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
湖北秭归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袁 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
本文为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三峡库区秭归民间音乐的调查与保护传承研究”(项目批准号:15YJC760122)阶段性成果
湖北秭归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在积极地向前推进。通过田野考察得知,当地已有多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包括了民歌、民间歌舞、民族器乐和戏曲四大类。有多名传承人被认定为各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显示出秭归音乐类“非遗”已得到重视,同时也存在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秭归文化 湖北音乐
我国于2002年启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抢救与保护工程,2004年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此后以强劲势头实施这一宏伟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秭归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于2002年4月启动,并积极构建秭归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2006年6月,文化部发布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首批推荐保护项目共计501项,其中音乐类有69项;2008年6月,国务院发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其中音乐类67项——这其中便包括秭归民间音乐1项。笔者于2015年10月调查后了解,秭归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屈原故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等已经建成,同时有大量的工作者参与到挖掘和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来。秭归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也积极地向前推进着。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关于秭归民间音乐的研究,主要包括:袁玥的《浅谈“秭归花鼓舞”》和温中华、罗曲的《湖北秭归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舞”探析——以稠木树村为例》,针对秭归地区花鼓舞进行了研究;袁玥、郑承志的《浅谈秭归元宵花灯》则简要分析了秭归地区花灯的艺术形式。而秭归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类及其传承人的研究尚无人涉足,因此,笔者于2015年10月2日至6日赴秭归进行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调查,了解了目前秭归共26项各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走访了建东村、茅坪镇、杨林桥镇、沙镇溪镇和郭家坝牛岭村等5个代表性乡镇地区,采访当地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15人。本文对该田野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概述,拟对秭归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作些梳理。
秭归地属湖北省宜昌市,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是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库区首县。秭归是屈原的故里,又是三峡工程所在地,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经统计,秭归已成功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5项、市级项目8项和县级项目43项。其中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级名录的有1项,入选省级名录3项、市级名录4项、县级名录18项——共有26项(计重复项)。
表1 秭归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一览表
秭归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当地人民群众的劳动——在漫长的地域演变历程中,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文化得以繁衍,并流行于当地人民群众劳动和业余生活场合中,其历史久远、内容丰富,是当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秭归的民间音乐可分为民歌、民间歌舞、民族器乐和戏曲四类,在此对与其分别对应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做一介绍。
(一)民歌类
民歌类项目包括“长江峡江号子”、“薅草锣鼓”等。
长江峡江号子“长江峡江号子”收录在2008年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峡江”即“西陵峡”,整个峡区由高山峡谷和险滩礁石组成,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在三峡工程竣工之前,还是有许多人工船力在这一险恶江段运营。险恶的水势以及两岸陡峭的悬崖,使依靠人力推拉木船上行下走的船工们在这一江段闯过一道道的生死玄关。慷慨激昂的船工号子,如一声声穿云破雾的人声绝响,给世世代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丰厚的人文精神食粮。
