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芳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人工湿地建设必要性分析
李晓芳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结合国内人工湿地建设经验,针对汾河干流水质现状,分析人工湿地建设对汾河水质的净化作用,根据汾河干流人工湿地现状,提出汾河干流堤内、堤外人工湿地建设规划。
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汾河流域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小于6m的水域。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有缓洪滞洪,防止土壤沙化,补充地下水,减少温室效应,滞留和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的作用。
根据调查统计资料,汾河干流自上而下共有排污口47处,年排废水量2.7亿t,排污污染源主要为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
根据汾河干流各断面水质现状监测资料统计分析可知,汾河干流符合各类水质标准的河长占总河长的百分比分别为Ⅱ类9%,Ⅲ类15%,Ⅳ类13%,劣Ⅴ类63%。由此可见,汾河干流水质污染严重。
通过分析可知,河流超标因子为氨氮、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以及部分断面砷、汞、铅和挥发酚。其中,氨氮在汾河全河段全部超标,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除汾河源头段和入黄河段达标外,其余河段全部超标。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在太原以下的中游段全部超标。砷、汞、铅和挥发酚只在中下游段的部分河段超标。
根据现有研究发现,不同的湿地植物对河水中不同的污染物去除效果不尽相同,因此,针对河流水质不同的污染物,通过合理设置人工湿地的位置、湿地类型以及不同的植物,可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河流水质净化效果。
根据汾河干流各河段水质分析结果可知,目前汾河接纳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全河段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针对汾河干流的污染性质,可参考北京龙道河,设置香蒲、芦苇人工湿地,对河流主要污染物,尤其是氨氮的去除效果稳定。
汾河干流从北至南纵贯太原、晋中、吕梁、临汾、运城5市,沿河两岸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利用河道地形,目前已建成了21.8km2的人工湿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提升了当地居民生活质量,其中堤外已建湿地4处,总面积1.8km2;堤内已建湿地蓄水区29处,总面积20km2,见表1。
表1 汾河干流现状水域湿地指标表
现有人工湿地对汾河干流的水质有明显改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废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大,河道内垃圾随意堆放,面源污染严重,河流水质不断恶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物在土体、水体中将不断累加,河流生态修复的成本和代价将会加大。
4.1 堤外湿地
规划目标:通过对汾河干、支流重点城市河段蓄水以及汾河干流大堤外侧低洼滩涂、鱼塘、沙坑等进行整修,修建一批能调蓄径流的“珍珠串”状水域,蓄滞洪水,充分利用雨洪资源,使洪水资源化,达到恢复河流水系、抬升地下水位、净化水质、改善水生态环境、增加渔业养殖以及丰富水生植物等目的。
在每个湿地蓄水区上游河道修建分洪闸,在下游修建退水闸,利用分洪闸,将洪水引入湿地蓄水区,蓄滞洪水,利用下游退水闸再退入河道。湿地蓄水区建设不仅可滞蓄洪水,而且可增补地下水,净化水质。
目前汾河中下游河道两岸原滩区约93km2的面积多为沙坑、灌木林、低产滩涂地,其地形高程与河道滩地基本持平或略低,只需将其局部修整,建设围堤即可形成一批能调蓄径流的“珍珠串”状水域,蓄滞洪水,充分利用雨洪资源,使洪水资源化,达到恢复河流水系、抬升地下水位、净化水质、改善水生态环境、增加渔业养殖及丰富水生植物等目的。在每个湿地蓄水区上游河道修建分洪闸,在下游修建退水闸,利用分洪闸,将洪水引入湿地蓄水区,蓄滞洪水,利用下游退水闸再退入河道。湿地蓄水区建设不仅可滞蓄洪水,而且可增补地下水,净化水质。
按行政区划及流域地形特征,规划堤外湿地沿汾河干流分为太原、吕梁、晋中、临汾、运城五大片区106处,湿地蓄水总面积93km2,总滞洪量7810万m3。其中,太原段9处,面积9km2;吕梁段6处,面积7.2km2;晋中段16处,面积15.3km2;临汾段61处,面积37.9km2;运城段14处,面积23.6km2。
汾河干流堤外湿地区规划指标见表2。
表2 汾河干流段堤外湿地区指标表
4.2 堤内生态蓄水湿地
规划原则:在汾河干流的城区和乡镇人口密集段,进行部分河道蓄水,形成宜弯则弯、宜水则水、宜自然则自然的生态型河道,改善生态环境;干流蓄水闸采用液压坝,运行灵活,不降低河道防洪标准,满足两岸的防洪安全。
汾河流域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省会太原位于汾河干流中游地区,为改善沿河居民的生态环境,提高居住水平,结合各地城市规划发展,在汾河干流规划堤内生态蓄水湿地工程12处,闸坝数量30座,面积25.1km2,蓄水量2874万m3。其中,太原段3处,面积6.53km2;吕梁段1处,面积0.93km2;晋中段3处,面积7.72km2;临汾段2处,面积1.71km2;运城段3处,面积8.21km2。
汾河干流堤内生态蓄水湿地规划见表3。
表3 汾河干流堤内生态蓄水湿地规划表
规划实施后,汾河河谷地带“珍珠串”状人工湿地工程的建设,将使沿线河流水质大大改善,再辅以其他水污染防治工程,汾河水质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河流、湖库水质满足各水功能区划的要求。届时,太原以下河段将消除劣Ⅴ类水质,恢复到地表Ⅳ类水标准,太原以上河段不低于地表Ⅲ类水的水平。在汾河流域自上而下将呈现远山绿黛、河水清清的美丽景象,流域生态环境较现状有极大的改善。
TV211.1+1 [
]C [
]1004-7042(2016)10-0012-02
李晓芳(1982-),女,200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水土保持与环境科学专业,工程师。
2016-08-07;
2016-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