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编辑部
而今迈步从头越
文丨 编辑部
1992年7月,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全省首批成立的3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一群满怀希望、充满激情的创业者,在遵义市一片阡陌郊野上,铲起了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第一锹土,掀开了开发区开发建设的序幕。
1998年,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调整为遵义市委、市政府的正县级派出机构。
2010年,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3年,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遵义市汇川区,并于2004年6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成为贵州省最年轻的县级行政区。
这是一串坚实的脚印,见证开发区建区20多年难忘的发展历程。
2015年,汇川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42.9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7亿元;非公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0年的28%提升到45.3%;全面小康实现程度97.2%,在全市率先实现同步小康测评达标。在全省31个经济强县综合测评中排名第12位。
这是一组有说服力的数据。
2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建设者,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辛勤耕耘,这片热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产业集聚、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新区,正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作为遵义市的中心城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汇川区既肩负着建设新兴经济强区的任务,也承担着改革开放“窗口”和“试验田”的重任。
适应经济新常态,新型工业集聚发展。烟、酒等传统轻工业和航天航空、长征电器系列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巩固提升;“园区攻坚”和“退城进园”有力推进,高坪工业园渐具规模,遵义柳州工业园全面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80亿元,“一园四区”开发面积达11.75平方公里。“百千万工程”全域覆盖,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速14.1%。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低碳工业园(试点)”、“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基地”等称号。
统筹城乡建设,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任务顺利完成,国家卫生城市持续巩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升级发展,建成农民文化家园22个,改造黔北民居30186栋,惠及31394户126751人。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土地整治等工程,森林覆盖率达48.2%。
创新管理,城市魅力更加彰显。以“创文巩卫”为载体,全力提升网格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四民社区·美丽城市”创建,申报全省和谐示范创建工作顺利达标。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景区建设完成投资2亿元,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完成一期工程,娄山古镇改造进展顺利,成功举办第七届娄山关·海龙屯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2015中国自行车联赛海龙屯分站赛,被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授予“中国最适合骑行路段”。“花海汇川”系列活动广受好评,第八届汽车文化节实现交易1.3亿元。
站在新的起点上,期待着新的跨越。汇川区将深入实施“工业强区、城市立区、三产活区、开放兴区”发展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现代工业集聚示范区;改善保障民生,提升民生幸福指数;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开放创新活力,为建设“宜居汇川、活力汇川、智慧汇川、文化汇川、美丽汇川”而努力奋斗!
(执笔/何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