为了战胜重重急流险滩,便于指挥,统一行动,振奋精神,缓解劳乏,船工在经年累月与急流险滩生死漩涡的搏斗历程中,相互配合,呼喊出种种动人心扉、直透骨髓的船工号子。为了使船工们在操桨划船的过程中适应各种险情急流、集中精力闯过难关,一套自成体系的“峡江船工号子”也在这一江段的船工们之中形成了。这种船工号子包括六个主要部分,分为上水号子和下水号子,其中:上水号子是以拉纤号子为主——船行上水时要扬帆、拉纤,船工们拉着纤绳,双手抓地,脚蹬石头,口里唱着“大坪大坝要合脚,石旮旯里各蹬各”,匍匐而行;下水时号子以推桡和摇橹为主,因为船顺流而下行驶时是不需要纤绳的。
这些号子或激越紧张、张力四溢,或轻松悠闲、写意无比,或高亢浑厚、雄壮有力,把三峡船工面对随时给生命带来生死考验的急流险滩、暗礁漩涡时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薅草锣鼓“薅草锣鼓”收录在2008年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其主要分布在杨林桥镇、磨坪乡、沙镇溪镇、归州镇、郭家坝镇、茅坪镇。这些乡镇多重峦叠嶂,海拔相差大,大小河流纵横,有“八分半田一分半水”之说,山地旱田较多。自古以来,农业即为该区域的主要生产方式,与农耕文明及其生产习俗紧密相连的薅草锣鼓因而得以世代传承。
秭归地区薅草锣鼓历史悠久,宋代《东坡集》中载:“余来黄州,闻黄人二三月皆群聚讴歌,其词固不可解,而其音亦不中律吕,但宛转其声往返高下如鸡唱尔,与庙堂中所闻鸡人传漏微似……土人谓之山歌。”“鸡鸣歌”的唱法,现在仍鲜活地保存于秭归薅草锣鼓中,由此可知它至少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另据《周礼·春官》载:“击土鼓以乐田峻。”郑玄注引司农云:“田峻,古之先教田者。”这不但将薅草锣鼓的历史追溯到了西周,还能从中看出:薅草锣鼓的起源与祭神有关,田峻就是农神;薅草锣鼓起源于农事;秭归属巴、楚文化发祥地,这里的薅草锣鼓跟我国其他地区薅草锣鼓一样已有两千年以上历史。
秭归地区薅草锣鼓原始质朴,起源于农事,与巴楚农耕文明紧密联系,并与祭神有关,是在巴楚文化融汇的大环境下形成的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民间艺术品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秭归历史传承遗留的宝贵精神财富,有很强的文化传播功能,为研究我国古代音乐及其发展、演变,提供了难得的材料。
(二)民间歌舞类
有代表性的民间歌舞类项目有花鼓舞、元宵花灯等。
花鼓舞“花鼓舞”收录在2006年宜昌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也称“打花鼓子”,是秭归民间最普及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一,因地域差异又可大致分为三闾花鼓子、茅坪建东花鼓、归州跳花鼓和水田坝花鼓子等各具特色的四大舞种。花鼓舞是秭归民间舞蹈的一种一直活跃着的主要形式,因载歌载舞、古朴诙谐而很受群众欢迎,常用于喜庆场合。“随着历史的发展,秭归花鼓舞在表现形式、表现内容、表现场合、表现方位上一直在不断发展,不断丰富。在表现形式上,由原始的群体表演发展成为可双人表演;在表现内容上,古时候主要是逢年过节祭祀神灵,每逢腊月三十、正月初九以及五月初五纪念屈原时,人们便自发地组织跳花鼓舞,后又发展到凡民间红、白喜事都组织跳花鼓舞。红事包括过节、结婚、祝寿、打喜、起屋上梁、满岁抓周、升学中举等;白事则专指老年人去世,实则当红事办。”①袁玥《浅谈“秭归花鼓舞”》,载《民族音乐》2010年第3期,第42-43页。
元宵花灯“花灯”收录在2012年秭归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农历正月十五,俗称为“元宵节”,也叫“灯节”,秭归各乡村、集镇都有组织花灯赛会的习俗,称“玩灯”或“闹花灯”。玩灯的准备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准备灯笼蜡烛;其二是整理花灯班子道具;其三是演员演唱和演奏技艺上的准备。表演时,主要演员随着乐器演奏或者灯班其他人伴唱而舞蹈,没有具体的戏剧情节。灯班伴唱是由一两人领唱,多人合唱,演员可插科搭白。歌唱时,演员动作缓慢,仅作摇头摆尾颠簸状。乐器停奏,歌唱两句,打击乐打一个短板,四句一个长板。乐器伴奏时,演员有大幅度舞蹈,表现小船的颠簸、起伏、行进、旋转、搁浅等多种状态。
(三)民族器乐类
民族器乐类项目以杨林堂鼓等为代表。“杨林堂鼓”收录在2006年宜昌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是秭归地区民间器乐曲的一个主要乐种,也是湖北省民间文化抢救保护项目之一。杨林堂鼓以杨林桥镇金竹园、响水洞等村为原发地域,辐射秭归县12个乡镇及其周边县乡区域。据《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记载,堂鼓属民间吹打乐,其乐器由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两部分组成。吹管乐器主要有唢呐、大号;打击乐器有大堂鼓、小堂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包锣、拍子等。杨林堂鼓一般由6人、10人或12人组成演奏队伍。演奏场合可分为三类:一是民间的红白喜事,二是迎神赛会,三是传统节日和一般的民俗活动。堂鼓分坐奏、行奏两种:一般情况下,摆两张八仙桌,座位是大堂鼓与大锣、小堂鼓成三角形在前,大号、唢呐相对排后,左是包锣、拍子,右为小锣、小镲;行走演奏时,位形是大堂鼓、小堂鼓于前,大号、唢呐在后,大锣、小锣居中。
(四)戏曲类
戏曲类以“建东花鼓戏”、“扭鼓子戏”等为代表。
建东花鼓戏“建东花鼓戏”收录在2013年湖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建东花鼓戏也称“灯班戏”,是秭归县特有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起源于秭归县茅坪镇建东村一带。三国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宜都,立建平郡,辖秭归等四县,郡治即在现茅坪镇;后晋灭吴,将郡治迁至巫山,将此地名为建东。起源于此地的这一剧种,便冠以“建东”之名。
