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留超 季 承
(宿州市环境监测站安徽宿州234000)
浅谈锅炉烟尘监测的若干问题
董留超 季 承
(宿州市环境监测站安徽宿州234000)
介绍了锅炉烟尘监测的重要性和锅炉烟尘监测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几个方面,指出生产设备的运行负荷、滤筒的预处理、称量及监测数据的处理对监测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在烟尘监测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改进措施。
烟尘监测;滤筒;运行负荷;流量校定
当前,我国大中型城市都建有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首要污染物主要是颗粒物。成人每天平均呼吸空气15m3,可见空气中颗粒物污染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空气中颗粒物大部分是由固定污染源排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工业锅炉烟尘监测成为我国规定的重要污染控制指标。但是由于目前烟尘监测条件的限制,使污染源锅炉烟尘监测结果产生误差。正确分析引起锅炉烟尘浓度监测误差的原因,加强实验室内和现场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于消除误差,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1],真实、可信、客观的反映污染源烟尘的排放状况和对污染源实施行之有效的监督与监管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滤筒是一种捕集率高(捕集效率达99.9%以上)、助力小、便于放入烟道内采样的捕尘装置,由玻璃纤维滤筒和刚玉滤筒两种。玻璃纤维滤筒适用于500℃以下的工作环境,刚玉滤筒适用于500℃以上的工作环境,锅炉烟尘监测时应用最广的是玻璃纤维滤筒[2]。
1.1 滤筒的预处理
滤筒的质量直接影响锅炉烟尘浓度的监测。由于玻璃纤维滤筒是由超细玻璃纤维制成。因此,在选择滤筒时首先应检查滤筒内外有无脱毛、穿孔等损坏现象,也可以用绒毛刷和吸耳球对滤筒内外进行处理,充分去掉浮在滤筒内外表面的玻璃纤维。然后选出合格的滤筒,用铅笔或圆珠笔将滤筒编号,放入滤筒专用称量瓶中[3],在105℃~110℃烘箱中烘干1h,(由于纤维滤筒中含有少量的易燃烧或易解灰化物质,为了解决滤筒高温下的失重现象,可在称量前放入400℃高温炉中烘烤1h,即可满足处理要求,)取出放入干燥其中冷却至恒温。
1.2 滤筒的称量
滤筒在称量时用感应0.1mg天平称量,每个滤筒连续称量十次以上,相邻两次称量相差<0.5mg。然后求出每个滤筒的平均值即为该滤筒的原始质量。计算出每个滤筒十次称量的相对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的滤筒就可以放入干燥器中平衡备用。
2.1 对生产设备的要求
为了取得有代表性的样品,监测时生产设备应处于正常生产运行状态,也就是锅炉的运行负荷,GB/T16157-1996中规定“对于在用锅炉颗粒物排放浓度的测试,必须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的情况下进行”。通常,由于受锅炉运转状况和其它条件的影响(如锅炉生产量大于使用量时)经常会造成锅炉不能按照设计负荷运转,就会产生监测数据结果与实际数据之间的误差。另外因生产过程而引起污染物排放情况变化的污染源,应根据其变化的特点和周期进行系统的测定,以得到可靠有效的数据。
2.2 监测仪器的校定
烟尘采样用烟尘测试仪连接采样管从烟道中抽取一定体积的烟气,通过捕集装置将烟尘捕集下来。由于平时现场监测所用仪器不同,仪器的性能状况也不一致。烟尘测试仪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现场监测的准确可靠性,所以在现场监测前要用转子流量计对烟尘测试仪的流量进行校正。
2.3 锅炉烟尘现场监测
记下滤筒编号,将滤筒放入采样管,用烟枪的滤筒压盖将滤筒进口压紧,保证采样嘴内外的清洁。待用滤筒要密封保存防止现场灰尘落入是监测结果偏大,打开烟道的采样口,清除采样口中的积灰,进行采样。采样结束后,小心地从烟道取出采样管。然后用镊子将滤筒取出,轻轻敲打前弯管,避免弯管内留有参与灰尘使结果偏低,并用毛刷将附着在前弯管内的尘粒刷到滤筒中,将滤筒放入专用称量瓶中保存。同时在现场同等条件下采集两个滤筒空白样,一并带回实验室分析。采样后的滤筒放入105℃~110℃烘箱中烘干1h,取出置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用感应0.1mg天平称量,采样前后滤筒重量之差,即为采取的烟尘量。
锅炉烟尘浓度在不同的生产周期以及烟道内不同空间分布都有很大的差异,为了保证烟尘监测数据的完整性、代表性、精密性、准确性和可比性,就要加强烟尘监测的质量控制。烟尘监测全过程是从实验室准备开始,在到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4]。滤筒的选择、称量到现场采样后的保管、称量,每一个环节都相互联系和制约。
锅炉烟尘浓度监测的目的是检查其排放是否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由于受污染源生产周期和经济条件限制,我国目前对于污染源锅炉烟尘监测都是采用瞬时监测法,以后将逐步从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向自动监测系统发展,随着烟尘在线监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广泛应用,将有可能并有效地减少锅炉烟尘监测结果的误差,为环境监测和监督管理提供更为正式可靠的监测数据。
[1]相启跃,赵振华,相启光.锅炉烟尘浓度监测误差因素分析,2002.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3.
[3]黄海啸.烟尘样品分析的实验室质量保证[J].中国环境监测, 1999.
[4]李久元,李萍.锅炉烟尘监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1.
董留超(1975—),男,汉族,安徽宿州人,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