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菲 陈月花 邵霞晖 刘臣亮
(1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2煤科集团杭州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策略
许菲1陈月花1邵霞晖1刘臣亮2
(1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2煤科集团杭州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随着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党“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城市环境评价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成为重点考虑的一环。本文先是对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包括该指标体系的内涵,具体内容,该指标建立的重要意义以及提出该指标的指导原则。其次是现阶段下该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旧存在不能回避的问题。最后,介绍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策略。
城市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系统;评价策略
人们日常作息中的主要活动发生在公共空间之中。因此,公共空间的规划如何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幸福不只在于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丰富,生活环境质量高一定程度上会为人民的幸福指数加分。因此,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就显得尤为迫切。
1.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EIA)实质上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1]。前者有利于提早协调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后者有利于弥补环境评价存在的缺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种方法,它需要具体可行的指标体系作为参考,那么这就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存在价值。该指标是以数量为特征的,它能够反应该评价系统的信息,以此为相关单位人员工作做工作参考。
1.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分别涉及自然环境、生态环境、资源利用、能源利用和社会经济。(1)自然环境方面又包括地表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地下水环境。(2)生态环境方面可分为水生生态环境与陆生生态环境。(3)资源利用方面分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两个环境要素。(4)能源利用方面分为煤炭利用、石油利用、天然气利用、电力利用。(5)社会经济方面则包括景观环境、人口问题、消费问题、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这几个方面。
2.1整体性原则
体系意味着一个系统,因此,作为一个指标体系,最重要的是该系统中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关系。局部应该服务于整体,没有整体,局部不复存在,没有部分,该系统也无法实现效益最优化。规划环境评价本身涉及复杂的环境问题,从整体宏观观点出发来解决存在的与潜在的环境问题才是正确的工作思路。因此,整体性原则应该作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建立的重要原则。
2.2科学性原则
科学的规划才能保证环境评价的正确方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表现在哪呢?表现在该指标的建立要符合区域整体发展需要。因为区域发展规划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对象。区域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又表现在环境积累效应、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区域环境容量的评价这几个方面。
2.3可操作性原则
理论是为实际工作服务的。因此,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具有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在公众参与,积极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和要求的基础上,以此保证指标的有效性。(2)指标体系中指标的选取要实用、方便、简洁,这样方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失误,提高办事效率。
2.4多样性原则
规划实施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过程。因此,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多样性的原则旨在建立多样化的指标体系,丰富指标体系系统内容,坚持把定量工作与定性工作相结合,坚持设计绝对量的指标与设计相对量的指标相结合。
2.5延续性原则
规划环境评价实施的时间较长,而且在这个工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可能性的突发状况,因此,在建立指标体系的时候,要有这种时间与空间上的敏感性,使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弹性特征,从而更好地应用于规划环境评价工作之中。
2.6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规划制定、实施与调整是三个规划环境评价工作的三个阶段,一方面,要确保工作的可持续性,即上一环节工作与下一环节工作要有机持续进行,由此也就对指标体系的制定提出相对稳定性的要求。另一方面,规划环境评价工作中会出现突发状况,工作中潜在的漏洞也会加重规划环境工作的复杂性,因此在设计指标系统的过程中,要一手注重指标的稳定性,一手也要注重指标的动态性。
近年来,虽然众多学者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暴露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是不容小觑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指标体系建立不规范
(1)众多学者很少有对指标体系建立方法及其建立内容等方面的论述,这就会导致一般性对照标准在城市规划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缺乏,城市规划环境影响的特点也就不能及时有效的显示出来。(2)具体相关步骤设计在众多学者研究中也是缺乏的。更多的学者只注重学术上的探讨,但是再完美的理论体系如果不能与实际相结合,那也是空谈。由此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受到影响。因此,将城市规划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更多的侧重实际应该成为众多学者思考的重要内容。
3.2城市规划环境指标系统应用可持续性不强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导规划环境评价的理论基础[2]。在实际环境评价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太多的注重了环境指标,甚至误以为城市规划环境指标系统就是以环境指标为中心,这都是在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犯了片面性的错误,将问题绝对化了。在环境方面的研究过多肯定会影响到其他方面。这种做法当然也不利于一个城市的健康发展。
3.2详细规划与专业规划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不协调
详细规划与专业规划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出现不协调,就直接会导致实际具体工作中出现工作漏洞和资源浪费,指标是以数字形式为特征的,指标上的混乱亦会造成工作中各种计算上的误差,这也就会造成很多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决策者的工作失误。
4.1传统环境影响评价策略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传统环境影响评价有很多相像的地方。这也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条件。因此,规划环境影响策略可采取传统EIA中的技术方法,传统环境影响评价策略中的很多方法都可以应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之中。
4.2政策评估的评价策略
政策评估政策亦在环境影响评价之中起着重要作用。二者的结合可以实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最优。特别是政策评估中的区域预测、系统模拟以及模拟分析等方法亦可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策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4.3区域环境评价策略
在区域环境评价策略中,地理信息系统常为人们所熟知。这项系统亦可应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之中。这项区域环境评价技术方法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确定评价因素的确定性可以提供有效的参考意义。
4.4新发展的评价策略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策略也是不断创新发展的。众多学者在吸取传统评价策略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细节要素,创造出新的评价策略。特别是注重运用综合性的思维方式与方法。综合性的方法在规划环境评价策略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合上述,城市环境评价在城市发展发展过程中成为重点考虑的对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系统的提出与设计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系统的建立依旧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勇敢面对工作之中的挑战,不断优化规划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更好的实现它与具体规划环境评价工作相契合是相关工作人员不断努力的工作方向和目标。
[1]熊小丽,颜勇,王三洲,赵言文.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03:173-177.
[2]刘清慧,那辉,李雪萍.浅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8,01:79-81.
[3]赵珊,么相姝.基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8:111-1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