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 明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社会工作学院,北京 100089)
大学生就业创业环境优化研究
■ 徐明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社会工作学院,北京 100089)
经济发展环境、劳动力市场以及高等教育体系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有机生态系统,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规模与质量。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就业的区域和城乡结构差异明显,就业市场信息障碍突出,毕业生所学专业与职业或岗位需求偏差较大。优化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环境应当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的政策扶持力度;调整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消除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障碍;创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设置;为创业人员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以创业促就业。
大学生就业创业环境优化劳动力市场人才培养模式
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但起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始终是经济发展阶段。其中,劳动力市场接收劳动者的能力与经济发展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经由劳动力市场这一外显媒介,经济发展的形势与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相关关系也得以呈现出来。换言之,大学毕业生是高等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结点,劳动力是劳动力市场与经济生产系统的联结点,而在信息的逆向流动中亦是如此,三者之间形成了相互关联的联结形态,由此构成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生态系统。当经济蓬勃发展时,市场活跃且有旺盛的人才需求,尤其是在产业优化升级、扩大生产规模等方面对劳动力有较高的需求,进而向劳动力市场传递出在人才结构、数量以及质量等方面的需求信息。而劳动力市场把用人需求信息反馈给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系统根据市场需求以及经济发展趋势在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劳动者。在此过程中,劳动力市场发挥着联系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的作用。大学生在经过四年左右的高等教育培养之后,成为一名准劳动者。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否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劳动者与当时、当地的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左右着人才需求规模的大小、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高低等,在此基础上,高等教育系统和劳动力市场产生联系、实现互动。基于此,经济发展环境、劳动力市场以及高等教育体系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有机生态系统,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规模与质量。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生态系统的建设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的区域和城乡结构差异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所暴露出来的供求矛盾,主要体现在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两个方面。当前,大学毕业生更愿意到收入水平高、发展潜力大、宏观经济状况良好的发达地区和城市工作,收入水平低、发展机会少、社会环境较差和制度较落后成为大学生去中西部和农村就业的主要障碍。
从历史和现实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所需要的积累主要来源于农业即依靠“以农养工”的分配制度,直到目前,这种资源流动方式也没有扭转过来[1]。另外,我国长期以来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在经济起步之初不可避免地将政策重心偏向与外界接触更为便利和频繁的东部地区。长期偏向城市和东部地区的资源分配制度,使得农村、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较为缓慢,形成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经济上相对弱势的地位,由此造成大学生就业在区域和城乡选择上的明显差异。2013年对北京18所高校的调查显示,只有35.2%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去农村工作,而不愿意去农村工作的大学生高达64.4%[2]。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障碍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传递不顺畅,由此导致高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相匹配,例如,电子商务及其衍生的数据抓取、数据分析、云计算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景巨大,但目前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却比较紧缺。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信息障碍是产生各种供求矛盾的重要原因。这种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高校、劳动力市场、政府以及就业中介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不顺畅,导致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从而出现信息错位、信息迟滞等现象。因此,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亟需建立一个高效运作的信息平台,使得相关主体能够参与其中,共享和及时更新就业信息、政策信息和行业信息。
第二,高校未能根据劳动力市场反馈的需求信息来办学。就业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对教育系统具有导向功能。但在现行体制机制下,高校并未对就业需求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实践中,高校一方面难以获取市场信息,另一方面也难以向市场传递自己的声音,由此产生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导致人才培养结构的失衡。
第三,针对毕业生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就业中介机构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民间自发形成的信息市场专业化程度较低,难以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择业就业服务,也导致劳动力市场反馈给高校的有效信息、有用信息非常有限。
(三)毕业生所学专业与职业或岗位需求的偏差
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存在导致我国不同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拥有不同的收入水平[3],这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影响。2015年智联招聘的调查显示,专业对口率最高的是工学毕业生,以69.5%的对口率名列第一位;第二是医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64.5%;第三为管理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61.9%[4]。总体来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在专业对口上存在较大的匹配差异性。
