,要确立专门的原创机构,对能提供有价值、新颖的点子的人,无论是谁,都能获得相应的奖励,以此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团结就是力量,在创新团队的前提下,大家集思广益,百花齐放会更有成效。由于考虑的方面较多,要权衡节目与受众、与市场的结合点,因此创新可能是一个十分缓慢而艰难的过程,大量的资金支持必不可少。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后援充足,在寻找创意的同时才不会感到捉襟见肘,最后导致调查不能深入,节目创新的偏差。因此,在各个机构都应设立专门管理创新的部门,为创新人才提供尽可能优厚的创造资金。有了各方面对节目制作的支持,才能使得节目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三)鼓励良性竞争,避免抄袭照搬
为了电视行业的良性发展,合理的竞争必不可少。但是,我们所说的竞争有前提,必须要保证竞争的良性进展,抄袭模仿之风不可长,必须遏制。否则,模仿抄袭只会导致节目类型单一化,造成审美疲劳,一损俱损。因此,媒体人要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到新的竞争领域,也就是“新技术手段” “新传播渠道”和“新娱乐方式”方面的竞争。在进行创新领域可以将以上三点作为入手点可以有效地刺激进步。首先,“新的技术手段”,迅速成长起来的新技术为电视节目技术手段的创新提供了可能。其次,“新的传播渠道”,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让电视节目的影响面已经无限扩大,影响力增强。再次,“新娱乐方式”这方面主要针对传授主体之间界限的模糊,现在进入了全民参与的新的媒介时代。因此,想要创作出一档成功的节目,应适当增加互动娱乐方式。
(四)加大节目投入,坐实“精工细作”
人才与资金是一个行业能否快速发展的两大要素。想要做出高品位、有品质、受欢迎的节目,必须加重两大因素的投资。韩国综艺节目制作方面的投入非常到位。后期制作方面他们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每一集的综艺节目都被当作一件商品一样精心制作包装。后期除了基本的画面剪辑外,还要根据情节加入各种动画、音效,使得节目更加生动好看。这就要求我们在制作节目时适当增加专业的机器、设备,确保拍摄的质量。制定节目制作各环节质量标准,确保每一环都要做到精工细作,力求完美。挖掘既懂技术又熟知懂得受众心理的专业人才,用专业人来指导实践。
(五)加强节目的互动设置,使传授零距离
互动性一直都是电视媒体的一个短板,值得我们注意。我国的电视节目忽视互动性,并没有探索出一条适合电视节目的互动模式,而且方法上也比较单一。综艺节目的互动形式基本都发生在微博、微信平台上面,在互动效果上远远不够。如何让综艺节目完全的走到观众中去,让观众成为节目的一部分,真正地做到零距离的接触,是电视人要努力探索的方向。事实上,这一点我们也有可以借鉴的范本,韩国的综艺节目经常会设置户外拍摄,地点经常选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商圈或者城市中心以及大学校园,让群众参与游戏,人人都是主角,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参考。这要求我们更新观念,大胆探索,换位思考,把握受众的心理,寻找能够引起受众刺激的新鲜事物,掌握刺激的新异性和变化,创造更多的机会与观众实现互动,使观众真正参与到节目中来,听取观众的意见建议,使节目真正的“接地气”。
三、对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未来的思考
电视人想要做出成功的综艺节目,十分不易。网络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使得受众主体化的传播时代全面到来,观众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去选择,受众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上升,“众口难调”成为电视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没有观众也就意味着节目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电视综艺节目的责任就是带给观众轻松与欢笑,作为电视媒体,在创造好的综艺节目的过程中不能有半点马虎,要做到:积累素材,摸底调查,精选题材,推陈出新,做出观众爱看的节目,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通过努力成为他们的收视习惯。电视媒体必须发挥导向作用,倡导主流价值观;转变经营理念,正确对待收视率;多创造机会与观众互动,回归受众主体性;坚持节目制作的原创性,避免模仿和雷同。只有电视媒体摆正自己的位置,立足主流媒体的基础之上,主动去了解受众的需求,根据观众的喜好制作节目,做出饱含心意和诚意的节目,才有机会成为真正的做出一档成功的综艺节目。
[参考文献]
[1]凃颖,邢那.从受众心理的角度分析《爸爸去哪儿》走红的原因[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4,(2).
[2]陆璐,刘雅云.海外引进综艺节目的本土化改造——以“奔跑吧!兄弟”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5,(7).
[3]王建辉,王博.当代艺术审美视角下的内地电视综艺节目探索[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6).
〔责任编辑:张毫黄琦〕
[收稿日期]2016-05-11
[作者简介]戚缤予(1987-),女,辽宁凌源人,编辑,硕士,从事新闻传播研究。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7-00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