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调查与思考

2016-02-07 18:50:50吴斌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5期
关键词:环保部门社会化环境监测

吴斌

(衢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衢州324000)

关于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调查与思考

吴斌

(衢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衢州324000)

近年来,我国环境监测社会化进程处于不断进步之中,但是由于环境监测社会化工作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当前我国环境监测社会化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环境监测社会工作应充分发挥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导全社会参与到进程中,不断强化环境监测网络的运行管理,制定出更科学的技术标准和监测方法,努力提升监测数据的控制与分析质量,因地制宜制定策略,营造出规范、公平的监测市场,引导环境监测社会化的不断发展。

环境监测;社会化

1 当前环境监测社会化现状

当前社会对环境监测的需求倍增,很多地区都开始进行环境监测的社会化探索,众多检测机构逐步开始承担各项环境监测服务。目前环境监测社会化呈现出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的检测机构起步早,加上市场需求大,目前检测机构成熟度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社会化进程发展较为缓慢,社会检测机构的规模较小。我国环保部门为了推进监测社会化的进程,相应地颁布了检测机构管理的若干规定与法规,对社会的监测服务进行了有效的监督。

2 环境监测社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环保部门对监测社会化的准备不足

环保部门的监测社会化工作目前还缺乏规范和指导,相关政策与工作准备不够充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法规制度存在缺失。目前环保部门在对检测机构的管理上缺乏规范的法规制度,尤其表现在监测服务管理与质量控制方面,相关检测机构法规制度急需完善。监测社会化的研究论证较为缺乏,不同地区对监测市场开放程度不同,因此需要对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进而提出可行的举措。

2.2环境监测系统社会化发展步调不和谐

2.2.1开放监测市场的运行中,某些社会检测机构由于资金背景雄厚,所投入的仪器设备较为先进,人员配备齐全,所采用的运行方式与机制较为灵活,在服务等方面又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发展迅猛,因此抢占了政府环境监测部门的份额,对其造成了不小的竞争压力。

2.2.2目前我国对社会检测机构缺乏有效监督,一些社会检测机构之间为了自身利益承接超出检测能力范围项目的现象时有发生,检测机构的数据质量也令人堪忧,不仅扰乱了监测市场的秩序,而且提供的数据无法准确反应被服务对象的实际环境状况,也因此遭受非议。

2.2.3我国环境监测虽然已经逐渐开始形成政府环境监测部门和社会检测机构共同分担监测任务的局面,但由于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不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与矛盾。

3 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3.1提升准入机制,建立自律机制

随着环境监测市场不断扩大,国家逐步开放了环境监测领域渠道,对于专业从事环境监测的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作为第三方检测的有生力量,已成为社会委托性质的环境监测的首选。因此提升监测市场准入机制,明确检测机构的仪器装配、实验室建设、人员配备、资质认定等方面的都应有具体和系统的准则。提升监测行业的准入机制有利于改进社会检测机构的环境监测手段,有利于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有效。建立监测工作的自律机制,是监测行业秩序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保证,通过严格规范流程、科学考评、有效监管以确保监测行业整体自律机制稳定长效运行。

3.2规范机构行为,提供诚信服务

确立严格的监测市场制度,建立完善的监测服务监管机制,用来规范社会化检测机构的行为,做好质量的评价与分析,为形成公正、健康的环境监测市场秩序奠定基础,对社会检测机构实现动态监管有利于提高监测业务的服务水平,提高监测过程的数据质量,对于捏造数据等违规行为进行严格的处罚。检测机构的监测流程从采样到分析及最终的报告出具,都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方法执行,出具的检测数据应做到科学、公平、公正,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3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明确定位环保检测机构的职能,坚持政府主导,把原本政府承担的职能作为环保检测机构的基本服务,可由社会以及市场进行监测服务,有效引导社会力量的参与。在环境监测方面,应强化环保部门对环境监测的综合调控与行政管理。建立环境监测网络有利于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管理,实现监测数据的共享,监测网络的组织与发布应由政府部门进行承担,做好监测仪器设备的配置与网络管理等,明确检测机构的职能。

3.4增强环境监测社会化策略的区域性

政府应引导监测市场维持其良性发展,创造有序开放的环境监测市场,科学把握监测社会化的方向与进程。环境监测社会化需要把握时机,实现监测工作的平稳过渡,首先将难度小、技术要求低的地区进行优先开放,再逐步推进监测市场的扩大。在实践中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环境监测社会化区域策略,不断总结监测社会化的经验。在技术与制度等方面做好监测社会化的创新与准备,吸收既有的探索经验,客观地分析与总结失败经历,及时发现问题并做方向调整,推进监测社会化的发展进程。

4 结语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监测的需求的增长,我国陆续进行了环境监测社会化的探索,很多检测机构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监测服务体系。为了实现环境监测社会化,我国应将社会各界的共同力量融合在一起,提供更有序、稳定、诚信的监测服务。环保部门应严格规范社会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还应因地制宜确定环境监测社会化区域策略,实现监测进程的平稳过渡,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推进环境监测社会化进程。

[1]韦利杭.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的能力认定与质量管理.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3.

猜你喜欢
环保部门社会化环境监测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07-22 08:59:48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电子制作(2019年19期)2019-11-23 08:41:54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环保部门没收非法财物是否需要听证?
坚持刚性执法,准确适用法律——论环保部门如何充分行使环境违法案件移送权
汛情严峻,环保部门全力确保环境安全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15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14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