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疗队伍建设模式与目标探讨

2016-02-07 21:56苟君臣陈安海何茂林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急诊科救援队伍

苟君臣,陈安海,何茂林

急诊医疗队伍建设模式与目标探讨

苟君臣1,陈安海1,何茂林2

对我国急诊医疗队伍建设现状进行简介,倡导通过 “政府主导,各医疗机构法人高度重视,医疗人员共同参与”等办法,建设成队伍年轻化、技术专业化、功能多样化、装备现代化、急救现场化的急诊医疗队伍。

急诊;医疗队伍建设

中国急诊急救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工作重点是以救护车为轴心对患者进行转送,缺乏专业的急救医疗队伍。2003年经历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后,急诊医疗队伍建设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国家要求各级医疗机构规范建设急诊医学科、固定相应急诊医疗人员及建立急诊医疗人员准入制度;要求红十字机构加大对急诊医务人员技能培训及定期考核;要求将急诊医疗队伍建设情况纳入单位法人年度考核指标之一。我国急诊医疗队伍建设也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交通日益四通八达,意外事故、灾难事件及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呈现出多发性、连锁性、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急救工作呈现出社会性、独立性、风险性、时间性、艰苦性、随机性,急诊医疗队伍能否快速,高效地提供急救医疗服务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几次大型灾害救援事件表明:单一功能的、非专业化的、设备落后的、转运型的急诊医疗队伍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需求。如何建设一支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综合性急诊医疗队伍已成为急诊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1 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急诊队伍发展不平衡,各地对急诊科的要求,人员结构,设备配置均存在较大差异[1]。总体来说,当前急诊从业人员匮乏,需求量大,薪酬偏低,风险高,晋升难。大多数急诊医疗从业人员未接受过专业化的急诊医学教育,具备的知识及技能来自各临床专科,对危重患者的抢救不能做到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因此,很难接近急诊建设前沿。另一方面,缺乏专业队伍总结和分析临床经验和教训,导致急诊医学及其队伍的建设严重滞后于其他学科。

现阶段我国各省市三级甲等医院已按国家要求严把急诊从业人员准入制度,要求急诊医疗人员具有三年临床工作经验且考核合格。入科后,制定专业培训计划及发展方向,规划其执业前景。然而,由于三级乙等及二级医疗机构急诊医务人员编制存在严重不足,多数情况下需要依托其他专科派人轮转完成急诊工作,再加上参与急诊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队伍变动大,核心制度及抢救流程不完善,设备落后,因此,严重制约了急诊医疗队伍建设的进程,导致急诊医疗纠纷事件时常发生。不过,另一方面也应看到我国已在高等院校设立了急救急诊系,第一个大学本科急诊医学专业在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医学院诞生。在硕士学位招生中,全国大概有25个医学院校设置了急诊医学专业,学制3年,杭州邵逸夫医院效仿美国模式,学生毕业后有5年高级训练阶段,医院每年接受6名住院医师[2]。

2 建设模式

2.1 政府主导 政府机构是我国急诊医疗队伍的建设者和设计者,培养技术专业化、功能多样化的急诊医疗人才是政府的职能及责任所在。我国急诊医学人才建设普遍滞后于其他专科,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差;急诊医疗队伍工作重心是院内急救及院前急救,院前急救一部分工作是社会性的,难见效益,如处理不到位,反会引起不良社会影响。鉴于此,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应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加强急诊医疗队伍设备更新、改善从业人员工作环境及提高其薪酬待遇;中央与各地政府应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加大行政监管力度,加强急诊医疗队伍的人才建设;政府应促使高等医学院校加大对急诊医疗队伍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高学历研究型人才加入到急诊医学领域,进一步推动急诊医学科研及理论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2.2 各机构法人高度重视 急诊科作为医院对外窗口和急救的绿色通道,是医院综合实力及医院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院前院内急救的主力军,急诊队伍急救能力直接关系到急危重症患者的生死。然而,目前大多数领导并不重视基层医疗机构急诊医疗队伍建设,人员准入把关不严,急救设备能免则免,导致急诊科成为医疗纠纷的多发之地,大大制约了我国急诊医疗队伍建设进度。因此,各机构法人需充分认识急诊医学的重要性,加强对急诊医师的教育和培养[3];高度重视急诊医疗团队稳定,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学科带头人,共同参与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灾难救援事件应急预案,共同参与管理;制定急诊科专业规划,大力发展重症医学科及急诊观察室,让急诊医疗队伍的急救能力得到用武之地。

