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程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 401520
从归化和异化角度浅析《名利场》杨必译本中对文化承载词的处理
李成程*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401520
《名利场》原著承载的大量文化因素,杨必的汉译本中通过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对其进行恰当处理,这对研究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传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名利场》;文化;归化;异化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典型特征,势必成为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障碍,译者在处理文化差异时的两大常用方法为归化和异化。笔者从文化翻译角度对杨必女士翻译的《名利场》进行解读,以期让读者意识到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上的重要性。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有其特殊文化价值的符号系统。翻译不仅是语言的释义也是文化的传递,因此,译者在翻译中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文化负载词,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
Lawence Venuti在其《译者的隐形》(1995)一书中明确将前者称为“异化法”,将后者称为“归化法”。异化法要求译者以尽量保留原作的表达方式和文化特色为倾向,为译文读者呈现异国情调。归化法允许译者一定程度地发挥再创造能力,把源语本土化,减少目标语读者的陌生感。
(一)归化
在翻译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一些概念、双关语、典故时,译者时常绞尽脑汁,因为直译很可能造成译文的晦涩,读者无法理解。这时,如果能够在目的语中找到与之意义相符、意境相似、文采相当的表达法,就可以使译文简练生动地再现原文神韵。
1.In Which Captain Dobbin Acts As the Messenger of Hymen
译文:都宾上尉做月老
分析:原文是第20章的标题。在希腊神话中,Hymen(许门)是婚礼之神,负责婚礼事务。如果将“the Messenger of Hymen”直译为“许门的使者”,若不加注解,势必造成中文读者的误解,但加上注解,对于一个标题来说又显得冗长。杨必女士将其归化译为“月老”,不仅简洁,而且可谓是中国文化中恰好与Hymen相对应的媒神,还原了原文的暗喻手法,一语中的。
2.And on her side,gentle thoughts and simple pleasures were odious to Mrs.Becky,they discarded with her;she hated people for liking them;she spurned children and children-lovers.?“I have no taste for bread and butter.” she would say,when caricaturing Lady Jane and her ways to my Lord Steyne.
译文:蓓基不耐烦忠厚人,讨厌家常的乐趣,因为这和她格格不入,谁喜欢这一套东西的少不得也要遭她的白眼。譬如小孩子和喜欢小孩子的人她就恨不得一脚踢开。她对斯丹恩勋爵模仿吉恩夫人的举止,故意夸张她种种可笑的地方,而且每次总加上一句:“有些人乏味的像白水煮豆腐,我可不喜欢。”
分析:这段话反映了蓓基的态度。对英语国家的人而言,“抹黄油的面包片”是非常普通的日常食物,如果直译成“我对抹黄油的面包片没有胃口”,虽然不会造成太大的理解困难,但是结合上下文,这句话传达了蓓基的一种厌恶情绪,直译显然不能将其表达出来。所以,译者选择了中国比较清淡的家常菜“白水煮豆腐”替代它,暗喻蓓基眼中的“乏善可陈之人”。
(二)异化
由于文化差异,采用异化翻译法翻译出来的文本通常会让译本读者产生艰涩难懂的感觉,但是异化翻译法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译者态度鲜明,以让译文读者感受原汁原味的“外国风味”为目的;二是源语文化的某些特殊语言习惯随着时间的迁移在目的语国家的大众文化中有了一定的接受度,无须再进行归化处理。
1.She had previously made a respectful virgin-like curtsey to the gentleman…
译文:她先前已经斯文腼腆的向那位先生行了个屈膝礼……
分析:“Curtsey”,意为“屈膝礼”,是欧洲传统的女子礼仪。行礼时,含笑低头,双手两侧提裙,右脚放在左脚后面几英寸处,依靠在脚掌上,屈膝时,膝盖向外弯曲,而不是向前,同时保持背部直立。中国为礼仪之邦,“屈膝礼”虽然和中国女子的传统行礼方式有差异,但直译并不会对中文读者产生阅读障碍,反而能够让译语读者了解西方礼仪,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2.For the affection of young ladies is of as rapid growth as Jack’s bean-stalk,and reaches up to the sky in a night.
译文:小姑娘们的感情滋长得最快,像贾克的豆梗一般,一夜的功夫就直入云霄。
注释:穷苦的贾克得到许多仙豆,第二天起身,发现撒在园里的仙豆长得直入云霄。贾克攀附着豆梗上天,碰到许多奇遇。
分析:这句话描绘了爱米莉亚对蓓基的喜爱之情疯涨。“贾克的豆梗”是一个文化典故,母语读者一看皆懂。为了把这个特殊的文化信息传递给的语读者,杨必女士采用了“直译+脚注”的方式将此典故介绍给中国读者。
在翻译中,如何处理文化承载词是个需要再三思虑、权衡取舍的议题。译者应该注意提升自身对母语国及源语国的文化修养,综合归化法和异化法的翻译策略,在翻译用词的选择上提升准确度,以期达到语言意义上和文化意义上的最大等值。
[1]Thackeray,William Makepeace.Vanity Fair.Xi’an:World Book Publishing House,2010.
[2]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6.
[3]Bassnett,Susan.Translation Studies.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1980.
[4]杨必译.《名利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李成程(1991-),女,重庆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H315.9;I046
A
1006-0049-(2016)15-01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