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2016-02-05 00:34陈美龄
山西青年 2016年7期
关键词:英语文学圣经基督教

陈美龄

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南 海口 570100



探析《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陈美龄

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南海口570100

摘要:《圣经》是基督教最经典的文本,同时是基督教的魂魄所在。英语这门语言是西方国家的首要语言,西方文化背景与《圣经》互相联系,不能分割。因而,《圣经》对英语文化影响极其深远,为英美文化创作供给了永恒的母题。

关键词:《圣经》;英语文学;基督教

《圣经》毋庸置疑是西方文化中最有影响力的典籍。来自世界各地的教授们一致认为:“一个受过教诲的人应当领会圣经”。圣经一直以来是很多作家的灵感源泉,最著名的莫过于我们非常熟悉的莎士比亚。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Kiely说,“若是一个门生不了解任何圣经文学,那么,他或她就不算懂得莎士比亚(Shakespeare),西德尼(Sidney),斯宾塞(Spenser),弥尔顿(Milton)、华兹华斯(Wordsworth)的全数精华”。

一、从题材方面:许多非常有名英美文学作品的重要素材来自《圣经》

学习了那么多英美文学经典名著,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作者直接引用圣经中的短语作为他们的作品的标题,或者把人们的名字命名为圣经的名字。就这样,他们使自己的作品与圣经有着相关的联系,增大作品的可信度和真实度、为作品渲染气氛、奠定基词。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英国的文学作品中,第一部长史诗Beowulf,可以作为一个例子。贝奥武夫谈神说怪物半人格伦达尔是隐的后代。隐的故事源于旧约的一章——缔造。第一个男子亚当和第一个女人夏娃,他是上造的。他因为嫉妒而杀死了他的兄弟阿贝尔,然后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罪人。根据圣经的精神,与格伦达尔恶人进行激烈的斗争,隐是合理的。

二、从文体方面:借鉴《圣经》的典故、象征的手法

英美文学作家喜欢借鉴《圣经》的典故、象征等手法,引用到情节或人物性格当中,发挥陪衬和烘托作用,使故事更加形象、生动。如此,他们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与圣经的对应关系。以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为例。在《亨利四世》中有一段大法官和约翰·福斯塔夫两人的谈话。大法官对福斯塔夫的百般纠缠使得福斯塔夫异常地生气,他大发雷霆地说:“我是像约伯一样穷的,可是却不像他那样好耐性”。这里引用了《圣经》的一个典故——《旧约圣经约伯记》里说,在乌斯这个地方,位于阿拉伯半岛。有一位叫约伯的人,他很富有同时对神很虔诚。因此,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约伯的忍耐心看作是千古的佳话。很显然,莎士比亚用约伯这一典故烘衬出了约翰当时的心情,起到活泼圆转的艺术效果,是读者更容易接受他们的作品,也使《圣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再如《威尼斯商人》里,第一场第四幕中那幕女扮男装的情节,Portia女扮男装作为一个律师出现,假装反驳要求Bassanio。这使正在愤

怒的夏洛克在敌对的气氛下感到十分欣慰。因而,他情不自禁地喊道:“一个丹尼尔来判断是对的,丹尼尔!聪明的年轻法官,我多么尊敬你!”[2]在这里的“丹尼尔”是一个典故,《圣经》中丹尼尔的才干是不凡的。因为他拯救了一个女子的故事,成为大家公认的明智和公正的法官。

三、从思想方面:以《圣经》的观念和精神与教义为主题

基督文化被誉为是西方文化,其文化根基基督教精神,其实处处体现着仁慈、宽恕和博爱精神。它告诉人们要对包括自己的敌人和睦、互爱、宽容。最早期莎士比亚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就被誉为一曲永久不衰的“爱”与“美”的赞歌。剧中男主角罗密欧和女主角朱丽叶出生在两个有着世仇的家族中,这也决定了他们爱情一开始就是个悲剧,最后他们为爱殉情,用自己的爱化解了两家族的深仇大恨。英国学者柏格斯曾经指出:“莎士比亚吸取《圣经》的井泉如此之深,乃至可以说没有《圣经》便没有莎士比亚的作品。

四、结语

当我们谈论<<圣经>>时,许多中国读者可能会保持距离,因为这是基督教的书。但当我们仔细想想,我们可以发现,圣经不仅是一个史诗般的书,只是记录了古代希伯来人的历史也是一种哲学作品的深层意义。在西方文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圣经》的影响是独树一帜的。它的思想和理念已经成为人类思维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语言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人类的共同语言中。它已成为西方文学的基本物质宝库。当我们在欣赏英美文学的时候,它合理的反映了圣经内容和理念。因此,探析《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有利于我们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美文学,在学习的时候引起内心的共鸣。

[参考文献]

[1]Walt Whitman.“Children of Adam”,Leaves of Grass[M].American Publishing Company,Inc,1965.

[2]William Shakespeare.The Merchant of Venic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陈光明.英美作家化用《圣经》典故及其办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9(2).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7-0150-01

猜你喜欢
英语文学圣经基督教
基督教与葡萄文化——以《圣经》为中心的考察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杨岳赴苏北调研农村基督教工作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背后的语言文化分析
高职生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