建东花鼓戏起始于建东花鼓舞。建东此地东邻宜昌,西与秭归腹地隔了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新滩天险,交通不便,方言也与其他地方不同,唱腔有所区别。到清嘉庆年间,四川的梁山调传入秭归建东,艺人们学习和吸收了梁山调的唱腔和表演,并且采用了大量的剧本,使得花鼓戏这种形式从花鼓舞当中演化了出来。辛亥革命之后,建东花鼓戏得到了很大发展,由民间艺人武天阶、韩启大等组织的两大戏班,活跃在秭归境内及长江两岸多个地区。抗日战争时期,建东花鼓戏班逐渐衰落,韩启大为首的戏班在民间已失传。建东花鼓戏由丑、旦角二人表演,也可以多人演出,角色形象、衣着等方面较简单,主要反映载歌载舞、热烈欢快的场面,演出不受场地限制,深受秭归县广大群众的喜爱。
扭鼓子戏“扭鼓子戏”收录在2012年秭归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它起源于四川,20世纪30年代由回乡客传入秭归,经川剧演变而来。扭鼓子戏在民国年间盛行于童庄河流域,为说唱形式,倡导忠、孝、节、义,主要曲目有《韩湘子化斋》、《杨瞎子算命》、《何氏劝姑》等,曲调为吸取当地玩灯调后逐步改编而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部分领域,如口头文学、民间绘画、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一般是由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代代传递、延续和发展的。在这些领域里,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以超人的才智、灵性,贮存着、掌握着、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类别的文化传统和精湛的技艺,他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接力赛’中处在当代起跑点上的‘执棒者’和代表人物。”①刘锡成《传承与传承人论》,载《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30页。以传承人为核心的保护思想是“非遗”保护的内在要求,关系着文化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②
从2007年6月到2012年12月,文化部先后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有约两千人入选。其中,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超过半数。就秭归地区而言,音乐类“非遗”传承人分为省级、市级和县级三种级别。现将省市级的传承人统计如表2、表3(由于县级传承人的人数较多,不便于整理,暂未列)。
表3 秭归地区市级音乐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一览表
②参见代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传统音乐传承人》,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9页。
续表
经统计可知,秭归地区第一批省级音乐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有6人,第二批2人,第三批1人,共计9人,主要来自长江峡江号子和薅草锣鼓这两个传承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情况则是,第一批、第二批各有1人,第三批有4人,第四批有3人,第五批有5人,第六批有9人,第七批人数达到25人,共计48人。相关的项目主要是长江峡江号子、薅草锣鼓、杨林堂鼓和建东花鼓戏等四项。9名省级传承人同时也是市级传承人。
秭归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底蕴深厚,当下,以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目标,也正积极推进系列相关的工作——筹备建设一条历史文化名街(茅坪镇归州街),建设6个全省有名的乡镇传习基地(郭家坝镇牛岭村、九畹溪镇仙女村、屈原镇乐平里、茅坪镇芝兰谷、归州镇、沙镇溪镇),建设4个传习所(分别位于水田坝乡、杨林桥、梅家河乡、磨坪乡),创建36个特色文化村(社区),力争申报一到两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挖掘、利用、发展“屈原文化谱系”,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工厂、进景区活动;打造文化旅游融合精品节目,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挖掘“屈原文化”、“峡江文化”、“柑橘文化”、“三峡移民文化”的内涵,充分利用峡江船工号子、杨林堂鼓、秭归皮影戏、薅草锣鼓等秭归原生态民俗歌舞,以及屈原传说、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等国家级“非遗”项目,推荐优秀“非遗”传承人进驻景区,打造反映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充实旅游内涵,深入推进“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传统的依赖越发强烈,对传统的寻根意识日益浓厚。秭归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和传承人的现状表明,人们已经对音乐类“非遗”投以重视,但是,一些问题也摆在了人们面前——如传承人年事已高,亟须年轻一代接班;又如需要更大力度的政府资金支持等。笔者希望今后能对此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责任编辑:韦 杰)
袁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学和声乐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