一般而言,大学生所学的知识越精细、掌握的技能越专业,其专业性就越强,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其将从事的职业需要与专业越匹配。从招聘的角度来看,具体岗位的人才招聘一般都会有相关的专业要求,有些要求宽泛一些,而有些要求严格一些,但无论是哪种情况,用人单位都希望聘用的毕业生能够满足要求,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充分运用。某些特定的职业与岗位如临床医生的岗位,要求应聘者具备极高的专业素养,非医学专业的毕业生难以胜任。因此,毕业生如果所学的专业与职业或岗位的需求更为一致,那么就能更为容易地找到工作,而且较容易预判其职业发展前景。
(四)大学生创业生态环境的不足
大学生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地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大学生作为我国新时期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发挥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创业。通过创业,大学生可以将自身的创新能力转化成生产力,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为此,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14年下发了《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从普及创业教育、提供工商登记和银行开户便利、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提供创业经营场所支持、加强创业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具体措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然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生态环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创业政策不健全,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一方面,政府出台的各项创业扶持政策主要集中在为大中型企业提供注册便利、税收和资金支持等方面,而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和指导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则远远不够;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中,许多资金扶持政策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规模和创业领域等具有一定的要求,享受这些优惠政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资金支持的力度又不大,从而使很多大学生创业者缺乏申请支持的积极性,最终导致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创业的融资渠道狭窄,束缚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创业资金缺乏是大学生创业的瓶颈。大学生的创业资金大部分来自于个人和家庭,来自其他渠道的融资非常有限。大学生创业由于申请的信贷额度一般较小,创办的大多是规模小、风险大、还贷能力弱的微型企业,所以创业融资相当困难。实践中,大学生由于缺乏资金,创业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束缚[5]。
第三,尚未形成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一方面,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学校特别是家庭对于大学生的期待更多的还是遵循“好好学习、好好工作”的人生轨迹。无论是父母还是大学生本身,大多仍然坚持“找个好工作”的传统就业理念,创业意识淡薄。另一方面,除了大学生个人缺乏足够的创业意识外,创业的市场环境也不尽如人意。当前我国缺乏诚信的社会氛围,各种违法、违规经营和商业欺诈行为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给涉世未深、缺乏社会历练的大学生创业者带来极大困扰,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面对上述诸多问题,政府、市场、高校等相关主体应当协同一致,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环境进行优化,最终实现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目标。
(一)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的政策扶持力度
东部和中西部、城市和农村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不仅与地理位置差异等自然因素有关,也源自政策不同等社会因素。要想改变当前的形势,需要实施包括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内的多种措施,以缩小就业差异。一方面,需要明确的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加快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应当把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所“生产”的“大蛋糕”逐步与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一起分享[6]。分享不仅仅是指简单的资金支持,也包括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的支持,完善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而改善就业的宏观环境,增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以就业环境的优化来改善就业现状,以就业现状的改善来促进就业环境的优化,由此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大学生就业生态圈,最终推动社会整体与个人全方位的发展。 另一方面,应当建立起由中央、地方政府和高校相互合作的政策服务平台,并依托此平台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优惠的创业政策与丰富的创业资源。除此之外,还应当利用现代传播媒介与技术,大力宣传政府促进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与措施,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积极培养创业人才,努力扶持创业项目,以增强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吸引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
(二)调整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消除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障碍
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要坚持需求导向。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传递不通畅,存在各种供求矛盾,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7]。面对这些问题,需要调整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消除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障碍。
第一,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使劳动力市场机制更加高效。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让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传递更加畅通,政府和就业中介机构可将人才需求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高校;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扩大与相关主体的合作,加强与相关主体的沟通。
第二,根据劳动力市场提供的信息,以需求为导向,完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高校不仅能够及时获取真实的市场信息,也可以向市场传递自己的信息[8],双方将彼此的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和反馈,进而调整各自的政策,这样才能促进劳动力市场与高等教育系统在人才培养上的良性互动。
第三,建立对高校的市场化评估制度。对高校进行市场化评估,可以促使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进高等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有利于优化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环境。但是,对高校的市场化评估应当建立起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以规范评估行为。
