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断交门”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解读
■李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人大师生“断交门”事件的发生使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要在取得实效上下功夫。
一、真正了解学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前提
要取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就必须真正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了解大学生的特点,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这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指出:“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1]邓小平也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得有针对性、细致深入和为群众所乐于接受”[2]。以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实效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工作中不善于区分对象和层次,不认真研究对象的变化,而是用一套理论、一个标准要求所有学生,也就是说试图用一把钥匙去开所有的锁。虽然“断交门”事件所披露的信息并不完整,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够,处理问题的方式过于简单。要做到真正了解学生,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了解大学生所处的大环境,如国际国内形势、国家整体发展现状、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等。环境变化必然影响大学生的认知,可以说90后与80后相比所面临的环境有很大变化。以新媒体为例,今天信息的获取更加快捷、方便,网络上的知识更为丰富,从网络中获取知识和信息已是一种必须。如果再用网络上不可靠的、混乱的信息这一理由来对学生说教,他们一定不会“买账”。从“断交门”事件可以看出,当事学生喜欢并习惯利用新媒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90后大学生的作业、发言和论文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现实的了解、对理论的把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个人认识都具有许多新特点,思维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有大幅度提升。因此,不宜将大学生们对学术的评价、对国家发展的认识、对世界大势的判断简单地概括为幼稚或指斥其狂妄。可以说,“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不仅仅是商业和金融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年轻人认知水平的提升。因此,笔者认为,只要不是恶意的人身攻击和毫无根据的臆测,我们是否可以更加宽容地看待学生对学者、专家及学术观点的评论,也许在这些评论中就包含着有价值的见解。
其次,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1)要了解学生对国家、制度、民族、社会以及国家未来发展的基本认识;对专业、学业、学校、同学、老师等的看法;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设计设想等。(2)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原因及其变化趋势;要搞清楚这些变化究竟来自于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如果是后者,就需要我们努力研究外部环境中发生的哪些重大事件能够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对此如果能从规律的角度加以把握,就有助于我们在事件发生前布局,做好预防工作,更有助于事件发生后迅速消除因事件本身带来的负面影响。(3)要了解学生的学术兴趣、学术观点是什么;了解他们近期关注的热点是什么,看了哪些书、听了哪些讲座、参加了哪些学术活动。这样的了解过程不宜过于正式,最好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既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方式进行互动。反思“断交门”事件使我们认识到,如果在事件发生前多一些这种一对一的交流,老师就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对学术问题的不同看法,了解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有了这些“了解”,教师就可以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最后,要了解大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从表达方式来说,大学生表达其思想、意见和情绪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学生有了想法和见解就一定要表达出来,且表达的方式比较直接,很“冲”;有的学生则在考虑成熟时才会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即使有看法也不会说出来,他们更愿意倾听。“断交门”事件中的学生显然属于第一种情况。教师对于大学生不同的表达方式,特别是不同于教师自身风格的表达方式,应尽量了解学生所言的初衷,做到“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1)对于不善表达的学生,要引导他们亮出自己的观点;(2)对于学生不成熟、甚至是有些“狂妄”的观点,要做具体分析,用学生易于理解、能够接受、可以信任的方式进行沟通,避免矛盾激化。
总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要因时、因事、因地、因人地开展工作,目的是为了解决好大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其尽快地成熟起来。
二、平等对待学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要求,要在整个社会层面树立“平等”的观念和意识,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且是需要落实到现实工作和生活当中的一个重要价值理念。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除了需要在制度、机制等方面加以保证外,更需要在观念和精神层面真正做到相互理解和尊重。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应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就高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因此,教师要具备“仁爱之心”,始终坚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考虑问题。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概括教师的职责,教师不仅是教课的,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但对于大学生的缺点和问题,既要指出并劝导其改正,又要从育人为本的角度去帮助他们,不宜采取不留余地、一棍子打死的处理方式。基于此,面对“断交门”事件,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多从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处理问题,采取“缓和”一些的方式,结果可能会大不一样,效果或许要好得多。
其次,教师应真正做到以平等的精神对待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事实上不是平等的,尤其在事关学生学业事业发展、科研素质养成、为人处世能力培养等方面,教师都处于 “主动”地位,导师与学生之间存在天然的势差。导师在学生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及开题报告写作、毕业论文答辩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虽然高校中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是通过师生双向选择后确定的,但现实中,如同“断交门”那样,教师可以明确表示不愿意或拒绝带某一位学生,却绝少听说有学生敢于主动拒绝某一位导师的情况发生。有的学生称导师为“老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导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特殊性。因此,居于强势地位的教师更应谨慎地使用手中的权力,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
最后,教师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主意识。从整体上看,大学生具有敢于思考、不人云亦云的自主意识。他们渴望迅速成长,追求独立人格,希望教师能倾听他们的声音,更希望能与教师进行平等交流,而不总是被动、单向地接受来自教师的传授与教诲。“断交门”事件中的学生,或许仅仅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能力,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而已。对于此类情况,教师应尊重青年人的自主意识,善于引导和包容学生看似“另类”的言行,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学习、思考、研究和生活中保持某种独立性。
三、以理说服学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关键
学生有不同的见解、认识实属正常,作为教师应正确对待,尤其是要善于倾听那些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声音,要有宽容之心、容人之量,坚持以理服人。
首先,坚持以理说服学生就要摈弃压服的办法和强迫的方式。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而不是通过压服、强迫的方式让百姓接受党的主张。毛泽东曾经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3]从我们了解的大学生们对“断交门”事件的反应来看,虽然当事学生有其缺点和问题,但多数大学生都不赞成导师所采取的与学生决裂的极端做法。因此,遇到类似问题时,教师应当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转变其不成熟的立场、观点和做法。
其次,坚持以理说服学生就必须坚持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一般来说,民主与科学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两者不能分离。民主一定是体现科学精神的民主,而科学一定是体现民主精神的科学。所以,对待学术问题,特别是如何看待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学术价值等问题时,一定要本着民主的精神,从追求科学性的意愿出发,着眼于问题研究,以讨论的方式,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对于不同的主张和看法,教师应以严谨的论证来获得学生的认可。此次“断交门”事件中,如果教师能够从学术的角度与学生进行交流,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不以激烈的方式对待学术前辈,或许会使学生心服口服,而且还会感受到导师严谨的治学精神。
最后,坚持以理说服学生应当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大胆创新。从学术研究和事业发展的角度看,学生持有和教师不同的看法未必是一件坏事,假如大家的看法都趋同,就不会有思想的碰撞,更不会有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如此我们国家不仅永远出不了大师,而且还会导致人们精神世界的萎靡与倒退。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4]。所以,在学术问题上,教师一定要摒弃门户观念,倡导大胆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毕竟不成熟的见解也比人云亦云更有价值。我们希望今后再遇到类似“断交门”的事件时,教师能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完善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同时要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善于吸收他人有价值的观点,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反思中使自身不断得以完善。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重大,教师应当具有担当精神,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 参 考 文 献 ]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7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2页。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4]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