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区外来务工人员代际差异视角下就业现状调查

2016-02-05 13:24:06俞春涛董世旸
魅力中国 2016年17期
关键词:务工人员代际新生代

俞春涛 谢 迪 董世旸

(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浙江地区外来务工人员代际差异视角下就业现状调查

俞春涛 谢 迪 董世旸

(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本文基于对浙江省部分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就业代际差异。本调查首先分别对两代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分布与工资情况进行调查,再对这些数据进行差异描述性分析;其次采取谈话交流独立样本,验证两代外来务工人员在工资待遇、兼业性、未来就业预期等方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两代外来务工人员在务工月工资收入、行业选择、外出务工主要动机、工资消费水平、务工困难原因等方面都存在不同。

外来务工人员;代际差异;务工市场政策;招工待遇

1 引 言

当今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年轻一代和年长一代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出生和成长的时代背景不同而具备了显著不同的个体人格特征。老一代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具备传统农民的特征。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其大多数人员从中小学毕业后或辍学后就直接流入城市务工,普遍缺乏务农经验。因而与其父辈在务工工资待遇、兼业性、工作经验、未来就业预期、流动动机与目的、务工渠道等方面形成较大差别。

2 外来务工人员基本就业情况调查

根据浙江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省5442.69万常住人口中省外流入人口有1182万,占全部常住人口的21.7%,其中经济活动人口的比重达82.8%。[1]本次调查的浙江外来务工人员界定为外省来浙江从事非农劳动的从业人员(简称“外来务工人员”),重点调查以体力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群体。主要采用调查问卷与面对面谈话的形式,辅以相关资料调查。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回卷337份,分别与三大行业主要从业人员与招聘人员进行了谈话访谈,获得了较为真实客观的调查数据。

在2016年这个时点上,可以将1985年及以前出生的外来务工人员定义为老一代外来务工人员,1985年以后的为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值得指出的是,此为动态划分标准,具体年份随调查时点变化。[2]

2.1 不同行业的两代外来务工人员人数比例调查

调查统计显示工厂制造业中老一代占比重56%,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达到了44%的比例。在服务业中新老两代人群中老一代占比重29%,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达到了71%的比例。在相对于高风险高回报同时要求高体力付出的建筑业,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所占比重仅26%,远低于制造业与服务业。

2.2 各个行业两代外来务工人员工资报酬调查

调查显示平均薪资水平从低到高依次是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造成这种薪资顺序的原因有许多,其中较为主要的有劳动强度不同、劳动力市场饱和程度不同、技能要求水平不同与工作稳定性不同。同时在其中也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制造业与服务业都是新生代工资平均高于老一代,而独在高体力要求与高回报的建筑业,老一代外来务工人员拥有更高的平均工资。

这个现象与建筑业特有的按天计资有着密切关系,经过调查,建筑工地上老一代外来务工人员日均报酬仅比新生代高出10%,而实际月工资老一代外来务工人员平均高于新生代33%,这表现了老一代务工人员相对更加适应高体力劳动,也更加吃苦耐劳,这与其拥有一定的务农经历与较为贫困的童年生活是分不开的。

3 两代外来务工人员常见群体差异

数据显示老一代外来务工人员除食宿外最大消费类型较为集中,主要是通讯上网,其次为交通,没有出现娱乐消费为最大支出的情况。新一代外来务工人员的最大消费类型表现较为分散,依次为娱乐消费、通讯上网与服饰,且各项所占比例较为接近。以上情况不难看出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消费更具有多样性,对生活质量追求也相对较高。

在整体消费消费水平的调查中,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老一代外来务工人员每月除房租外总消费金额为1000以上的占调查人群的56.56%,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则占到了83.33%。

3.1 外出就业的动机与初次外出就业渠道差异

传统研究认为,农民符合经济人的假设,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务工,是以家庭收入最大化为最根本的动机。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外出就业动机主要是满足家庭需要的占了 28.57%,满足自己需求的占了52.38%,更好的发展空间为14.28%,为了和熟人一起工作的占了4.77%。其中“和熟人一起工作”这一选项是来自被调查者自行补充的其他项,共两人,一人为和亲属一起工作,另一人为与朋友一起工作。反观老一代外来务工人员,其外出就业主要动机是满足家庭需要的占了86.66%,满足自己需求与更有发展空间仅各占6.67%。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多元化的外出务工目的意味着招工单位不能再简单的把高工资与人才划上等号。同时外来务工人员在选择单位就业时也会受就业目的影响,优先考虑实现自身期望的岗位工作。[3]

3.2 受教育程度差异

在教育程度方面,两代人最主要的差别在于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有33.33%接受了职业技术教育,其人数比例为老一代的 10倍,这个成果与 21世纪以来我国大力推行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是分不开的。而无受教育经历的情况也在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中大大降低,由原来的30%下降到4.17%。

3.3 工作稳定性差异

经过调查我们得知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很大,而新老两代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停留的时间长短也有较大不同。。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往往拥有更短的工作持续时间,跳槽的频率大于老一代外来务工人员。

在对两代外来务工人员换工作原因的调查下,我们也发现了工资太低是两代人共同的主要跳槽原因,而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在工作量过大与缺乏上升空间两方面原因的比例远大于老一代外来务工人员。

3.4 职业回报期望差异

两代务工人员对于各自职业回报期望也存在较大差异。

新生代在好的社保待遇方面的选择要低于老一代务工者,而新生代外来务工者有16.67%选择了更广阔的上升空间,这也体现了新生代务工人员更富有冲劲的群体性格。

[1]黄建生.浙江省 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R].浙江:浙江省人口普查办公室,2012.

[2]段成龙,马学阳.我国的农民工代际差异状况分析[J].劳动经济评论,2011,(00).

[3]江瀚,王春超.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偏好选择的作用机理[J].学术界,2012,(03).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代际新生代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云南画报(2022年3期)2022-04-19 11:15:48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24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4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现代装饰(2018年5期)2018-05-26 09:09:23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中华诗词(2017年3期)2017-11-27 03:44:21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