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哪般?

2016-02-07 23:49巩前文
中华环境 2016年4期
关键词:结构性重金属供给

巩前文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哪般?

巩前文

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是调农产品数量,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国内消费信心,减少进口农产品消费,有效改善农产品市场供需平衡。

结构性改革与安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下已经成为一个高频词,且是“十三五”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1978~2015年,粮食产量提高了2倍,油料产量提高了近7倍,水果产量提高了37倍多,水产品产量提高了14倍多,肉类产量提高了10倍多,奶类产量提高了近39倍。农产品甚至出现了供过于求,尤其是粮食“十二连增”之后,粮食产量、库存和进口都创历史新高。但是,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耕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部分耕地地力严重透支,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陆续亮起“红灯”。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是调农产品数量,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国内消费信心,减少进口农产品消费,有效改善农产品市场供需平衡。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保障农业食品安全。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农产品数量的大幅攀升是关键,如果仅从数量上来看,农产品供给已经完全能保障国内市场需求。但是,农产品质量仍旧堪忧。2005~2015年,媒体评选的“十年十大食品安全大事件”中有7件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农产品安全问题。另据国家粮食局监测,2012年我国粮食重金属样品超标率为18.9%,其中,稻谷重金属超标率为21.5%,小麦重金属超标率为8.33%,部分地区蔬菜和肉类、乳制品以及水产品都存在重金属超标。可见,解决好农产品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保障农业食品安全的头等大事。

对于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业食品安全来说,重点要用好“资源”、“标准”和“科技”等三个重要手段。

投入要素与农产品质量

从生产侧来看,农产品质量堪忧主要源于农业生产的投入要素。

一是农业化学投入品过量使用。目前我国农产品所实现的生产能力中,相当一部分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的。石化类的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快速攀升,单位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也远远超过合理使用水平。同时,有近一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造成“白色污染”。第一次全国污染普查公报显示,2007年全国农业源的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达到1320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3.7%,农业源总氮、总磷分别为270万吨和28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7.2%和67.4%。另据目前被引用较多的污染源普查数据,其2010年动态更新结果显示,农业源化学耗氧量(COD)排放总量为1204万吨,约占全国COD排放总量的47.6%;农业源氨氮排放总量为83万吨,约占全国氨氮总量的31%。据统计,中国每年流入十大水系中的化学需氧量达1445万吨。其中化学需氧量的一半源自农业氮肥,中国近一半的湖泊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

中国每年进入长江、黄河的氮素中,分别有92%和88%来自于农业。可见,农业过量使用化学投入品,不仅对土壤造成了危害,对农业生产环境破坏也非常显著。

二是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耕地是农业生产最为基本的投入要素,耕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农业部于2002年、2003年、2004年、2011年先后进行了四次调查,调查总面积达到4382.44万亩,其中超标面积446.79万亩,总超标率为10.2%,其中超标最为普遍的是镉,其次是砷、汞、铜、铅。另据国土资源部的调查表明,我国中东部农耕区有约1.2亿亩土壤存在潜在的生态危险,不符合农业安全种植的条件。长三角、珠三角、辽中南等经济活动比较活跃地区的耕地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累积,部分污染较重;湖南湘江流域、湖北大冶、江苏邳县、辽宁沈抚灌区等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对严重。

CNSphoto供图

选好改革着力点

把握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速度,关键要选取好的着力点和手段。对于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业食品安全来说,重点要用好“资源”、“标准”和“科技”等三个重要手段。

一是把好“资源”关。土地和水资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投入要素,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首先要把好资源关。首先,制定和实施重污染土地休耕或退出制度,禁止重污染土地进入生产序列,从源头上减少农产品污染机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通过轮作、休耕、退耕、替代种植等多种方式”。通过实施重污染土地休耕或退出制度,能够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藏粮于地,消化短期内国内粮食库存高企、粮价下行等不利因素。其次,要禁止污水进入农业用水序列。《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4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的国控断面中,不适宜农业生产用水的劣Ⅴ类占9.0%。同时,地下水也不容乐观。2014年,全国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选取监测点总数为4896个,较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45.4%,极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16.1%。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铁、锰、“三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氨氮)、氟化物、硫酸盐等,个别监测点有砷、铅、六价铬、镉等重(类)金属超标现象。因此,要全面加强水污染治理,建立和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体系,使农民在用水的同时节约用水、保护水体。

二是走好“标准”路。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的制定、发布和执行是引导从业者按照规定开展生产以及生产出合乎标准的产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管理手段。农业标准包括农业生产环节的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通过农业标准的制定、发布和严格执行,保证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性和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首先,要严格执行农业生产环节的清洁化标准。重点是大力推广应用低污染低成本的环境友好型种植养殖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饲料等投入品,减少农业自身污染物排放,保障农业生产环境的安全性。其次,要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标准。在农产品认证方面,我国目前实行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的认证体系,分别由国家农业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下设机构承担认证职能。该认证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三类认证标准界限不十分清晰,不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认知和区分。因此,我国应适当地调整和整合目前我国的农产品认证标准,大力推行与国际相关标准协调统一的生态标签。

三是打好“科技”牌。实践表明,科技在农产品实现从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时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更要打好科技牌。首先,通过农产品加工新技术投入,扭转初级农产品一家独大的农产品结构失衡局面,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品在农产品中的比重,促进农产品的市场消费和农业生产效益提升。其次,研发推广低成本的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改善农产品生产环境。农业绿色技术虽然在我国推行多年,如循环农业技术示范在全国遍地开花,但推广效果非常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技术在市场化过程中的高成本特征制约了推广空间。因此,在研发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市场因素,集中推广一批低成本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使其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业食品安全。

通过实施重污染土地休耕或退出制度,能够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藏粮于地,消化短期内国内粮食库存高企、粮价下行等不利因素。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研究所)

猜你喜欢
结构性重金属供给
重金属对膨润土膨胀性的影响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用市场化深化煤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