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雷
毛泽东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研究
盛 雷
领导方法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发展与实践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自新民主主义革命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应国内外形势变化,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群众路线领导方法。其中,密切联系群众是核心;广泛发动群众是实践;坚持原则性、灵活性与大众性的统一是策略。三者联系密切,辩证统一,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毛泽东;群众路线;领导方法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是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总结出的中国共产党在一切工作中都必须坚持的根本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本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方法。本文以党的群众路线所蕴含的核心论、实践论、策略论为切入点,对毛泽东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进行具体研究。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同时也是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核心问题。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①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毛泽东通过形象的比喻,对“密切联系群众”这个问题做了进一步的阐释,他指出“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②
(一)坚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领导倾向,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相连,这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基础。
中国革命最伟大的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当中,只有坚持依靠群众,才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强调依靠群众的重要性,“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③
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伟大动力,中国共产党只有坚定的依靠群众,坚信人民群众中所蕴含的巨大力量,才能克服一切困难,肩负起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重任。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谈到,“中央的一切决议案中,没有一个决议说是我们可以脱离群众使自己孤立起来。相反地,中央总是叫我们密切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④
(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这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
1943年10月,在《论合作社》一文中,毛泽东提出怎样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为群众服务,这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⑤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在济南党员干部会议上指出,要在新形势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始终坚持的基本准则,“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⑥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一切活动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与方法,使人民群众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与自己命运相依、利益相联的革命政党,这不仅使中国共产党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而且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三)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了解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这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必要条件。
必须重视和坚持调查研究,使各项工作符合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这是群众工作的首要任务。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在任何群众运动中,群众积极拥护的有多少,反对的有多少,处于中间状态的有多少,这些都必须有个基本的调查,基本的分析,不可无根据地、主观地决定问题。”⑦
另一方面,调查研究是政策制定的基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针对红军出现的教条主义倾向进行批评,指出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经历实地调查,熟悉当地的地理民情,以此作为政策制定的基础。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是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通过调查工作,将人民群众的意见转化为党的政策,再使这些政策回到人民群众中进行实践,不断加以完善。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加深了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如何将“密切联系群众”与具体实践相结合?需要通过广泛发动群众来实现。通过在人民群众中进行广泛的宣传、组织和动员,号召、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建设富强民主的新中国。
(一)通过广泛的组织和政治动员,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激发其革命和建设的热情。
毛泽东清楚的认识到人民群众中潜在的巨大力量,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力量激发出来。他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⑧
新中国建立初期,面对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遇到的诸多困难,他指出,“我们现在不是有许多困难吗?不依靠群众,不发动群众和干部的积极性,就不可能克服困难。”发动广大群众参与革命和建设,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是克服一切困难、争取建设成就的重要条件。
(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群众才会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建设。
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纲领的重要部分,毛泽东指出,“领导权不是向人能要来的,更不是强迫就能实现的,而是要在实际利益上、在群众的政治经验上,使群众懂得哪一个党好,跟哪一个党走他们才有出路,这样来实现的。”⑨保护群众的利益并非是一句空话,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不仅包括宏大的社会生产,而且包括细小的生活琐事,要全方位考虑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关心群众冷暖,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从而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自身根本利益的代表。
毛泽东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问题,包括原则性、灵活性与大众性的统一。
原则性是根本,灵活性是动力,大众性是保障,坚持三者统一,构成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策略论的基本要素。毛泽东在群众路线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科学的领导策略体系,即“凡属人民群众的正确的意见,党必须依据情况,领导群众,加以实现;而对于人民群众中发生的不正确的意见,则必须教育群众,加以改正。”⑩要“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个斗争,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这是一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艺术。”⑪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1948年2月11日,毛泽东起草了一份党内指示,就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产生的尾巴主义和放任自流倾向,进行了严厉批评,阐明在领导者和群众的关系问题上,既反对命令主义、又反对尾巴主义,有些领导干部错误地强调所谓“群众要怎样办就怎样办”,迁就群众中的错误意见,否定了党的领导作用,助长了尾巴主义。因此,在党的群众工作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依照当地的地理民情,统筹全局,用正确的领导方法指引广大群众解决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二)掌握领导方法的灵活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进群众路线全面落实。
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要“用开会的方法,让群众讲话的方法”,⑫克服令式“言堂”的僵化作风,这是一项基本的领导方法。要坚持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建议,并将其中合理的建议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将新的政策置于实践中进行检验,达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过程。
(三)注意领导方法的大众性,这是群众路线得以实践的基本保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艺术”的体现。
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坚持大众性。用平和的语气与群众交流,用朴实的行动感化群众,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联系。1941年9月13日,毛泽东在对妇女生活调查团的讲话中,用鲜活的事例诠释了这种领导方法,他说:“我在兴国调查中,请了几个农民来谈话。开始时,他们很疑惧,不知我究竟要把他们怎么样。所以,第一天只是谈点家常事,……。后来,请他们吃了饭,……,这样使他们开始了解我的真意,慢慢有点笑容,说得也较多。到后来,我们简直毫无拘束,大家热烈地讨论,无话不谈,亲切得像自家人一样。”⑬
另一方面,要在话语中坚持大众性。在对群众进行组织动员,必须坚持语言的大众化、通俗化,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用朴实平和的语言同群众交流。不管面对何种政治态势,必须始终用这样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
核心论、实践论、策略论三者联系密切,辩证统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事业发展为基本点,是中国共产党在一切工作中所应坚持的基本准则。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第1094—1095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1年, 第547页。
③《毛泽东军事文集》 第2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年,第381页。
④《毛泽东选集》 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26页。
⑤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883页。
⑥《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5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43页。
⑧《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97页。
⑨《毛泽东文集》 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9页。
⑩《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10页。
⑪《毛泽东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第1319页。
⑫《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91页。
⑬《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4页。
(本文作者: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颖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