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医院医工服务体系新模式
编者按: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院的竞争力,很多二级医院纷纷加大了对医疗设备的购买和使用,然而这些设备在为医院创造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售后服务方面的问题。如何做好医疗设备的售后服务管理,通过提升医疗设备的售后运维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医疗设备的应用安全和使用效率,进而达到提升医疗质量的目标,已经越来越得到政府决策者和医院管理者的重视。作为二级甲等综合型医院,中关村医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经过一年多的创新改革,形成了从设备采购、询价、验收、巡检、保养、维修、固定资产管理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的闭环式管理体系,为二级医院摸索出了设备管理科学化、设备维修专业化、设备运维规范化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日前,中关村医院副院长张宇就此管理模式向《中国医疗设备》进行了详细阐述。
受访者:张宇,中关村医院副院长
张宇 ,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副院长, 超声影像专业副主任医师,分管基建、采购、后勤、财务、信息化等工作。在医工服务、综合物业、节能减排、管理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切实推进医院现代化后勤管理。
中关村医院副院长张宇
2014年12月,中关村医院在业内率先引入由国药特博斯提供的医工服务模式,使得医疗设备管理进入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流程化的轨道。为了确保服务到位,国药特博斯提供驻场工程师在中关村医院采购办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提供强大的后续人员、技术、物料支持。
张宇告诉《中国医疗设备》记者,“与简单的第三方维修不同,这是一个整体化解决方案,提供的是包括采购、验收、巡检、保养、维修、计量检测、报废等各个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的闭环式管理体系。”
服务内容以日常巡检、定期保养维护为基础,以巡检、维护取代维修,最大程度发挥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故障率和耗损率,节约维修成本;以维修为保障,以协助医院甄别配件、验收设备为辅助,做到看好、管好设备。
“项目启动初期,我们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并且效果显著。”驻场工程师和医工对全院医疗设备、病床、UPS进行统计,将每台设备的技术信息记录在案,汇总成《北京市中关村医院设备手册》电子版和纸质版,其中包括了设备的照片、厂家、型号、使用日期及设备现状等18项信息。设备编码后科室报修程序简化,电子档案查找即时,第一时间定位设备、了解设备信息和运行数据,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这是医院建立的第一本内容详实、信息准确的设备管理手册。”
医工服务还协助医院完善了设备的验收流程,制定新的设备验收单和验收流程,强化了软件的验收和检测。张宇以超声的验收向记者举例:
厂家提供的设备安装报告仅填写设备序列号、哪些探头是保修范围内、保修起止日期及临床科室签字等。而新制定的验收单信息包括:设备的详细信息(厂家、型号、序列号、配件序列号)、设备相关资质(5 证1 授权)、详细装机单对比情况,以及设备的售后服务详细信息(设备厂家联系人,经销商联系人,售后服务联系人)等,最后是临床使用科室主任、厂家工程师、医院设备主管部门三方签字。验收单使用统一格式,后期管理中查找设备信息及设备报修都变得更加便捷。
同时,医工服务还对医疗设备的风险等级、使用年限、设备分布、产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数据分析,出具了分析报告,并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要求陆续开展了医疗设备的验收、巡检、保养、维修、固定资产管理和报废、计量检测等工作。
准备工作完成后,医工服务体系正式启动。
驻场工程师们协同医工一起主动承担设备清查、月度巡检、定期维护保养、对月度/季度/年度管理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对设备进行常规维修、监督设备厂家上门服务。同时对设备管理进行全过程记录、日常维修备件管理、设备技术档案管理等。此外,驻场工程师还要协助医院进行新设备验收、计量检测、旧设备报废技术鉴定、设备调配建议、采购技术咨询等,并定期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日常培训。
2015年全年,共进行设备巡检9152台次,巡检实时解决故障66次。大中型设备保养54次,小设备随修随保。设备维修1095次,其中复杂维修345次,涉及全院36个科室。病床维修100次。UPS维修2台,更换电池3台。协助验收新设备76台次。计量检测703台,其中院内检测657台,院外送检46台。
谈起这一年多的医工服务体系,张宇给出了六个字的评价:省时、省心、省钱。
“在没有引进服务模式之前,想要厂家修一台机器,排队就需要一个月。”说起过去的厂家维修,张宇连连摇头。而现在,中关村医院设备维修当日解决率高达78%,三日解决率91%,并且工作步骤也极为简化:报修—监管—验收,专业维修都交给驻场工程师去完成。谈到成本控制,张宇就更满意了,而更让张宇满意的是通过定期巡检、保养,设备故障率显著减低、维修次数减少,维修成本降低。“过去,设备的维修成本是逐年10%的上升,而引入医工服务后,2015年较2014年相比仅维修一项就节省费用38万元,现在医院已能轻松的做到设备运维费用的稳中有控。”
随着工作的深入,医工服务公司也得到了采购办及临床科室的信任,据采购办阶段性地从临床科室收集服务反馈问卷显示:目前临床科室对医工服务的综合满意度为92.4%。
在张宇看来,医工服务模式是一个可以复制的设备运维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它既满足了临床需求,又为医院节约了运维成本,同时还给医院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标准。这一新兴服务模式的尝试是医院后勤改革的创新,也是医院管理理念的突破和成功。
如今的他正在思索,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医工服务系统与医院现有的信息化系统连起来,数据共享,让这一平台和这张网覆盖医疗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