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研究

2016-02-07 18:50:50汤勇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5期
关键词:化工指标体系园区

汤勇

(江苏诚智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18)

化工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研究

汤勇

(江苏诚智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18)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化工园区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做好化工园区规划环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化工园区规划环评指标体系设置及内容,并提出了评价的重点,对做好化工环评具有积极意义。

化工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指标体系

规划环评是提高规划科学性,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我国于2009年发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明确提出工业、农业、能源、城市建设等应当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化工园区涉及环境问题广泛而复杂,因此,为科学做好化工园区规划,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体系内容,对于后期指导化工园区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及程序

1.1设置原则

化工工业开发区的规划环评是工业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后期落实源头治理污染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确定指标评价因子和构建环评体系时应突出先进性、代表性,并兼顾实用性和创新性,要保证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建设方案具有可操作性。(1)可操作性原则。反映工业园区的环境指标较多,在构建指标体系时要考虑后期实际执行的实用性,要保证构建的指标体系在实际操作中方便、高效;(2)系统性原则。反映化工园区的环境评价对象既有当前的指标,也有长远的指标设计,要严格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统筹、协调;(3)客观性原则。对评价对象进行整体评价,要对化工园区的环境要素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尤其是在该规划在实施后对水、气、声以及土壤等环境要素的客观现实影响和长期潜在影响。(4)指导性原则。化工园区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既要立足当前,也要能反映未来一段时期化工园区各指标的发展趋势,并以此来引导化工园区的未来建设和发展;(5)突出重点原则。园区规划环评要突出化工特色,要针对化工园区重点产业布局,以及化工园区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和评价,增强评价的准确性。

1.2构建程序

化工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既要强调宏观层次提出的预防性策略,也需要兼顾中观、微观层次上的具体环境问题,提出可行的措施与方案[1]。为此,在构建化工园区规划环评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理念,可持续发展是着眼于经济、社会、资源以及环境保护的协调、长期发展,循环经济则是把环境保护与经济运行机制充分融合,体现化工园区建设的区域、企业群落和个体层次;清洁生产是着眼于具体的企业环境管理和生产管理;然后从城市发展规划和园区整体规划的内容、发展周期等视角,深入全面的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因子;最后是对评选出的指标进行再次的筛选,并经公众、专家、政府等多方参与讨论后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2 化工园区规划环评指标体系内容

为准确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初选指标时要分析和确定化工园区各种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并根据化工园区建成后与经济、环境、生态、能源以及社会等联系紧密,再分别从这四个子系统中确定出最终具体的相关指标[2],归纳起来分为六个层面。

2.1园区周边区域环境指标

园区重大项目与生态敏感区的临近度,园区冷却水排放口水文,近海海域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

2.2园区环境主要指标

化工园区区域空气指数、该区域空气特征值(如乙烯、苯、烃类、氢氰酸等)平均浓度,常规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化工园区地表水主要污染物(如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氨氮等)平均浓度;化工园区的噪声平均值、园区绿化覆盖率等等。

2.3园区清洁生产、资源与能源的循环利用率评价指标

园区内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单位工业增加值主要大气污染物(如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氨氮、挥发酚等)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固废产生量、工业废水处理率与达标排放率、能源回收率等等。

2.4园区污染物排放评价指标

园区内产生的主要废气、废水等主要污染物浓度,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总量控制目标。

2.5环境安全与环境管理评价指标

化工园区安全运输的年事故率、信息公开制度以及信息平台的完善度、环保投资占园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化工园区内生产企业的项目环评实施率。

2.6全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物等)年排放量、消耗臭氧层物质(如氢氟烃、全氟化合物等)排放量。

2.7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评价指标

化工园区的增加值、化工园区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工人平均工资水平等。

3 评价重点

3.1选址

化工园区的环境影响评价首先关注的便是选址,选址要考虑该园区的土地占用规模、外部运输条件、场地防洪排涝以及移民安置等因素。

3.2规模

评价化工园区的发展规模应与化工园区所属区域内的资源、能源的承载力、区域环境的容量、水、土地等资源是否满足园区的发展,以及园区运营后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是否超出当地水、大气环境容量。

3.3工艺

化工园区内的企业多为各种化工企业,生产工艺复杂,要在评价中详细论述工艺过程中污染防治措施,以及清洁生产工艺,并量化指标分析,为园区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提出合理化建议。

3.4风险

化工企业在生产、驻村和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易燃、易爆和有毒原辅材料和成品,容易在外界因素作用下产生突发性事故,要在评价中根据化工园区的环境风险特点,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

[1]赵彦伟,汪思慧,于磊.开发区规划环评的基本框架[J].能源环境保护,2009,23(4):49-52.

[2]孙荪,庄怡琳,包存宽.化学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构建初探[J].四川环境,2007,26(5):65-69.

汤勇(1979—),男,汉族,江苏徐州人,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化工石化医药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猜你喜欢
化工指标体系园区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2022年30期)2022-11-15 05:05:10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2022年15期)2022-11-15 04:12:20
一起化工安全事故的警示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 03:23:12
园区的开放样本
商周刊(2018年24期)2019-01-08 03:30:36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 01:27:18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应用化工第43卷(1~12期)目次
应用化工(2014年12期)2014-08-16 13: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