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晶 王帅喜
(新疆昌吉州环境监测站新疆昌吉831100)
昌吉市水环境质量预警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张晶晶 王帅喜
(新疆昌吉州环境监测站新疆昌吉831100)
笔者主要提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优化设计方案、工业污染防治优化设计方案、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建设优化设计方案、流域风险防范优化设计方案方式进行预警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水环境;质量预警;防治对策
昌吉市有两个地表水流域,头屯河流域、三屯河流域。辖区内共有两个城区饮用水水源地,10个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总补给量为2.5635×108m3,地下水可开采量2.0508×108m3,目前地下水利用量1.65×108m3。源补给主要来自天山溶雪水和地下泉水。
随着昌吉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迅速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缺乏和水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显现。不少地区和流域水污染呈现出支流向干流延伸,城市向农村蔓延,地表向地下渗透;用水总量和废水排放量仍呈上升的趋势;农业源污染物快速增加,污染控制难度加大;水污染从单一污染向复合型污染转变的态势加剧,非常规水污染物产生量持续上升,控制难度增大。
头屯河、三屯河两条河系集流面积为3742km2,来源主要为山区降雨及高山区、中山区的冰雪消融,河水年变幅大,汛期多在7~8月,枯水期多在12月~1月,汛期最大流量达61m/s~80m/s,枯水期流量仅为2m/s~2.3m/s。
昌吉市共有水源地12个,其中,城区集中饮用水源地2个,乡镇饮用水水源地10个。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头屯河及三屯河两河河床渗漏,其次是大气降水、山区岩石裂隙水及田间渗漏。
2.1 头屯河、三屯河流域总体情况
头屯河流域昌吉段内废水主要为农业畜禽养殖污染源、污水处理厂废水。三屯河流域工业源、生活源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农业源大部分通过蒸发散失,少量农业源通过地表径流流入三屯河,对三屯河影响较小,基本无污染源排入三屯河。
2.2 污染源分布情况
2013年头屯河、三屯河流域内有排放废水的工业企业121家,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2家,农业源(畜禽养殖)企业40家。2007-2013年工业企业源变化不大、农业畜禽养殖企业源减少,污水处理厂数量无变化。2013年昌吉市头屯河、三屯河流域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3个行业,企业数占行业总数的59.5%。
2.3 废水污染物排放
2013年头屯河、三屯河区域污染源共计排放废水1211.8×104t,化学需氧量3918.24t,氨氮326.26t,2007-2013年间废水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呈现上升趋势,氨氮呈现下降趋势。
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逐年减少,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逐年增加,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呈现逐年减少趋势。工业氨氮排放量变化不大,生活氨氮排放量逐年增加,农业源氨氮排放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根据昌吉市“现代制造业加工基地、活力创新和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的城市发展定位,头屯河、三屯河流域未来面临的水环境污染防治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
3.1 工业源污水排放量逐年递增。未来企业增加所带来工业源污水排放如不能合理控制,可能会超过昌吉市地表水体的污染物承载能力,导致头屯河、三屯河水质下降。
3.2 昌吉市市区人口还将大量增长,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地下水超采以及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及下水管网建设等问题见面临压力。
对昌吉市饮用水源地内可能会影响到饮用水水质的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均建议搬迁或关闭。对水源地保护区内所有居民住宅建议污水接入城市污水管网,城市管网未覆盖到的地区污水需集中收集至防渗污水池,定期转运处理;垃圾集中收集并定期转运处理,避免随意倾倒污染水源地水质。农业面源污染(耕地)建议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控制农药、化肥等化学品的使用量,通过宣传教育及给予农户一定的补贴等方式,逐步建成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完成头屯河沿岸南公园路至乌奎高速6.7km范围内对头屯河水质及生态环境有威胁的单位的搬迁工作。头屯河及三屯河沿岸新建企业应严格实行行业准入制度,新建企业需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督促流域内废水排放企业完善废水治理设施并运转正常,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及清洁生产,鼓励废水循环利用。
建议昌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排水标准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的B类排放标准。建议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昌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回用率。加大城市管网建设,提高下水管网覆盖率及污水收集率。
鼓励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户和散养户适度集中,统一收集和处理污染物,推广干清式粪便清理法,推进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以肥料生产及沼气工程为主要途径,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议按照环保标准对煤矿的储煤场进行重新划定,并督促指导企业完成封闭式储煤仓、防尘网、喷淋等环保设施建设。建议制定头屯河水库大坝-楼庄子村20km绿色长廊建设规划,并将河道西侧、X125线公路两旁适宜植树地段全部纳入绿化范畴。完成全线80%的绿化建设。推进生活垃圾的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理,改善村庄环境。
[1]丁玲,王国朝,张晨.乌鲁木齐河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J].干旱环境监测,2010(04).
[2]贾娜尔·阿汗,巴雅尔塔.伊犁河流域水质量评价及防治对策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