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诗扬 任 葵
平原河道治理中的风景园林设计浅析
杨诗扬任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景观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平原河道的功能并不仅仅局限于运输、防洪等,也承担着丰富城市景观的重任。将河道与周围的区域合理利用、规划,可以为人们提供最宜居的生活环境。
近年来,河道的治理已从过去满足防洪除涝要求向综合治理、美化绿化转变,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河道整治还没有形成与周边环境的有机协调。特别是平原河道滩地广阔,有较大的空间可以布置绿植、景观小品等;而土地资源的珍贵,使河道线性条带状的滩地需要被充分利用,更兼有临河滨水的优势,是建设风光园区带、休闲景观区的重要区域。
充分利用沿河道的线性条带区域,布局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河道土壤条件以及河道的防洪标准进行整体规划。
首先,结合河道各季节水位的变化,在植物布置方面做到错落有致、高低分布。植物的选择应当考虑各季节呈现出的景观因素,最重要的是要选取亲水、耐淹的植物,保证植物不阻水,发挥河道防洪的基本功能。
其次,平原河道及滩地的景观治理与普通的公园、风景区建设存在着差别。进行河道边整治过程中,由于水利工程功能性的限制,无法在设计中加入亭台楼阁等标志性建筑物,但设计者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河道及水利工程建设加以修饰,使现有资源与景观充分融合。一份优秀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案应当有其鲜明的特点,这就需要设计者对河道和城市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结合当地历史文化,使设计方案具有良好的整体感和自身特色。
最后,设计要讲究“以人为本”,风景园林的设计并不仅仅是对景观的外观有着严格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平原河道边的风景园林规划,可以满足多样的不同需求,这需要设计者对城市的人口结构以及现有公园、景观等有深入了解。如城市缺少供市民散步休闲的场所,就可以布置绿道,为人民提供一个亲近舒适的空间;如需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活动的场所,就可以设计游乐活动区域;如果城市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就可以将历史文化结合进景色,打造主题公园,让更多人了解这里的文化。
1.江苏南京秦淮河
背景:历史上,秦淮河是南京重要的军事屏障,也是其水上交通要道和城市给排水系统。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实施《首都计划》对秦淮河进行治理,奠定了现代南京城市的格局、功能分区、道路系统、公共建筑等。由此可见秦淮河在南京发展中的重要性。至今,秦淮河的每一步发展,都对南京产生重要的影响。
措施:新中国成立后,分五个阶段治理秦淮河流域。前期的治理只是单纯解决流域的洪涝抗旱等问题。到了后期,对于秦淮河的建设,围绕着景观的规划展开,其中第三阶段是“十里秦淮风光带”建设,提升和改造内秦淮河及两岸环境和建筑的文化内涵及品位;第四阶段是建设亲水平台、植物造景、文化展示等;第五阶段是正在兴建的秦淮东河,建成后将形成不同特色的河流景观,为秦淮河流域大旅游格局的形成打下基础。
分析:秦淮河承载了六朝十代厚重的历史文化,在中国很难找到像秦淮河这样的河流,独特的背景,奠定了其两岸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对城市发展及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南京的发展与秦淮河的治理密不可分,秦淮河流域河网水系的规划与河岸的美化,是南京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秦淮河不仅是南京形象的代表,也是城市历史的缩影。如今的都市高楼林立,秦淮河依然为市民提供着亲近自然的空间。夫子庙段秦淮河边,独具风格的建筑也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南京的一张名片。因此,在进行河道治理风景园林设计时,可以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因素,赋予河道独特的风格。
2.浙江杭州钱塘江
背景: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时的省名来源。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每当涨潮时期,都会引来众多游客,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因此,对于钱塘江两岸的治理、风景园林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措施:钱塘江两岸的水泥堤坝被高高建起,并在堤坝上高高围起了栏杆,作为游客的观赏平台。沿江开挖平行于江面的生态水系,建立连续的绿道和蓝道网络,形成连续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公园被溶解入社区中,成为城市的生命基质。
分析:目前钱塘江两岸大堤采用水泥护堤,但从风景园林设计的角度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案。水泥让河流丧失了其丰富的自然形态,拉开了人们与河流的距离。在满足河道防洪的同时,风景园林设计也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需求。钱塘江新区的设计方案对此现象进行了优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亲水的机会。
从以上的案例不难看出,结合平原河道的治理进行风景园林建设已成为一种趋势,各地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仍存在一些缺憾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实践:
(1)很多河道的风景园林建设千篇一律,没有根据特定的河流和自然条件提出特色方案。风景园林贵在特色,可以考虑以一段河道为单元设置一个园林主题,中间辅以连接段有机组合起来形成大的文化主题和功能主题。
(2)目前大多数河道治理仍没有解决好水利工程如堤坝、穿堤涵闸、跨河闸坝与景观园林的结合和协调,需要在今后的景观设计方案中将水利工程作为园林建筑的一部分进行统筹考虑,有机搭配景观要素。
(3)很多河道的园林景观建设和河道治理设计、建设不同步,相互之间功能要求不够协调,造成园林景观的维护和河道的运行管理出现矛盾甚至损害,需要在前期规划中加强协调■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210095淮河水利委员会23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