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沈阳市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李卓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逐渐下降,课余体育锻炼越来越受到教育者和社会大众的重视。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主要构成要素,与学校体育课共同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分别从大学生课余生活方式、体育锻炼的认知情况、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组织形式、体育消费支出等方面对沈阳市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研究,进一步分析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沈阳市;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沈阳市内4所本科院校(东北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沈阳科技学院)的800名在校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情况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网络查阅了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书籍等,查阅过程中注重权威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使获得的数据、资料为本文提供实践和理论支撑。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沈阳市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问卷》,共发放800份,回收774份,其中有效问卷750份,有效率96.8%。
1.2.3 数理统计法
应用Excel 软件对回收的问卷基本数据做整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1 大学生课余生活方式
从表1得知,通过调查沈阳市大学生课余生活方式排在前三位的是:选择听音乐、上网、看视频,分别占65.3%、58.7%、53.7%。说明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都被互联网等电子产品占用着。而选择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相对较少,占38.9%。所以,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引导,培养积极锻炼的体育意识。
表1 大学生课余生活方式(多选)
2.2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认知情况
表2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认知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见表2):大学生总体的认知情况较为乐观,其中有563人认为需要或比较需要进行体育锻炼,共占总样本量的75.1%。仅有4.4%的人认为不太需要或不需要进行体育锻炼。所以,正确的体育认知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锻炼指导,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2.3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频率
体育锻炼的频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①。锻炼频率的次数的多少受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的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有145人每月不足1次锻炼,这部分人属于无锻炼人群。而以周为单位的锻炼人数且每周3次以上的人有91人,这部分人属于规律锻炼人群。
表3 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频率
2.4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组织形式
现阶段“同侪压力”正在发挥作用。本研究设置了亲密朋友、寝室室友、邻里朋友、独自一人四个组织形式。有643人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会选择和同伴一起,有107人选择独自一人,而来自亲密朋友或室友的鼓励与支持对促进自我的体育参与有着积极影响。
2.5 大学生体育消费情况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用于体育活动方面的消费支出。包括买服装、器材等实物消费,还包括观看比赛与表演等精神消费②。本次调查把学生月体育消费设置为四个水平:100元以下、101-200元、201-300元、300元以上。其中100元以下有428人,占总样本量的57.1%,101-200元的有188人,201-300元的有86人,而300元以上的仅有48人,占6.4%。说明沈阳市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多数学生的消费都达不到全国平均标准。
(1)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正确体育价值观的引导,为学生进行锻炼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2)大学生应加强自我锻炼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增强自我的坚持性和规律性,促进终身体育的形成。
(3)学校还应加强场地器材等硬件器材的设施建设,保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必要条件,激发学生兴趣。
注释:
① 裴玲玲.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身体自我概念及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15
② 安翠翠.大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李卓(1991-),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体育学院14级研究生,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方向: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
G807.4
A
1671-1602(2016)24-02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