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县康平镇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2016-02-07 01:43:36自红琴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21期
关键词:康平江城秧苗

自红琴

(江城县康平镇农业服务中心,云南普洱 665901)

江城县康平镇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自红琴

(江城县康平镇农业服务中心,云南普洱 665901)

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粮食安全问题更加凸显,要促进粮食作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证其高产量,就要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此,文章针对康平镇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康平镇 农业 水稻 栽培技术

1 康平镇的气候条件

云南省江城县位于我国云南南部。该地区在整体形式上不仅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人力资源,还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该县属于低纬度山区季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四季风光优越。该地区的土地宽广肥沃,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且植被种类多,生长好,还能促进农业、牧业的良好发展。

2 康平镇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2.1 水稻品种的选择措施

在水稻品种选择过程中,种植人员只有科学选择水稻品种,才能有利于促进水稻产量的提升。种植人员应选择抗性较高的品种,最好根据该镇东北地区的土壤与气候特征情况,选择有包衣的优良品种。例如,两优2161号与2186号。在水稻品种实际选择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优势,合理选择品种,进而达到提高水稻产量与质量的目的[1]。

2.2 水稻秧苗培育措施

在该镇东北地区水稻秧苗培育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要积极应用现代化育苗技术,提高水稻秧苗的质量,并为提升水稻产量提供良好的保障。技术人员要结合东北地区实际情况,开展育苗实验活动,并利用发芽、晒种、浸泡、消毒、催芽等措施,对其进行育苗处理。该东北地区的水稻播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4月中旬左右。因此,在实际育苗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只有合理选择地块与育苗规格,才能提高育苗工作质量,达到预期目的。

2.3 水稻插秧措施

插秧期间,对整个地块具有较高要求。所以,在执行过程中,要对地块进行平整工作,以保证田地能够具有较好的种植条件。在插秧过程中,如果插秧的土壤粘结,就要在泥浆沉淀后,再进行插秧。对于砂质土壤,在插秧期间,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水稻的品种及实际的插秧密度合理选择,不仅能够保证插秧的深度,还能够促进秧苗工作的有效执行。

2.4 优化田间管理项目

在实际田间管理项目开展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处理。特别是在水稻定植项目完成后,要对管理时间和管理进度进行综合分析。在插秧育苗前,应减少施肥不良产生的问题,必须施加有效的返青肥,确保管控结构和管理模型贴合实际需求。当施用基肥时,要对其中的磷肥和有机肥进行处理,对水稻进行翻耕操作,且适时进行施肥操作,保证秧苗不出现缺肥的状况。为保证水稻生长期及生长后期形成良好的生长态势,要确保整体管理结构和管理的实效性,在提升产量的基础上,保证水稻种植质量切合实际需求[2]。

2.5 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制定出完善的病虫害防治制度,保证措施到位。水稻在实际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病虫害问题。例如,稻曲病、稻瘟病等。一旦发生病虫害为害,将影响水稻的产量与质量。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并开展相关工作,减少病虫害对水稻产量与质量的威胁。

(1)利用农业防治措施开展相关工作,建立完善的土地翻耕流程。在水稻播种前,相关技术人员要对土壤进行深耕,主要破坏病虫害组织,达到良好的病虫害预防效果。同时,土壤深层翻耕还可以消灭土壤中的病菌,减少病虫害。

(2)相关技术人员要积极应用生物防治措施,通过利用生物天敌防治措施,对其进行预防。

(3)技术人员可利用化学防治措施,采用低残留的药物,对病虫害进行预防与处理,提高防治效率。

3 总结

为了提高水稻的生产产量和种植质量,运用良好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生产价值,还能促进农业产业的积极发展。

[1] 吴晓清.水稻栽培技术对发展水稻高产的影响探讨.农技服务,2015,32(11):75

[2] 施玉珍.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农业与技术,2015,35(16):127~128

猜你喜欢
康平江城秧苗
施江城 黔阳古城
国画家(2022年3期)2022-06-16 05:30:18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陈康平、吴轲作品
江城记忆
当代音乐(2020年10期)2020-10-26 18:34:52
江城
源流(2020年3期)2020-07-14 05:38:15
康平张家窑林场长白山辽金遗址简介
农民
诗潮(2019年1期)2019-01-25 01:34:34
“感动江城”2016年度人物揭晓
康平博物馆馆藏金代石经幢浅析
康平纳:传统纺织获新生
中国品牌(2015年11期)2015-12-01 06: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