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就是粮食

2016-02-05 21:27吴骏柴林
琴童 2016年10期
关键词:有助人类技能

吴骏 柴林

音乐就是粮食

吴骏 柴林

谈到音乐,常有人说:“等我先吃饱饭,再去学。”在中文里,“吃饭”经常代指生存需要。民以食为天,“吃”的正当,似乎不可辩驳。但是,让我们认真推敲一下,“先吃再学”的观点可能暗含哪些假定,它们是否成立。

一、假定:音乐是个人的娱乐或技能

不完全。音乐在个人娱乐和群体活动中都起到作用。音乐既属于个人,也属于群体。

《牛津英语字典》1989年第2版第5卷解释,音乐是“关于声音的组合,着眼于形式美和表达情感的艺术”;洛桑大学终身教授让·莫利诺说,音乐是“一个总体的社会事实(a total social fact)”。从这两点出发,讨论音乐的价值,应该更多地站在人类群体的角度看审美,看社会情感,而不是从个体的角度看生存。我们要告诉孩子:“独乐、众乐都需要。提高自己的技艺也是为了更好地和他人分享”(请参看本刊2014年第11期《学琴到底为了谁》一文)。

二、假定:事情要分出先后

不一定。

在某些情境中,例如某时某地某人处于饥饿中,“吃饭”自是第一优先;对人的一生乃至整个人类而言,这个“先后”的问题并非一直是紧迫问题。人们一边满足生理需求,一边进行各项文化活动,包括音乐活动。请对您家里的小琴童说:“吃太饱会影响练习,可以练完琴继续用餐。”

三、假定:没有物质条件,就没有精神享受

相近的说法有:“等我有钱了,再玩这些高雅的东西。”

完全错误。

人们一直在同时追求物质和精神享受,两者不是黑白对立、非此即彼、“谁是条件,谁是结果”的关系。它们类似同一块硬币的两个面,无法独立存在。我们不可能把音乐从人类的生活中剥离,就像我们不能抽走人的情感和对美的需求。

在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高层次需求也不是以低层次需求的满足为必要条件的。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貌似“高大上”——是高层次需求,却恰恰为生存竞争中的人提供了庇护之所。

举两个极端的例子:有犹太人在集中营里秘密传唱《达豪之歌》;泰坦尼克号下沉时,有支乐队在演奏。这些说明,音乐铸成的武器不一定让我们赢,但能帮助我们带着希望战斗下去,或者带着尊严离开。并且,物质越匮乏就越需要精神,而音乐是精神力量的一个来源。

“吃饭在先”还有道德风险。就像越吃越想吃,人的物欲是无止境的,“充足”的标准也难以设定,而且还会因为贪欲的膨胀而不断提高。假使一个人(或一群人)设定“等物质充足再……”,他们就可能永远不会去追求精神方面的东西,而是不停地追逐生理愉悦。结果是,“以后再做”变成了“永不再做”的自欺欺人。为了降低物欲把自己降格为动物的风险,富有远见的人采取的社会生存策略是同时摄取精神和物质食粮。

四、假定:音乐不能帮助生存

相当于说:“音乐又不能当饭吃。”

错。

吃饭和音乐同是人类繁衍的手段。既然两件事情有共同的生物学目的,何必对立起来呢?

首先,在人类的繁衍中,音乐直接起到作用。人们经常借助音乐结成伴侣,直到现在,我国一些地区还有唱歌相亲的习俗;而没有音乐的婚礼简直是灾难现场。再如,世界上大多数摇篮曲都很相像,也许从远古时代起,母亲们就自然而然地从她们的母亲那里学会了摇篮曲,用于安慰烦躁不安的孩子,同时避免过多的啼哭声干扰家人的休息。

很多家长说“我希望我的孩子通过学琴增加气质”,希望用音乐培育更优秀的后代,这也隐含了一点生物竞争的意识,是正当的,但如果把音乐当作孩子社会竞争中胜出的手段,也有危险。

其次,音乐有助劳动(例如劳动号子和采茶歌),有助群体的协作和组织(例如军乐),而劳动和抵御入侵都有助繁衍,所以音乐有助繁衍。这是简单的推论。

第三,即使不从事音乐职业,音乐技能也能改善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几率。大量的研究证明,学音乐能促进儿童学习多项技能(例如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运动能力)。尤其是信息时代里,机械、简单重复的工作多由机器代劳,创造力、想象力、审美力愈显珍贵,这正是艺术教育(包括音乐教育)的优势。总之,家长可以帮孩子借助音乐去学习很多技能,去提高“找饭吃”的能力。

五、假定:学音乐成本太高

相当于说:“我们经济困难,还是不要学音乐了。”

作为事实,有时存在;作为假定,也可以理解。但如果真心爱音乐,请考虑次优选择。

例如,乐器买不起,还有零成本的乐器——嗓子;教师请不起,可以部分自学;演奏学不起,可以自学欣赏;现场音乐会听不起,可以听唱片。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教育有“温和适度、具备可能”的边界。在这些边界之内,我们能做很多事情,把丰富的体验当作学音乐的目标,不必追逐教育的“高消费”,不必把所有关注放在提高个人的表演技能上。同时我们期待国内倡导音乐教育的意识和行动越来越多,推动儿童音乐教育的成本逐渐降低。

六、假定:学音乐就要当音乐家

相当于说:“音乐是那些准备当音乐家的孩子学的,但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要忙于谋生。”

似乎只说对了1%。因为最初学音乐的,大概只有1%最后选择了音乐职业。据美国1997年的一项盖洛普调查,53%的12岁以上的美国人是或者曾是“音乐制造者”。在此意义上说,绝大部分学过音乐的美国人都是失败者吗?其实,不能用成败或输赢去看待“学音乐”,因为99%的人不会成为职业音乐家,肯定要“失败”。我国也类似,绝大多数人是把音乐作为爱好学习。基础段的音乐教育是中小学的必修课,目的是培养少儿基础的音乐能力和素养,希望他们终身爱好音乐。

有的家长起初想让孩子做舞台上风光无限的演奏家,后来发现投入巨大、竞争激烈、希望渺茫,于是对音乐教育产生了疑惑、抱怨甚至憎恨。这时,如果把着眼点从一时一地转移到孩子的一生,多想想音乐的无形和终身受益,就会多一份平静和友好。

结 语

藏在“先吃饭再学音乐”后面的6个假定,或难以成立,或部分成立。嘴巴既用来吃饭,也用来唱歌,人体就是乐器。如果人是低等动物,很多事情包括吃饭都比音乐重要,但人类同时具有社会属性,音乐(推而广之,艺术)也是人类的食粮之一。吃饭重要,音乐也重要;生存重要,艺术也重要;无需在头脑中把它们割裂和对立起来。就像作家F·S·菲茨杰拉德说:“对一流智力的检验是头脑中同时持有两个相反的思想并保持运转的能力。”

音乐是人际纽带和文化桥梁,是对抗生存焦虑的尖端武器。除了地球上饥饿线以下的8亿人暂时以吃饭为优先,其余所有家庭都应该把音乐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尊敬的读者,假使您脑中还藏着“一切为了混口饭吃”思维定式,或许现在该清扫一下了。

猜你喜欢
有助人类技能
高级技能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这三种食物有助修复胃黏膜
饭后一根香蕉有助降血压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
画唇技能轻松
拥抱有助抗流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