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新模式研究*

2016-02-05 11:58:22牟海涛
山西青年 2016年15期
关键词:日语技能教学模式

牟海涛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新模式研究*

牟海涛**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在我国,目前很多高校的日语教学仍然以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特点等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这样既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无法提高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因此,本文着眼于基础日语课程,通过实践教学及理论研究来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模式,这不仅对培养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还能很好地适应信息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我国日语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

学生;主体;基础日语;教学新模式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中日经贸关系日益密切,文化交往活动日益频繁,人才需求的变化对日语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企业需要的日语人才既要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又要有熟练的实践应用能力,即语用能力和行为能力双优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日语教育已不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而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教育。

一、课程定位及教学内容改革

《基础日语课程》是为日语专业一、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它包括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两个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传授系统的语言基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意念等),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丰富文化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日语打下语言基础。

(一)精选基本内容,增加实用性强的知识

针对外语学习实用性强的特点,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倾向于选择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改革原有的陈旧、与实践脱轨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做到内容新颖、方法多样、实用而具有现代气息,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

(二)增加社会、文化方面知识,突显专业特色

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充分把握语言的使用场合和使用方法。在教学内容上,我们还适当增加经贸、实务等方面的知识,突出本专业特色,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紧密联系实际,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

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语言也是在不断地更新、变化。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书本中的基本内容外,也注重增加一些与时俱进的新颖内容,将信息同步地传达给学生,从而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

二、转变教师角色,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一)角色定位

有人说讲课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演。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主持人、演员、厨师、朋友。以往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人才培养需要,教师也不再是一个人“作战”,而是一个引导者,组织和指导学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如何将“表演”变成“导演”是我们大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结合在日本教学现场的执教经验及我国现阶段日语学习者所存在的听说能力低下的问题,笔者认为日语课堂的引导者即教师,首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一般在日语入门阶段之后,课堂语言应尽量做到是全日文授课,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90后的新时代群体,用原有老套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吸引他们,很难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单词及语法讲解时,所列举的例文需经过仔细考量,不仅符合语法规范,还要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教学模式

1.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要上好一门课,教师还要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配合着教学语调、手势等解释要点,尤其是在外语课堂教学中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们倡导外语教学采用直接法,即外语进外语出,也就是说很少使用母语,直接用外语授课。这种方法实施的难度就是教师如何使用适当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将新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要做一名合格的演员,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有效地将要表达的意思演绎出来。

在《基础日语》实践教学中,为突显外语教学特点,应更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场景式教学、学生主导式教学等全新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个体的多样性特点,适当采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将音声、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运用到课堂中,丰富教学内容,同时适当运用网络同步的教学手段,将日本新闻中热点问题与课程内容相结合,进行分组讨论,集中发表。这种研究性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口头发表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还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提高教学技能,丰富课堂活动

教学技能包含演示技能和互动技能两方面。演示技能即感官性聚焦、案例公式呈现、实物教具展示。在基础日语教学中常被应用的是感官性聚焦技能(即使用一些刺激物,如图片、模型、幻灯片、在黑板上写信息等方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实物教具展示技能。互动技能方面主要表现为:表达热情;表达关怀;激励学生;寻求共鸣;监控;提问;组织活动;反馈点评;幽默;培养批判性思维。其中的后两项是我们很多课程中

多欠缺的。“幽默”是指使用有趣的行为语言,产生活跃气氛、引发笑声的效果。虽然有时也会采用其他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但是怎样使用幽默还是有些难度,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学习一些能产生幽默效果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来完善课堂教学。“培养批判性思维”是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他人观点的能力。这一方面,学生还处于被动状态,未能就一个问题进行辩论式探讨,今后在《基础日语课程》中应结合学科内容将此互动技能应用到课堂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其次,丰富课堂活动方面,笔者在《基础日语课程》教学中借鉴在日研修期间习得的日本语言教学模式,试结合学生多样性的特点展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探索。将以前的应试教学与应用型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采用启发式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课前演讲,师生互动问答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创新能力,收到很好的效果。以2012级学生为例,大二上半学期课前增加5-10分钟的日语演讲活动。首先,给出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演讲话题,自拟题目撰写演讲稿(小作文)。其次,建议学生在演讲时采用多种形式。通过示范和引导,多数学生采用了多媒体手段,结合所讲内容事先做好PPT课件,在此过程中,锻炼了学生计算机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和资料搜集能力。还有的同学发挥自己的专长,用手绘画及舞蹈等多种形式进行演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下半学期则侧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课前活动形式转变为介绍日本文化。通过一年的课前活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主动性也有明显提高,使每个人都能尝试当课堂主人的感觉,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此同时还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借鉴日本的研讨式教学方法,这样更有助于我们推进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

三、结语

由此可见,教学改革核心是课程,重点是方法,关键是教师。基础日语教学模式改革主要方向是把课堂交给学生,把灌注变为求知。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主线,以育人为主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地参与到课堂,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使学生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提高听说读写译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向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的高级日语人才。

[1]邱杰.日语精读课多媒体教学实用性及运用方式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98-101.

[2]江俐.浅谈基础日语教学方法改革[J].教育经验与德育园地,2012(2):51.

[3]张晓希.日语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

[4]修刚.中国高等学校日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5):15-19.

[5]奚晓宁.关于高校日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5:2(1).

[6]杜晓丽.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日语课堂教学方法实践与探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2):78-79.

H36

A

1006-0049-(2016)15-0021-02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5年校级教改课题“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研究——以日本FD制度为视角(编号2015XJJGZXXM09)”以及辽宁省“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2015年度立项课题“基于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FD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WYYB15017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牟海涛(1984-),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日语系,讲师,日本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济大学日语语言学硕士,主要从事日语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日语技能教学模式
高级技能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32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拼技能,享丰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0
画唇技能轻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