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水利厅
突出安全保障注重生态引领努力实现增效扩容改造新突破
陕西省水利厅
我省水能资源蕴藏量1362万千瓦,小水电可开发量311万千瓦,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的陕南三市。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省委省政府对水能资源开发利用高度重视,以此作为发展区域经济、推动节能减排、促进民生改善、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在水利部的指导支持下,我省编制了全省小水电开发利用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政府扶持政策,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方式,大力推进水电建设管理,现已建成农村水电站679座,总装机138万千瓦,年发电40亿千瓦时,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作为全国首批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的省份,“十二五”期间,我省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按照财政部、水利部统一部署,分两批对增效扩容潜力大、安全隐患突出、综合效益显著的85处农村水电站实施了增效扩容改造,目前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运行状况良好。共新增装机3.85万千瓦,年发电量由4.58亿千瓦时增加到7.33亿千瓦时,增幅超过60%。
从两批增效扩容改造电站运行情况看,所有电站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水平,改造效果显著,实现了既定目标。电站机组运行稳定,监控系统准确、灵敏,电气设备安全可靠,发电能力明显提高,电站面貌焕然一新,一些兼有综合效益的电站重新恢复了灌溉、供水能力,个别濒临报废的电站焕发了新的活力。一是更新维护了设备设施,消除了隐患,电站和公共安全得到保障;二是实现了流域梯级联合调度,有利于水能资源合理有效利用;三是实现了电站改造与服务民生双赢,惠农作用十分显著;四是通过改造解决了生态基流泄放问题,河流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五是巩固和发挥了水库除险加固成果,提高了综合利用功能;六是通过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新突破;七是经济情况的好转,使得企业有能力履行社会责任,自我价值得以体现。回顾“十二五”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协调领导,成立了高规格的组织领导机构,与各地签署军令状夯实责任,及时研究解决建设中存在问题,通过建立项目督察制度强化管理。二是严格审批程序,认真分析评估,合理确定改造内容,严把初步设计审批关,所有项目全部由水利、财政两家联合审批,有效控制并减少了项目投资。三是加强政策扶持,将全省农村水电上网电价每千瓦时上调2.5分钱,建立项目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四是强化资金管理,明确了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办法,按进度下达中央补助资金,足额落实省级配套资金,积极指导解决自筹资金缺口,强化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十三五”期间,水利部、财政部决定通过中央财政支持,以河流为单元继续推进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作。我省计划到2019年底投资4.1亿元,完成31条河流的生态修复和46处电站的增效扩容改造工作,共修复减脱水河段78千米,新增生态机组1台,装机500千瓦,新建生态流量泄放设施41处,增设监测、调度所需设备46台(套)。
通过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共新增装机2.6万千瓦,年新增发电量1.6亿千瓦时。
目前我省增效扩容改造前期工作已近尾声,电站设计审查工作已经完成,河流增效扩容改造方案逐步完善,省级增效扩容改造方案基本完成。尽管我省在“十三五”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前期推进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兄弟省区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认真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按照水利部要求,借鉴兄弟省区经验,全力推进“十三五”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作:一是理顺河流生态修复与电站更新改造的关系,引领人水和谐的农村水电发展“新常态”。通过改造或增设生态泄流和监测设施、河流减脱水段连通性恢复及生境修复等措施,坚持生态修复和电站改造并举,推动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向系统化迈进,特别是通过改造坚决杜绝发电与生态争水的突出问题,统筹调配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相得益彰。二是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筑牢农村水电行业的安全底线。安全生产,责任重如泰山。“十三五”期间,我们以增效扩容改造为契机,通过更新陈旧设施设备,完善规程制度,实现运行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达到“让行为合乎标准,让标准成为习惯”的目的,提升企业管理理念和“精气神”,营造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水电企业氛围。三是强化建设管理,为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保驾护航。根据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三到位”的目标,按照工作责任、实施方案、建设资金“三落实”的原则,采取示范引领、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办法,明确节点目标,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如期完成任务。同时,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规范资金结算与支付程序,强化审计督查,确保财政资金充分发挥惠民效益。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将以只争朝夕的水电建设热情和保护青山绿水的历史担当,创新思路、奋发工作,让农村水电这颗璀璨的明珠照亮群众致富奔小康之路,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陕西做出新的、积极的贡献!
DOI:10.16617/j.cnki.11-5543/TK.2016.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