第四,重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使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人才市场的需求更加吻合。在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中,应当重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对接,从相互协调发展的角度来探讨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对策,使高等教育的结构更加合理,从而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水平。
第五,由政府、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中介组织和高校等合作建立信息发布平台。通过此平台即时更新国家和地方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及时公布各行各业的就业创业信息,随时发布投资公司的投资趋向信息,这不仅有利于实现信息的公开化,也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实时掌握最新的就业创业信息。
(三)创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设置
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以及改革的重点、难点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体而言:(1)不同层次与类型的高等教育,要将自身独特的办学特色发挥出来。(2)不同的高校与专业,要有不同的办学模式。(3)要建立以时代需求和大学生需求为导向的动态课程设置体系,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需求增设课程或删减课程,尽量满足大学生的兴趣要求以及特殊目的[9]。例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中,应当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设置相关的专业课程和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4)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毕业生的就业率,对此应当予以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的高低。利用劳动力市场对高校办学质量进行检验,可以极大地调动高校办学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和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优势。(5)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年龄、精力、发散性思维等方面的优势,为大学生营造鼓励和支持就业创业的氛围。
(四)优化创业生态环境,以创业促就业
创业生态环境对大学生的创业具有重要作用,其优化需要政府、高校、创业投资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共同努力。
第一,良好的创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创新成果通过创业的方式转化成生产力的保障。政府在创业生态圈中具有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这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发挥创新能力、积极投身创业,为创业人员提供优惠的政策,减少行政审批,提供免税服务,为大学生创业人才打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10]。创业投资机构在创业生态圈中发挥着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的重要作用。创业的大学生刚刚毕业,缺少资金积累特别是创业的前期资金,而创业投资机构是他们创业资金的重要来源。创业投资机构要完善投资程序,科学、客观地评估创业项目,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11]。
第二,优化创业生态环境有助于通过创业促进就业,进而推动大学生的持续就业。创业生态环境的优化可以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创业机会,包括更多的公司、更多的工作岗位、更多的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就业和创业信息的共享,让大学毕业生在了解创业的同时掌握更多的就业信息。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需要寻找合伙人和聘用一定数量的员工,现实中他们往往倾向于在自己的师弟和师妹中选择,因此可以给师弟师妹们提供一定数量的工作岗位,从而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者特别是成功的创业者一般都与自己的母校和老师保持着长期的联系,创业者的成功事迹也往往在老师们和同学们中广为流传,一批又一批的成功创业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长此以往将逐渐形成一种长效的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梦想,鼓励大学生走上创业的道路。
第三,在“互联网+”时代,新生代大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寻找创业机会、开发创业项目,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广阔的互联网平台将更多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使他们更容易融入创业者的“朋友圈”。在这个圈子里,大家讲述各自的创业故事,传授创业经验,提供创业资源,相互帮助解决创业难题,通过自己的创业能力提高其他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的目标。因此,大学生应当主动响应国家“创业促就业”的号召,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的积极性,在全国努力掀起创业浪潮,以此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就业。
[1]蔡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学分析》,载《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
[2]黄敬宝:《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调查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版,第232页。
[3]孟大虎:《专用性人力资本研究:理论及中国的经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4]智联招聘:《2015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http://jiangsu.china.com.cn/html/finance/zh/1564143_7.html
[5]靳丽静:《加强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对策研究》,载《中国外资》,2012年第11期(下)。
[6]王全旺 赵兵川:《高职教育发展劳动力市场适切性的路径选择及预测模型研究》,载《学术论坛》,2013年第7期。
[7]黎登辉:《试论大学生就业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载《理论前沿》,2013年第14期。
[8]荆晅 苏群:《信息化时代劳动就业研究范式的危机与重构》,载《江海学刊》,2013年第6期。
[9]马廷奇:《人才培养模式、劳动力市场与大学生就业》,载《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
[10]林海峰:《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环境及对策的研究》,载《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11]郭溦 褚叶祺等:《大学生创业研究——兼论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功能》,载《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责任编辑:刘向宁)
2016-06-13
徐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青年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青年社会保障、青年就业创业等。
本文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术创新支持计划“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学习地图体系研究”(课题编号:1891001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