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华,李德升
(1.宁洱县勐先镇农业服务中心,云南思茅 665104;2.宁洱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经作站,云南思茅 665104)
勐先镇蚕桑生产发展的思考
杨桂华1,李德升2
(1.宁洱县勐先镇农业服务中心,云南思茅 665104;2.宁洱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经作站,云南思茅 665104)
文章分析宁洱县勐先镇蚕桑生产发展现状,总结制约当地蚕桑发展的不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与措施,以期为当地蚕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蚕桑生产 制约因素 发展对策
宁洱县勐先镇位于县东南部,地处东经101°08′~101°21′,北纬22°49 ′~23°06 ′之间。区域总面积478.18 km2,现有耕地面积1 857.6 hm2。其中,水田829.67 hm2,旱地1 027.93 hm2。
勐先镇以畜牧业、烤烟、茶叶、蚕桑为主导产业。(1)畜牧业的大牲畜存栏6 294头、出栏740头,生猪存栏2.658万头,肥猪出栏2.531 2万头,实现产值2 302万元,同比增加101万元,增长4.6%。(2)茶产业种植面积2 159.2 hm2,毛茶产量达1 448 t,实现产值1 158万元,同比增加5万元,增长0.4%。(3)烤烟种植189.53 hm2,烟叶产量42.81万kg,实现总收入618.7万元,同比增加259万元,增长71.9%。(4)桑园79.57 hm2,蚕茧产量83.5 t,实现产值165万元,同比增加8万元,增长5%。(5)林业产值367万元,同比增加17万元,增长4.8%。
勐先镇从2010年开始发展蚕桑产业。其中,2010年种桑20.53 hm2,养蚕192.5张,收购鲜茧6 160 kg,平均单价35元/kg,农民收入21.56万元。
2016年,共种桑35.07 hm2,养蚕328.5张,收购鲜茧10 512 kg,平均单价38元/kg,农民收入39.95万元。由此可见,勐先镇每年发展的种桑养蚕面积和养蚕张数还较少,起步也比较晚,导致该镇养蚕规模小,农民收入低。
2.1 种蚕地块选择不合理
多数农户用山坡地种桑,山坡地肥力低,坡度大,排灌不方便,施肥不合理,桑叶产量低。
2.2 专业和规模化程度不高
目前,许多产业一拥而上,齐头并进发展,造成劳动力不够用,作物与作物之间争地矛盾突出,导致蚕桑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较低,许多农民顾此失彼,也是阻碍蚕桑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桑农文化程度低,科技人员服务不到位
勐先镇现有桑农中,80%以上是小学文化,有的甚至是文盲,导致他们只能进行简单的操作和粗放的管理,且科技人员的技术服务水平也不高。该镇农业科技人员基本上没有学过蚕桑专业,都是边干边学,因此,出现技术服务跟不上、不到位的情况。
2.4 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旱灾严重
勐先镇现有的桑园布局中,山地桑园约占总面积的60%,田桑面积约占总面积40%。由于全镇水利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从而导致大面积的山地桑园没有水灌溉,只能靠雨水浇灌,致使桑树不能正常生长,桑园的产量自然就低。
3.1 合理选择种桑地块
应选择坡度较平缓、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土壤偏酸性、有灌溉条件的地块种桑。
3.2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1)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基层乡镇的农业科技人员更应提高认识;(2)勤实践多锻炼。作为技术人员应深入生产第一线,经常到田间地头去服务,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3 加强宣传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桑农素质
由于桑农文化程度低,宣传培训应采用印发技术材料、播放技术光碟和参加现场观摩等最直接的方式,提高桑农的科技素质。
3.4 加强水利建设
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不断加强水利建设,增强抗旱能力,为蚕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5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桑农的扶持力度,切实减轻桑农经济负担的同时,还应多给桑农一些优惠政策,鼓励桑农和企业把蚕桑产业做大做强。
[1] 徐俊良.养蚕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 张继光,张静会,王有仙.加快永平县蚕桑生产发展的思考.云南农业,2009,(9):19
[3] 田洪云.蚕桑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