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贺兴文
关中麦秆画的传承与技艺创新
文 贺兴文
陕西是华夏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00万年前就有蓝田人在此生息繁衍。从公元前11世纪起,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
关中是我国文物古迹荟萃之地,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古长安城的遗迹、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壮观雄伟的大小72座帝陵……
五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熏陶,秦、汉、唐文明的影响,使关中麦秆画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众所周知,草艺是人类生息繁衍过程中的遮羞布和走向文明的象征,关中作为麦秆画技艺的重要发源创作地,以农耕稼穑为生,勤劳朴实的关中人为麦秆画工艺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空间。
伴随麦杆画的考古报道,这一长期流传于民间艺人手中的麦杆画,才被揭开历史的尘封,跃升为中国传统绘画门类手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关中的麦秆编织、麦秆贴、麦秆画、麦草工艺画,是始于秦汉时期的宫廷、民间手艺劳作实用观赏品。
在古代关中民间有此习俗,农历小满节令15天左右,麦子将成熟之前,选择上节秆粗长、颗粒饱满的麦子,将麦秆上节带麦头采摘回家,晾晒3~5天后,将麦粒用手揉出,麦粒用石器去皮用于煲粥,以庆丰收品尝麦香之鲜,把麦秆用温水浸泡后,晾晒、编织;另有巧手者、识文弄墨者、秀女贤能者,将其破篾、敷平、粘贴、刀刻、剪切出象形文字、吉祥图案,用以庆祝丰收的喜悦,得以为关中麦秆画的起源。
人类的进化,文明的发展,在关中农村婚丧嫁娶、福禄寿中,逐渐用麦秆画制作出喜、寿等禅语、字幅和吉祥图案,逐步成为人们相互之间馈赠的礼品,为关中麦秆画的千年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锦绣前程》 贺兴文/作
《荣华富贵》 贺兴文/作
经过千年发展,如今关中麦杆画内容涉猎山水、人物、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名人字画、古典民俗等吉祥图案,既有自然古朴、典雅大方的特色,又有富丽堂皇、灵秀端庄的气韵,古香古色,具有金碧辉煌的效果。画面采用天然材料,庄严、肃穆的色彩作底衬,整体画面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作品给人以积极向上、耳目一新的感觉。
关中麦秆画传统制作要经过晾晒、破篾、敷平、粘贴、刀刻、剪切等三十多道工序,古朴典雅、简洁,传统性强。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和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关中麦秆画在制作技艺上不断创新,大胆采用国画、烙画、剪纸、刺绣、镶嵌、立体浮雕等艺术表现手法,完全采用手工打磨、剪、切、熨、烫、绘、刻、粘、贴等三十多道工序精工细雕,巧夺天工。
《金陵十二钗》之二 贺兴文/作
《金陵十二钗》之三 贺兴文/作
《金陵十二钗》之六 贺兴文/作
为了更突出画面色调,增强层次感、立体浮雕感,关中麦秆画采用各种颜色作为背景衬布,其中,选用红色代表热情、奔放、喜悦庆典;黑色,代表严肃、庄重大方;黄色,代表高贵、威严、富有;白色,代表纯洁、秀色高雅;蓝色,代表智慧、搏击长空;绿色,代表生命,无限生机;紫色,代表神秘、崇尚浪漫;棕色,代表土地,无限财富。麦秆画选用麦秆纹理及折射光泽,使其明暗透亮,平面立体效果明显,艺术感染力强,作品古朴典雅、惟妙惟肖,人物形象逼真,花鸟动物栩栩如生,山水自然,给人以古朴、典雅之美,已成为收藏、观赏、馈赠之佳品。
关中麦秆画制作时,首先采用中草药制汤浸泡麦秆,将麦秆晾晒阴干。根据不同要求煮染麦秆,主色调为红、黄、绿三原色,也可用七彩色配色,着色风干;用破篾刀对麦秆破篾后,用200目砂纸对麦秆进行打磨,磨掉内瓤,平整、光泽鲜亮。按图纸纹理要求进行粘贴,熨烫平整后,用电烙铁划、涂、搓、点出图案雏形,然后组合熨烫,后上板装潢、题名落款、框架装帧;将麦秆画贴于瓷瓶,造以生漆,打磨平整,表面釉色光亮,使麦秆画作品表现出立体、自然的效果,寓意平安;将麦秆画镶嵌于木板及实用器物上,画面栩栩如生,以吉祥图案为主题,用以生漆手工抚平,打磨平整光亮,制作出农耕时代的实用器作品,成为一幅完美艺术珍品。
《金陵十二钗》之七 贺兴文/作
《金陵十二钗》之八 贺兴文/作
《金陵十二钗》之十二 贺兴文/作
《农耕图》系列之一 贺兴文/作
《农耕图》系列之二 贺兴文/作
《农耕图》系列之三 贺兴文/作
《富贵有余》 贺兴文/作
关中麦杆画以其考究的匠心手工,融传统工艺与现代技艺于一体,作为一种农耕文明多元文化交汇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当前有广阔的发展大背景、大空间,关中麦杆画中没有虚浮、哗宠,是一个发自内心,源自民族之脉的生命艺术,有的是一种真心和植根于文化热土的辛勤与智慧。受到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国际友人及市场的青睐,作品远销国内外。
贺兴文
1961年出生于陕西关中地区,硕士研究生学历,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陕西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陕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陕西省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渭南市政协委员 、渭南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国工艺美术行业2015年度“典型人物”、兴文麦草工艺总设计师。
作品数百次代表国家、省、市参加国际、国内艺博会文博会及讲学和学术交流活动,上百次荣获国内外大奖。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及《人民日报》《陕西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并作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礼品,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产品远销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