2.3 医疗人员共同参与 《希氏内科学》第一章中曾提到“医师投身于这一繁重而又被公众迫切需要的职业,既是本人选择,也是被选择的结果”。急诊医师所从事的既是一门在伦理道德和责任上有着肯定价值的职业,也是一个时代信仰和期望的象征,必须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4]。任何一个医务人员均可能在某一时刻或地区成为广义上的“急诊医师”。根据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对全国53家大中型医院急诊科调查得出:急诊科固定医师仅占40%,而且大多数是内科医师,仅三家医院有完全自主独立的急诊科[5]。目前愿意从事急诊的医务人员较少,人心浮动,团队协作能力差。专科医师遇到跨学科疾病时,易延误抢救时机,增加病死率和致残率。因此,我国急诊医疗队伍建设需要从事临床医务人员共同参与,以“救死扶伤,人人参与急救”为行医准则;明确急救知识及技能的重要性,培养自己一专多能,打造集急救理论与实践经验于一身的全能人才。

3 建设目标

3.1 队伍年轻化 医院急诊科是院内各种危急重症诊治的第一环节,应对的是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灾害救援,遇到大型救援事件,急诊医疗队伍要长时间坚守工作第一线。急诊急救工作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繁忙性、紧迫性等特点,急救任务完成要求高效、迅速。自20世纪90年代,各国的急诊就诊患者数量持续增长,造成急诊科拥挤、繁忙,急诊医师工作压力、强度大。据美国2003年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急诊患者流量较10年前增加了27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东院区),患者流量则由2000年的146人/天(危重症114例/月),剧增到2005年的300人/天(危重症190例/月)[6]。以上因素就要求急诊队伍年轻化,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高度的责任心,迅速敏捷的临床思维能力,以有效胜任繁重的急救工作,保证24小时处于积极的待命状态,保证急救工作的高效完成。

3.2 技术专业化 急诊医学是一门独立的临床医学专业,它以“抢救生命,缓解症状,稳定病情,安全转运”为已任。目前,我国急诊从业人员大多数尚未接受过全面、系统、正规急诊医学教育和培训,是由其他专科转而支持急诊工作的,他们大多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但对急诊急救知识掌握处于低水平,即使中高级职称医务人员,也会出现“高职称低效能”的现象,更有甚者在危重患者面前束手无策,对每种疾病的独特诊治流程及抢救措施了解甚少。这就要求从事急诊医疗人员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知识体系和临床技能。急诊医疗人员是医师中一个具有较多特点的独特群体,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如急诊医疗人员急救知识不全面及抢救技能不熟练、沟通能力不强,就会引发医疗纠纷。在灾害频发的今天,急诊医疗队伍不但要具有灾害医学救援本领,还必须具备指挥、调度、协调能力,诸上因素都要求急诊医疗队伍技术专业化。

3.3 功能多样化 欧美等发达国家城市大多拥有紧急医疗救援服务体系,其紧急救护电话号码与警察、消防同为一个号码,实行联网互动、资源共享。灾害发生后,各部门同时出发,共同参与灾害救援。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急诊急救网络建设尚未完善,加之地域辽阔,山区面积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灾害事件发生后医疗队伍虽然通常第一个到达急救现场,但由于现场环境不安全、专业知识局限及装备不齐等原因,医疗队伍无法及时开展救援工作。结合我国国情及地域情况,提示我国急诊医疗队伍功能必须多样化,不但有医疗救治能力,还需掌握一定的搜索、营救能力,掌握火灾、洪灾、雪灾、地震等救援知识,配备救援相关设备并掌握使用方法,推动我国急诊医疗队伍向高标准建设迈进。

