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学辉
(甘肃省临夏县土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临夏 731801)
日光温室冬春茬草莓栽培技术
石学辉
(甘肃省临夏县土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临夏 731801)
文章从草莓的种植条件、生物学特性、定植、定植后植株调整、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技术,并总结出有关日光温室冬春茬草莓种植的一些经验,仅供参考。
日光温室 冬春茬草莓 栽培技术 临夏县
临夏县草莓种植业正逐步形成规模化、标准化,但草莓对生长环境和栽培技术的苛刻要求,严重制约着该县草莓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此,通过3年的种植试验和示范推广,探索和总结出有关草莓日光温室冬春茬种植的经验,仅供参考。
1.1 需肥特性
由于草莓的根系是浅根性须根系,主要分布在地面以下20~25 cm的土层范围内。因此,在栽培之前,要施足底肥,但不可深施。
1.2 对温度的要求
草莓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地温大于10 ℃时,才可形成新根,气温大于5 ℃时,植株开始萌芽;植株生长适宜温度,白天为20~28 ℃,夜间为8~10 ℃。但花芽分化期,需低温阶段(5~20 ℃)。
1.3 对光照的要求
草莓喜光,且耐荫。但花芽分化期,需6~8 h的短日照。
1.4 对水分的要求
由于草莓根系浅,对土壤水分敏感,喜湿但怕涝。
1.5 对土壤pH值的要求
草莓种植对土壤pH值的要求6.5为宜。
根据草莓对环境的要求,在选择地块时,应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且前茬作物为豆类或非茄科类作物的地块为宜。先撒施“田野”有机肥(1 500㎏/hm2,N∶P∶K=8∶5∶2),发酵鸡粪2.25万㎏/ hm2,三元复合肥450㎏/ hm2(N∶P∶K=15∶15∶15)。用旋耕机将整片地旋平、旋细,然后按东西方向,用开沟机开沟起垄,两边作半垄2条(50 cm),中间作全垄5条(100 cm)。一般采用大垄双行栽培方式,垄面宽60~70 cm,垄高30~40 cm,垄沟宽30~40 cm,兼人行道。
选择草莓品种“红颜99”,将无病壮苗的根颈部与地面平齐,弓背向外达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让根系充分伸展开,栽后用力压实土壤,且幼苗要做到“随起苗,随移载”,并剪去部分黑色老根,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及生根剂进行蘸根。定植密度以株距20 cm,行距50 cm为宜,保苗9.9万株/hm2。
4.1 苗期管理
栽后浇1次透水。1周内一般早晚各浇1次水,以后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以利成活。浇水后及时检查,对淤心苗、露根苗、歪倒苗按要求重新栽好,并做好遮荫工作。植株恢复生长后,要及时浅中耕,去除枯、死、病残叶,对以后出生的茎,原则上全部去除。从定植缓苗后到覆膜前,可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预防1~2次。缓苗后及时铺设黑色除草地膜,打孔放苗,温度控制在25~30 ℃。
4.2 适时施肥
草莓从定植到开花需较多肥料,现蕾期、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始期分别施草莓专用肥或“田野”有机肥375 ㎏/hm2(N∶P∶K=8∶5∶3)或三元复合肥225㎏/hm2(N∶P∶K=15∶15∶15)穴施。成花期施肥原则上不喷,采用适N重P、K,必须保持合理的配比关系,以后每隔20 d随水交替追施1次。
4.3 植株调整
为了减少养分消耗,及时摘去老叶、病叶、匍匐茎、弱茎,叶片始终保持在6~8片,每个果穗留4~5个果实。若营养生长过旺,需喷施多效唑(PP333)生长抑制剂,促进生殖生长,使植株高度保持在20~25 cm。
夏季草莓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蚜虫及地下害虫。
5.1 灰霉病
主要危害果实,花瓣、花萼、果梗、叶片及叶柄均可感染。发病初期,先在果实基部形成淡褐色水泽状病斑,然后扩展为边缘棕褐色,中央暗褐色病斑,且病斑周围有明显的水泽状中毒状,最后全果腐烂,病部表面产生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地膜覆盖,避免果实与土壤接触;采用滴灌、满灌时切记水浸果实;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 000倍液喷雾。
5.2 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叶柄、果实、果柄等部位。该病的主要症状是发病部位出现一层白色粉状物。果实早期受害,幼果停止发育;后期受害,果面密布一层白粉,严重影响浆果质量。
防治方法:加强土肥水管理,防止长势衰弱;及时烧毁或深埋病株;用45%腈菌唑1 000倍液喷雾。
5.3 红蜘蛛
红蜘蛛的幼虫和成虫在草莓叶的背面吸食汁液,使叶片局部形成白色的小点,随后逐渐扩展,形成斑驳状花纹。危害严重时,使叶片成锈色,似火烧状,造成严重减产。
防治方法:及时摘除病叶和枯叶减少虫源传播;用1.8%阿维菌素1 500~2 000倍液或10%吡虫啉1 500倍液喷雾。
果实定个后,果面全部或大部分转为红色后,即可采收。分级包装后,即可上市,也可及时放入0~2 ℃的保鲜库进行冷藏,48 h后运输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