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几点思考

2016-02-05 22:44董杰张世聪
祖国 2016年13期
关键词:逻辑文明特色

文/董杰 张世聪

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几点思考

文/董杰 张世聪

2015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全文印发了我国生态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就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任务书和路线图,从整体上搭建了一个系统框架并作出了详尽规划。《方案》的提出,顺应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要求,符合增强生态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任务,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也是坚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举措。

思考一:《方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补充、完善乃至创新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包含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建立在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上的其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同时,也部署了包含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战略格局。遗憾的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领域改革与建设并未有一个系统完整的顶层设计。而此次《方案》的出台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白与缺憾。我们看到,《方案》既有包含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宏观制度层面在内的顶层设计,也有包含积极开展试点试验、加强舆论引导、加强主管部门和单位督促落实等在内的具体微观实践。单就《方案》来看,其本身就是一个关于生态领域改革与建设的系统安排与制度架构,它开启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绘制了具体蓝图;同时,《方案》作为生态领域的顶层设计,也完善、补充甚至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使“五位一体”的战略格局真切得到贯彻与落实,也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加全面和系统。

思考二:《方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两大逻辑

首先,纵向发展来看,《方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逻辑。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制度选择上先后经历了古时的封建主义制度、旧时的资本主义制度、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当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且每一次制度选择都和前后的制度存在着一个逻辑上的联系(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外,之前的制度都为接下来的选择提供了经验教训),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方案》作为生态领域改革与建设的顶层设计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符合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传统社会主义下的生态建设方面的不合理发展与制度安排是促使《方案》出台的主要原因,因为我们生存其中的生态环境已经慢慢不适应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果放眼中华大地上下五千年,我们会发现其实传统社会主义下的生态理念和生态建设较之前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就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制度变迁历史中形成、发展变化一样,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也有其独自的历史发展逻辑。欣喜的是,《方案》的出台让我们看到了这一问题符合逻辑规律的一面。这样看来,《方案》不仅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逻辑,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逻辑。

其次,横向内部探究,《方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的体制机制等构成,从上而下、由里到外呈现出一个层层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如果我们用三维视角来仔细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我们会发现其在形成根本制度的基础上来不断建构和发展一些基本制度(比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生态制度等),最后再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变化来不断补充、完善乃至创新各项具体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等,这充分体现了一个有机整体由高到低、从宏观到微观的建构理论与模式。《方案》也是如此。《方案》整体由56条共计10大部分组成,包括体制改革的整体要求、三个体系、五个制度、一个保障,且每个大部分下面又详细规定了一些具体的机制、法规、要求与措施等,这也体现了一个系统整体的高、中、低或者说是宏观、中观、微观的结构层级与发展模式。从这个意义上看,与其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生态文明改革与建设的顶层设计——《方案》的整体构架,不如说是两者都符合了系统有机架构的合理要求与逻辑规律,甚至可以说《方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逻辑的具体体现与反映。

思考三:《方案》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源自制度选择后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和原则与时俱进地坚持、完善和创新相应体制和机制后合理制度体系的有机良性运转,是一种制度自身的健康发展与进步,是一种制度自觉后的内生力和凝聚力,也是一种制度习惯下的驱动力和影响力。60多年来,从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到结合时代与国情情况下创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路走来无不显示出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的信心与笃定。其间我们也走过很多弯路、经历过很多挫折与考验,但是在中国共产党及全国人民的制度自觉与制度坚持中,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机遇下,我们还是与时俱进地创造出了更适合我们这个国家与民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试问,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自信,社会主义在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东方大国还能屹立不倒并迸发活活生机吗?其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提出及不断发展创新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有力回答;而《方案》的出台,则是这种制度自信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有力体现。上到宏观制度设计,下到微观具体机制及法规的制定,从国内到海外,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透露着党和政府对于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意志、坚定信念和高度自信,而这种信念和自信正是来自于广大民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有力支持与认同,这就是制度自觉后的内生力和凝聚力、制度习惯下的驱动力和影响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方案》的出台很好地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思考四:《方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国际责任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我国近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已经得到大多数国人乃至世界人民的广泛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超越传统社会主义制度之上的、更符合我国国情、更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更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更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新型社会主义制度设计与安排。“十二五”行将结束,“十三五”即将到来,在包含“绿色化”在内的新型“五化协同”的要求下,在“转结构、改方式、促发展、要效率、提民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理念下,在建设“美丽中国”及“不要金山银山、只要绿水青山”的美好愿景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应人民心声印发了《方案》,切实履行了“做负责任的政党和政府、促民生、改善生存环境”的承诺。衣食无忧的国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创新中享受着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幸福感。

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在出于一己私利的西方大国互相推诿、惧怕承担国际责任的情况下,我们党和政府在国人的支持下从人类福祉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的高度出发,本着为世界人民负责的理念与宗旨适时喊出了我们的口号——《方案》。这体现了一个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的大国情怀,也体现了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国家的国际责任。

我们的努力和付出不止这些。2015年6月30日,我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提出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60%—65%。这些举措无不说明我们党、政府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决心和勇气,而作为这种决心和勇气的顶层设计与有力保障的《方案》的出台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国际责任。

(作者单位:董杰系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张世聪系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猜你喜欢
逻辑文明特色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特色种植促增收
请文明演绎
创新的逻辑
漫说文明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对不文明说“不”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