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解读
3.4档案信息化,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对归档文件、数据信息资源及档案进行采集、整合、维护、处置和提供利用服务的档案管理提升过程和工作方式。
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实现信息化就要构筑和完善六个要素的国家信息化体系。六个要素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后来又加上了“信息安全”而成为信息化体系七个要素。
中共中央办公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信息化最开始的进程就是从企业产品信息化开始,在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经营等多个环节中广泛利用信息技术。“企业信息化”不仅指在企业中应用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深入应用信息技术所促成或能够达成的业务模式、组织架构乃至经营战略转变,达成的新形态或状态。因而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
信息化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产物,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逐渐演进的动态过程。因此企业信息化在整个信息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企业档案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已越来越被人们接受。从上述中央文件和国家对信息化的定义中可看出,信息化是一个持续发展、进步、转变和提升的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已经逐渐形成和出现了新的工作模式。因此在这里根据企业档案工作的特点和任务,将档案信息化解释为“运用信息技术对归档文件、数据信息资源及档案进行采集、整合、维护、处置和提供利用服务的档案管理提升过程和工作方式”。
“提升过程”,表明运用信息技术形成、管理和利用档案,是一个发展、创新的持续性提升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与国家将信息化界定为“过程”、“进程”的表述相一致。
“工作方式”,表明这种技术的创新和进步的进程中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工作模式,使过去的几十年来所形成的管理惯例、模式、方法正在进行着根本性转变;同时也表明,信息化的持续推进过程,将形成一种区别于传统档案工作的管理理念、方法、技术、规则、流程的全新的档案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