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策
公安文学的橘子说
文/张 策
公安文学像一只饱满的橘子,有诱人的金黄色外皮(吸引人啊),也有丰富而多汁的内涵(谁能否定公安文学的社会性呢?只能说,公安文学是一部社会的百科全书)。橘子是大众水果,人人爱吃,也四季皆有,不会想念它的时候看不到它的倩影。这一点也有些像公安文学,永远是创作的丰收状态。
何况,橘子还有那么多的衍生品。橘子汁、橘子糖、橘子粉,是橘子生命的多种形式。橘子就是人们生活里一种不可或缺的小东西,不经意地时时闪现在你或我的眼前。想不起离开它,也说不出和它有多亲近。看电视时掰一瓣放进嘴里,甚至都不会多看一眼。
这是公安文学的现状吗?我看是。
可就算这样,橘子也是培植出来的。种植它的时候,浇水、除草、剪枝、打药、收获,不比种更高贵的水果省什么力气。也就是说,写公安文学,不比写那些高不可攀不知所云的作品省劲儿。甚至,由于它的严肃和严谨,更费脑子。橘子也有地域特色,四川的、福建的、湖南的,据说味道是不大一样的。橘子按说不金贵,但也不是摔不烂的铁疙瘩。那年,据说某地的橘子里有虫子,大量的橘子滞销,烂在地里了。当然,这情况更多的不是出于天灾,而是人祸。
公安文学的起起伏伏也多出于人祸。现在公安题材的电视剧上不了电视台的黄金档,原因当然多多,但最主要的,是曾有些个“橘子”里真有了虫子。
这一点尽管我们不愿承认,但也是事实。所以,搞公安文学的,也得学会自己捉虫子,捉自己这只橘子里的虫子。
虫子之一是粗糙,虫子之二是媚俗。
当然这些虫子不仅仅祸害橘子,苹果、鸭梨、香蕉,什么水果也不放过的。但正因为如此,除虫的事才不可掉以轻心。坚持正确的文艺导向,不仅是宣传主管部门的口号,也是公安文学自身的必需。何况橘子的需求量是大的,爱吃它的多是平民百姓,这也是个民生问题。
还有个与时俱进的问题。橘子也是需要不断发展自己的。种群的退化现象好多,像某地的西瓜,今年甜得还黏牙,来年已经像是淡而无味的棉花套了。要想让橘子永远甜美下去,就得不断创新发展。也许有一天,新品种的橘子像篮球一样大,别惊讶,要欢呼。
当然,更重要的是内容。要甜,也要有点儿酸(要感动出人的眼泪),也要有些苦(人生况味嘛),还要有充满战斗性的一点儿辛辣(公安文学必须的社会责任感)。
有人说,辣,还是橘子吗?这么较真儿就没意思了。我说橘子只是个比喻呀,公安文学的内涵,远要比这丰富得多。
其实我用橘子来比喻公安文学,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说:公安文学永远是人们生活里不可匮缺的东西,值得我们用全部的心血,倾注。
(本文作者系全国公安文联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