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镇山地农业生产现状调查及对策

2016-02-07 06:15:44伍春华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务川山地经营

伍春华

(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丰乐镇农业服务中心,遵义 564301)

丰乐镇山地农业生产现状调查及对策

伍春华

(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丰乐镇农业服务中心,遵义 564301)

文章针对务川县丰乐镇的基本情况及生产现状,分析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山地农业 生产现状 对策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展农业生产,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山地地区农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设施农业种植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一些既具地方特色,又有技术优势的产业异军突起。因此,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首要问题。

1 基本镇情

务川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丰乐镇属于务川自治县15个乡镇之一,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地势起伏较大,沟壑纵深,喀斯特地貌。幅员面积218 km2,辖9个行政村,129个村民小组,9 476户,人口总数3.321 2人,农业人口2.956 6人,耕地面积1 991 hm2,其中田地1 157 hm2,土地834 hm2,非耕地面积7 733 hm2。境内最高海拔1 427 m,最低海拔587 m,年平均气温15.4 ℃,有效积温4 650 ℃,日照1 001.5 h,无霜期287 d,年均降雨量1 271.7 mm。

2 生产现状

(1)家庭经营。由于土地二轮承包制,农业生产主要是单一家庭经营,经营主体为水稻、玉米、油菜、烤烟、茶叶、中药材、畜牧等。经营主体多而杂,且为粗放式经营,土壤贫瘠或酸化严重。经营现状一是全户在家,经营本户和其他农户丢弃的土地,占15%;二是主要劳动力种收季节在家务农,占25%;三是由年老者经营极少部分土地或转租或丢弃,占60%。

(2)合作社。作为一种新的土地经营模式,将形成一种潮流,一种趋势。为实施强镇战略,丰乐镇成立了烤烟、肉羊、动物防疫、畜牧种草、农机、蔬菜、茶叶、中药材、食用菌各产业专业合作社 11 个。

(3)公司。为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招商引资,引导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相继引进以羊、猪、构树、茶、苹果、桃等产业为主的市、县级龙头企业5个。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受能力小。丰乐镇总耕地面积1 987 hm2,其中水田原有1 153 hm2,近几年来,因撂荒及水改旱各达61 hm2、653 hm2,实际耕种水田面积只有439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22.34%;旱地面积原有833 hm2,撂荒面积400 hm2,实际耕种旱地面积1 087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0.54%。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较少,实际稻田的有效灌溉面积仅占6%左右。

(2)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重大型水利设施建设轻小微水利投资,农业资源浪费严重。全镇机耕面积仅占28%左右。

(3)发展的农业产业多、杂、面积小、产量少,未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对应市场风险弱。

(4)一些产业链条短。蔬菜、茶叶逐步成为农民的支柱产业,小农式、零星式的经营多而散,仅占全镇经济收入的5%左右。

(5)农民土地承包流转有一定提升,但流转规模小。由于是山地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好,使用机械化程度不高,投资成本大,经营效益不好。流转的土地分散零片,不利于产业集中耕管和经营。

4 建议与对策

4.1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1)实施村组硬化路目标,完善村组公路建设。(2)基本农田实施好机耕道路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大小微水利设施建设,凡是有水源条件的,修建好永久性引水灌溉沟渠、塘。(4)加快土地确权工作,加强土地集中连片流转管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5)引进扶强一个县域农业企业巨人,强化企业、合作社、农户之间产业链的利益连接机制,促进农户理念更新,经营转型。

4.2 厚植谋略长远经济效益

厚植发展山地农业模式,集聚县域农业主导产业,谋略百姓脱贫奔小康的长远路子。坡地和土壤贫瘠的区域应以发展粗放耕作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产业链。如2015年务川自治县新引进贵州务川金桑农林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畜牧产业而大力种植构树267 hm2(2016年拟种植933 hm2),以构树为原料,加工畜牧饲料,发展构树羊、猪、牛、鸡、鸭、鹅、鱼等畜牧产业。另外,拟将依托企业在全县建设一批标准化畜牧产业示范养殖基地,为当地农业生产发展提供学习培训场所,造就绿色生态经济链。

4.3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产业

以洪渡河及交通优势为资源依托,做好旅游、观光、采摘等休闲产业,提升村庄宜居品位,带动农村休闲农庄产业的发展。

4.4 建立和完善农业供给侧结构法律、政策、技术环境

加强引导农民土地的集中连片流转,促进土地流转与资源配置,为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提供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土地流转中心作用,促进农户、合作社、公司企业之间的联系,确保山地农业转型可持续发展。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合理配置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提高相应的待遇,确保招得来留得住,能干事,快干事,干好事,使农技人员岗位不分离、不脱钩,为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建立积成县域农产品网络销售百姓化信息平台,配套完善农产品外销市场监管机制。方便买卖,扩大交易量,增进本地信用度,增加土地收益值,使农民利益最大化,确保山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务川山地经营
山地草甸
青海草业(2022年2期)2022-07-23 09:34:58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10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不同杂交组合对务川黑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山地之旅
乡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0:54
山地之美——雨补鲁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3:48
盛世仡佬 乐活务川
遵义(2017年18期)2017-10-18 10:43:09
“骑在羊背上的务川”
当代贵州(2017年36期)2017-09-29 02:03:17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