3.4 装备现代化 我国偏远山区大多数急救队伍院前急救时一个救护车配备一个急救箱和一副担架,救护车上缺乏多功能呼吸机、除颤仪、气管插管等设备,更无移动式手术台,这就形成医疗人员有技术无设备,不能对患者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导致一些患者在转运途中失去了抢救黄金时间。另一方面,医疗队伍个人防护装备也成为医疗人员关注的话题,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的流行,给急诊医疗人员带来了独特的风险和挑战;1995年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由于医疗人员未采取现代化的防护措施,结果造成135名院前救助人员和100名医疗救助人员出现了与神经性毒剂接触者相同的征状[7]。有专家建议,在可能产生有害雾剂或引发咳嗽的情况下,如插管、吸痰、气道正压和雾化吸入过程中,医疗人员需要更高级的个人防护现代化装备,避免悲剧再次发生[8]。因此,急诊医疗队伍急救设备、个人防护装备及与灾害救援相关的仪器配备是未来急诊医疗队伍装备建设方向。

3.5 急救现场化 医疗现场急救的目的是挽救生命,防止伤势或病情恶化,促进复原或使患者尽快得到治疗,减少伤残。我国目前急救模式为欧陆模式,就是快速将医疗人员及设备送到患者身边,在其到达医院前抢时间进行高质量的医疗救助,强调救护措施尽早、高质量和现场医疗急救重要性。然而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由于设备、急救技术等原因大多时候只是起着转运功能,现场只能对患者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心肺复苏等简单处理,无法现场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临时心脏起搏、手术止血等操作,导致许多可逆病因无法现场解除而致患者病死。对于创伤患者死亡原因调查50%死于创伤现场,30%死于创伤早期,20%死于创伤后期并发症[9]。创伤患者伤后1小时为抢救的黄金时间,严重的多发伤,必须现场急救[10]。所以,打造一支现场化急救医疗队伍是政府及医疗机构不可推卸的责任。

急诊医疗队伍建设经历60年的实践和探索,几代急诊人的心血和智慧,不间断的创新和超越,铸就了今日的成就,奠定了急诊医疗队伍未来发展的基石。今后,我国急诊医疗人员也将一如既往地同心协力追求急诊医学发展,研究新技术,建立新理论,开发新设备,打造一支符合我国国情的急诊医疗队伍。

[1]邢玉华,刘春霄. 对基层医院急诊学科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11):837-839.

[2]曾友燕,桂 莉. 我国院前急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20(11):45-46.

[3]苏友华. 浅析基层医院急诊医疗团队的建设[J]. 求医问药,2013,11(2):497-498.

[4]石应康. 急诊手册[M]. 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9.

[5]樊寻梅,李盛春,王佩燕. 我国急诊医学现状与发展对策——附53所医院急诊科调查分析[J]. 急诊医学,2000,9(6):364-366.

[6]于学忠. 协和急诊医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2-13.

[7]Ciottone G R. 灾害救援医学[M]. 郑静晨,彭碧波译.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73-274.

[8]郑 进. 我国院前急救人员被忽视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 医学与哲学,2012,33(22):66-68.

[9]程天明. 对加强创伤医学研究的思考[J]. 中华创伤杂志,1999,15(1):1-2.

[10]岳茂兴. 创伤的现场急救与治疗模式探讨[J]. 中华创伤杂志,2006,22(9):644-646.

(2015-05-13收稿 2015-11-04修回)

(责任编辑 张亚丽)

Exploration on construction pattern and goal of emergency medical team

GOU Junchen1, CHEN Anhai1, and HE Maolin2. 1.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Orthopaedic Hospital of Jiangyou City, Jiangyou 621715, China;2. 120 Emergency Center of Jiangyou City, Jiangyou 621700, China

CHEN Anhai, E-mail: 1400047631@qq.com

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medical team in China, and then advocated to build a younger, technique specialized, function diversified, equipment modernizational, first aid on-site emergency medical team by the approach of “government-leading, with high attention paid by legal person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medical personnel co-participating”.

emergency;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team

R459.7

10.13919/j.issn.2095-6274.2016.09.011

苟君臣,大专学历,主治医师,E-mail: 197947424@qq.com

1. 621715,四川省江油市骨科医院急诊科;2. 621700,四川省江油市120急救中心

陈安海,E-mail: 1400047631@qq.com

猜你喜欢
急诊科救援队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紧急救援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3D打印大救援
救援行动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紧急救援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