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环境监测站 陆 杰
宁德市中心城区酸雨变化趋势及成因浅析
宁德市环境监测站 陆 杰
根据2011—2015年宁德市环境监测站降水监测资料,对宁德市中心城区降雨变化趋势及酸雨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5年,总体酸雨频率为26.2%。酸雨pH值从2011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到2015年有一定程度的回升;酸雨频率从2011年开始呈上升趋势,到2015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影响宁德市降水的主要阴离子是SO2- 4和NO- 3,宁德市酸雨类型主要为混合型;酸雨的成因与地形、气象条件、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排放、外来源等多种因素有关。
酸雨 变化趋势 成因 宁德市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酸雨又被称为“空中死神”[1],它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大量的环境监测资料明,这样的降水现象已经逐年增多,如不加控制,酸雨区的面积将继续扩大,将会严重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及人类本身。本文根据2011—2015年宁德市环境监测站的降雨监测数据,对宁德市中心城区酸雨的变化趋势及致酸污染物的成因进行初步探讨、分析,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全市酸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基础。
数据资料全部来源于2011—2015年宁德市环境监测站降水监测资料。区域内共设置了2个监测点,分别是宁德市金涵水库管理处(测点编码:900601),宁德市环境监测站(测点编码:900602)。设置符合《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和《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HJ/T165 -2004) 的要求。降水的分析项目为 pH 值、降水量和电导率以及SO2- 4,NO- 3,Cl-,NH+ 4,F-,K+,Na+,Ca2+,Mg2+9项离子,分析方法、分析用水等均按照 HJ/T165-2004 的要求执行。降水 pH 值<5.6 为酸雨,pH 值<4.5 为强酸雨。酸雨出现率是指酸雨出现次数占降水总出现次数的百分比。降水pH 平均值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pH
其中,为酸雨监测期间的降水量,单位为 mm。
2.1 pH值和酸雨频率变化趋势
2011—2015年共收集到有效降水样品1000个,其中酸雨样品262个,总体酸雨频率为26.2%。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酸雨pH值范围在3.40~7.72之间,最大值出现在2011年,最小值出现在2014年;从2011年开始,pH值呈下降趋势,到2015年有一定程度的回升。酸雨频率最高年份为2014年,酸雨频率为57.8%;酸雨频率最低的年份是2011年,酸雨频率仅为13.5%;酸雨频率的变化趋势则相反,从2011年开始呈上升趋势,到2015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表1 2011—2015年宁德市中心城区降水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图1 宁德市中心城区酸雨pH值和酸雨频率年际变化
2.2 离子特性组成
从表2可以看出,影响宁德市降水的主要阴离子是SO2- 4和NO- 3,SO2- 4和NO- 3比值范围在1.16~1.37之间,表明宁德市酸雨类型主要为混合型。降水中的阳离子主要是NH+ 4、Ca2+、Na+,其他阳离子所占比重相对较小。
表2 2011~2015年宁德市降水各离子浓度统计结果 (单位:mg/L)
2.3 酸雨成因分析
酸雨的成因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与地形、气象条件、工业发展、致酸物质的浓度等多种因素有关。
2.3.1地形和气象条件的影响
宁德市位于中国海岸线和太平洋西岸中点,地处闽东山地北部,区内山脉、丘陵、山间盆地、河谷平原、滨海平原相见交错。区内地势自西向东依次构成西、北、南三面高,东部低的地势特征,地势呈三级阶梯下降,阶梯开头为向西半弧形,总体地形如口小腹大的土箕形状。宁德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这种地形与盛行风向不利于大气污染物向外扩散,降水时易形成酸雨。
2.3.2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
酸雨的形成普遍被认为是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逐年增加的结果,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云滴、雨滴内或在大气中被氧化吸收,而使降水呈现较大的酸性[2]。
宁德市中心城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年际变化见图2,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2011—2014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较平稳,2015年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氮氧化物排放量2011—2014年呈上升趋势,2015年有一定程度的减少。
图2 宁德市中心城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年际变化
2.3.3外来源的影响
酸雨的来源与成因比较复杂,除了局地人为排放的污染物影响外,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也会受远距离输送的外来源的影响。宁德市中心城区周边分布有霞浦、古田、屏南、寿宁、周宁、柘荣、福安、福鼎等8个县市区,所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包括工业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也是宁德市酸雨的形成原因之一。
(1) 2011—2015年,总体酸雨频率为26.2%。酸雨pH值从2011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到2015年有一定程度的回升;酸雨频率的变化趋势则相反,从2011年开始呈上升趋势,到2015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2) 影响宁德市降水的主要阴离子是SO2- 4和NO- 3,宁德市酸雨类型主要为混合型。
(3) 酸雨的成因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与地形、气象条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外来源等多种因素有关。
(4) 由于酸雨监测站点较少且位于市区,这会影响到分析结果的普遍性,对于宁德市中心城区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等需要进一步探讨。
(1) 严格实行总量控制,控制和削减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进而达到防治酸雨的目的。
(2) 建立健全污染物监测网络,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价,预测预报大气环境污染,把酸雨的发展趋势纳入重点研究对象。
(3) 研发新技术,开发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用以替代传统能源,从源头上对酸雨进行防治。
(4) 加强植树栽花,扩大绿化面积,多种植可吸收污染物的树木,如柳杉、银杉等树木。
(5) 加大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酸雨危害,号召群众绿色出行,提高群众环保意识。
[1] 刘彬.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对策[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25(4):21-23.
[2] 蒋维楣.空气污染气象学[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