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监测垂直管理

2016-02-07 18:50:50杨开放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5期
关键词:监测站环境监测监测

杨开放

(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镇江212000)

浅谈环境监测垂直管理

杨开放

(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镇江212000)

环境监测监察垂直管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公众对优良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它为独立、公开、公正地开展环境监测执法,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制度,提供了制度保障。本文结合环境监测目前所处的形式和地位,以及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阐述了改革的利弊处。

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制度

2015年,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垂直管理主要指省级环保部门直接管理市(地)县的监测监察机构,承担其人员和工作经费,市(地)级环保局实行以省级环保厅(局)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县级环保局不再单设而是作为市(地)级环保局的派出机构。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实行垂直管理可以突破旧体制弊端,是环境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

1 环境监测的重要地位以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环境监测是用科学的技术方法测定或监视影响人类生存或生活的环境因子,分析其环境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科学活动。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制定环境法律、政策以及环境质量标准和管理规定时,必须以环境监测获得的各类数据为科学依据。它还是环境执法和污染事故处理的技术仲裁,为综合整治、环评验收、排污收费等环境行为提供技术支持。近些年来,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监测能力建设、人员素质、队伍发展等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1-5]。

2 垂直管理利弊分析

2.1改革后有利之处

2.1.1有利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长期以来,环境监测站是环保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单位的编制受控于环保局。往往出现大量有编制人员被环保局借用,真正从事环境监测工作有编制的人数不够,同时招聘大量的合同制员工,使得人才队伍流动性较大,处于长期不稳定状况。实行垂直管理之后,市县环境监测站的财政由省级财政予以提供保障,单位的编制也会得到保障,有利于建立一支专业人才相对稳定、层次结构合理的队伍。

2.1.2有利于加强能力建设

随着人们对环境越来越重视,出现大量信访和监督监测以及突发性环境事故,使得环境监测任务日益加重。自动化监测设备和现代化大型实验室仪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环境监测的装备还远远达不到国家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要求,经费是制约其进步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市县监测站的经费来源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和上级环境部门拨款,有些监测站除去用于日常开支和合同制员工工资外,用于提高能力建设购买仪器设备的经费捉襟见肘。实行垂直管理之后,由于财政得到保障后,大部分资金可以实现专款专用。同时加大对落后监测地区的财政倾斜和投入,使得环境监测队伍统一协调发展。

2.1.3有利于统筹调配监测资源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严峻,环境突发事故频发。有时候环境污染事故已不再是局部地区责任,而需要相邻或周边区域协同配合解决。实行垂直统一管理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统筹调配人员、装备、财力等,快速完成环境应急事故响应,实现信息共享、技术共享、数据共享,高效地处置各类突发污染事故。同时可以更好地组织监测站参与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方面标准的制定,参与区域性环保课题的研究,在工作上形成联动机制。

2.1.4有利于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市县环境监测站由当地环保局领导,其人事、工资由当地政府决定。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指标,视污染企业为“衣食父母”的地方政府,在利益的驱动下,很有可能去干预环境监测部门的监测数据。实行垂直管理之后,监测站财政和人事的独立,有利于减少属地党政机关的人为干预,从而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便于上级环保部门判断地方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2.1.5有利于环境数据的信息共享

当前,环境监测站之间由于业务划分不均,信息化建设先后等原因,导致环境数据分散、独立,历史数据难以统一的问题。监测站统一管理后,通过建立数据集成共享机制,构建大数据平台,并统一信息发布,加强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开展大数据关联分析,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决策、执法与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1.6有利于加快推进标准化平台建设

以此次国家垂直改革为契机,出台环境监测管理条例,规范监测行为,保证数据质量和权威性。加大环境监测在机构设置、工作经费、人才引进、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各地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加快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积极探索创新机制,提高监测能力,为环境保护科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2可能存在的问题

2.2.1人员管理问题

当前监测站很多人员借调到局机关、监察等部门,已经多年没有从事监测工作,这些人改革后也必将回归,对于工作分配将有不小挑战。真正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人员中合同制员工占有不小比重,随着队伍庞大,人事工资待遇难以公平实施,这些人的分流也将成为问题。垂直管理后,有一部分人的工作能力不强,监测技术停滞不前,离退休尚早,达不到垂直管理工作的质量要求,甚至会对监测队伍产生负面的影响。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做事风格、技术能力都需要磨合,队伍的整合与能力建设预计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是垂直管理改革中的难点。

2.2.2统一发展问题

由于各地区经济条件差异等历史原因,环境监测队伍的差别较大。有些市级监测站由于地方经济较好,对其扶持力度较大,不但能完成日常规定的任务,还能参与国家级相关标准的制定,参与大量环保课题研究,拥有大量优秀的监测方面专家,科研技术水平甚至超过省级监测中心。而有些监测站,由于常年工作经费不足,人员参差不齐,缺乏现代化设施设备,完成基本任务都有一定困难,尤其在县级监测站问题表现尤为突出。有些县级监测站只是设岗设人,而没有实际的监测能力,平时将辖区内的监测任务直接委托市级监测。这些单位垂直管理后,即使给予经费支持,没有合格监测人员,也不能满足管理和工作要求。

3 结语

实行垂直管理有助于避免地方政府对环境执法过程中的干扰,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保证执法的独立性和执行力,保证政令畅通,解决了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尴尬局面。推行垂直管理改革,通过制度上的设计促使地方政府更好的履行环保责任,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该制度推行牵扯范围之广,会影响到某些人的利益关系。然而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地实现,改革环境治理制度,实行垂直管理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1]张影.对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几点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10).

[2]徐广华,陈静.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环境监测, 2009(5).

[3]汪文鹏,汪茜.中国环境监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4(2).

[4]王晓丽,束平.关于环境监测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0(1).

[5]谢文波.关于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8).

杨开放(1985—),男,江苏省连云港市人,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监测和化学分析。

猜你喜欢
监测站环境监测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电子制作(2019年19期)2019-11-23 08:41:54
北京市监测站布局差异分析
对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系统开展数据化运维的探讨
四川环境(2019年6期)2019-03-04 09:48:54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与酷暑奋战的环保英雄——宜兴市环境监测站现场采样组的一天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15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互联网天地(2016年2期)2016-05-04 04:03:28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互联网天地(2016年1期)2016-05-04 04:03:20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