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英,涂梦娟,李仙梅,曾金明,赵小峰
(上海中冶医院蕰川路分院,上海 200941)
病房康复延伸护理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张海英,涂梦娟,李仙梅,曾金明,赵小峰
(上海中冶医院蕰川路分院,上海 200941)
目的 探讨病房康复延伸护理对髋关节骨折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探索髋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流程、规律、同康复治疗师的配合措施等,方法 选取髋关节骨折术后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入组时和四周后均进行Harris评分,入组后观察组应用康复护理,给予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四周后,观察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房康复护理对髋关节骨折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有明显提高,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康复时间,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重返工作岗位。
病房康复;延伸护理;髋关节骨折术后;Harris评分
髋部骨折是骨科常见的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有资料表明,髋部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3.8%[1]。早实施合理的早期康复训练对于患者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规范的康复护理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也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病房康复延伸护理,促进髋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髋关节骨折术后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男16例,女8例,年龄56~82岁,全髋置换4例,半髋置换17例,克氏钉内固定3例;观察组男18例,女6例,年龄52~81岁,全髋置换6例,半髋置换14例,克氏钉内固定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与手术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标准的髋关节Harrs评分:满分为100分,分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屈+展+收+内旋+外旋)四个方面,评分分为优(90分以上)、较好(80~89分)、良(70~79分)、(差70分以下)[2]。
对照组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测量患者的体温、心跳、呼吸以及血压,密切观察患者症状[3],手术伤口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饮食及卫生护理、保持大便通畅、防髋关节外旋体位、防跌倒等宣教。观察组由康复医师、治疗师、康复护士共同制定康复护理方案,告知患者训练的项目及注意事项,责任护士指导、监督执行,康复护士参加康复小组(team)会议,针对康复效果,及时调整训练方案,根据入组患者的病程不同和手术方式不同,采取不同的康复护理方案。
1.2.1 心理护理
患者常因伤势突发、疼痛和功能障碍,承受着身体的痛苦,就会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如震惊、否认、悲观、焦虑、失眠、烦躁、害怕、心情忧郁等负性心理情绪,心理问题又会影响躯体症状,不利骨折的康复,由康复护士3次/d,10~15 min/次的倾听、沟通、安慰、心理疏导,同时向患者展示康复期的优点,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主动接受康复锻炼,帮助患者解除思想顾虑,配合康复治疗,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4]。
1.2.2 日常生活能力护理和训练
在康复护士的监护下,最大限度的由患者自己完成或者部分帮助完成:进食、洗澡、个人卫生(洗脸、梳头、刷牙、剃须)、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入厕、轮床转移等方面让日常生活、护理、康复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
1.2.3 早期护理和训练
(术后第2~3周)(1)CMP训练:运用CPM练习髋关节屈、伸逐步增加至0~90°,器械抗阻进行股四头肌、胭绳肌的等张收缩肌力练习,逐渐增加频度、力量。(2)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股四头肌尽可能放松,伸直双侧下肢膝关节;屈髋位时双手固定,上身摇摆;患侧髋伸直、仰及侧卧位内髋关节的屈、伸练习,反复练习,15~20 min/次,训练2次/d。(3)坐位练习:坐的时间不宜长,20 min/d,4~6次/d,髋关节屈曲角度小于90°。(4)术后第10天康复护士指导患者进行站立等恢复练习。(5)术后1周,指导患者逐渐增加主动的肌力和关节活动训练,早期步态训练,站立位平衡训练:在助行器的支撑下,双足自然分开,将重心缓慢由健侧移向患侧,保持时间逐渐增加,在助行器辅助下,进行步态练习,注意对患者的步行姿势,进行纠正。在转身时,若转向患侧,则应先向外迈患肢,再移动助行器;若向健侧转,则先外迈健肢,再移动助行器跟上患肢。
1.2.4 后期护理和训练
(术后第4~6周)(1)负重行走练习,如为骨水泥固定型假体,又是初次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术后第3天即可以下地进行康复练习,由克氏钉内固定和年龄大的患者,负重训练要3周以后。(2)步行及耐力训练:训练强度以不会导致肌肉过度疲劳为标准,让患者扶助行器练习行走,转身时,如果向患侧转,应先让患肢向外迈一步,然后移动助行器,再跟上健肢,如果向健侧转,应先让健肢向外迈一步,然后移动助行器,再跟上患肢,注意纠正患者的步行姿势。(3)双四脚拐辅助步行行走时,应先向前移动患侧拐,健肢跟上,再移动健侧拐,最后患肢跟上。注意步态姿势的正确。(4)单四脚拐辅助步行行走时,患侧上肢持四脚拐。(4)上、下楼梯训练:上楼时,健肢先上,患肢后上,拐随后或同时跟进;下楼时,拐先下,患肢随后,健肢最后。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入组时和4周末进行髋关节(Harrs)评分,两组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Harris评分(±s,分)
表1 两组Harris评分(±s,分)
组 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1.67±11.78 72.78±10.13观察组 43.21±9.69 83.39±7.80
髋部骨折多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年龄大,体质差,术后恢复效果较差。老年人多数患者存在骨质疏松和缺钙的现象,所以,饮食护理一定要注意营养搭配,补充热量和蛋白质,才能提高免疫力,防止压疮和感染,保持患者机体修复需要营养物质。术后正确的、定时的翻身,放松双下肢肌肉;轻柔局部组织能够防止压疮形成[6]。老年患者由于年纪较大,手术后生活不能自理,常常会导致其产生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特别是焦虑和抑郁等问题[7],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克服疼痛和心理忧郁、建立信心[8],日常生活能力的护理和训练,既能防止长期卧床带来的肌肉萎缩和活动能力下降,同时增加患者对生活的信心,在心理和躯体的恢复中起到积极的效果。关节活动训练、CPM训练和股四头肌训练,能消除术后组织水肿、缓解疼痛、改善患者下肢静脉的回流状态,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9]。推拿具有舒经通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润滑关节、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站立及步态训练,在不影响内固定的情况下,可肌肉收缩,对局部静脉起到按摩作用,促进淋巴液、静脉血流的良好回流,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避免静脉血栓的形成。并能增强肌肉肌力和肌张力,改善平衡功能,增加应力,对骨组织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可实现成骨效应,促进骨折愈合。肌力和耐力训练运动,是保持全身及各系统器官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刺激剂,活跃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持续制动及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减少各种并发症[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ar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加强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规范化的病房延伸护理,可以增强患者锻炼的主动性,促进患肢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的依从性[11]。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从返工作岗位。
[1] 宋 弈,解瑞爱.髋关节骨折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远期疗效[J].大家健康,2015,9(17):81.
[2] 王素华,齐红梅.加强肢体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0(19):37-38.
[3] 何 莉.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5,10(22):1373-1374.
[4] 侯晓明.骨关节康复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09, 13(15):109.
[5] 黄玉凤.高龄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J].当代护理,2011, 5:48-49.
[6] 张 怡,徐久敏,韦尼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康复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4(23):479-480.
[7] 刘根廷,杜全印,王绍义.髋关节骨折手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远期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5,6(42):18-19.
[8] 昊佩霖,吴耀华.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17):106-107.
[9] 侯瑞敏.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探讨.大家健康,2014,11(8):62.
[10] 周卫征,徐向红,张金庆.糖尿病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6,5(31):22-25.
[11] 杨阳阳.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护理,2016,16(14):222.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6
B
ISSN.2096-2479.2016.10.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