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轲玮
华中师范大学,浙江 宁波 315200
浅析湘江战役对红军长征后期的影响
王轲玮
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宁波315200
摘要:湘江战役的失败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事实上也是导致后来黎平会议、遵义会议召开的重要诱因。从性质上而言,它是左倾错误路线领导下的错误实践的一个高峰,对红军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作为思想解放导火索,湘江战役以残酷的牺牲唤醒了红军广大指战员,使党内充分认识到了毛泽东的正确从而为结束“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创造了条件。时值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客观看待湘江战役对于红军长征的影响对于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湘江战役;红军长征;影响
一、湘江战役历史回顾
湘江战役爆发于1934年11月。当时中央红军在遭遇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战略大转移,主力部队算上中央纵队、军委纵队,共8.6万余人。从瑞金转移到突破国民党第三道封锁线,共经过20多天的作战,期间中央红军共伤亡2.2万人。红军来到湖南省南部地区后,进行了短暂的休整,又转而向广西北部进军。从红军的动态中蒋介石已经判断出中央红军接下去的战略目的,便任命何健为前线总指挥,指挥16个师共77个团,计划构筑第四道封锁线将红军歼灭于湘江、漓水以东地区。此外以王家烈为首的黔军和桂军也有参与此次湘江地区的围剿,据统计当时国民党前线总兵力达到了近30万。
但中央红军方面,当时红军的军事领导权仍然处于李德博古手上,他们无视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式,坚持左倾主义路线,带着部队朝僵化的方向前进,缺乏灵活机动。而且当时的三人军事领导小组也未清楚认识到红军面临的险恶环境。
此外,临时中央的领导人在部队出发时,不但不把主力部队扩大,反而把直属队扩大,在每一个军团都成立后方部,再加上中央直属的供给部、卫生部中有大量的非战斗人员导致整个队伍行进缓慢,作战能力差,无形中给负责掩护任务的部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据聂荣臻回忆录描述:当时连一个石印机都要带上。野战医院还以为就在苏区附近打仗,所以连屎盆、尿盆都带上了。[1]
在突破国民党第二道封锁线后,李德博古固执地否决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提出的暂缓进入湖南,最大限度上保存自身实力,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议题。李德依旧坚持原有的计划,想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师的构想。并下达了强渡湘江,突破国民党第四道封锁线的命令,最终险些导致中央红军全军覆没。
最终中央红军以伤亡过半(一说伤亡人数为3万人)的代价突破了国民党湘江封锁线,保证了红军主力和中央、军委的顺利转移。但是不得不承认,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进行长征以来最险恶的一仗,也是损失最惨重的一仗,是“左”倾军事错误主义路线酿成的恶果。值得作为后世的我们总结反思其中的经验,获得深刻的时代启迪。
二、湘江战役前红军长征规划
(一)战略转移的想法由来已久
中共中央在内部开始产生“转移”的思想是在第五次反围剿之前。根据驻留在中国的共产国际交通员纳尔逊回忆:1933年,中共上海中央执行局就曾经专门辩论过是否有撤出江西即中央苏区的必要。1934年2月,共产国际通过上海局向博古发送一道电报,对于中央红军的战略方针作出了五点指示。其中包括:允许红军在保卫其总部时,制定能够确保部队有机制撤退的应急措施;建议红军在今后转移时要选择敌人防御薄弱的地点作为可能的突围点等指示。
伍修权在回忆录里写道:1934年初,李德就曾同博古说,要准备作一次战略大转移。[2]但是结合这时的外部斗争情况,这种转移思想应该仅仅是在核心领导中间酝酿。况且当时还没有达到后来反围剿失败那样严重的程度。因此那时的战略转移也只停留在假象,并无明确的转移方向。
(二)中央作出战略转移的决策之初并未明确战略转移的方向
按照最初反围剿失败后,提出的西征的想法来看,中央红军并未预计到此次战略转移会走如此远的路程。他们最初的设想是半游击半行军,运动到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而且行军过程也是秘密进行的。但没想到由于指挥失误、行军速度过于迟缓,不久秘密的行动就被蒋介石察觉了。原定计划被识破。
湘江战役遭受巨大损失的初期,军队中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同意见,许多高级青年军官纷纷发声,大家强烈的要求立刻召开一次扩大会议,专门来讨论部队行军路线问题。可见当时红军内部许多指挥员对于向哪里转移、怎么转移是处于茫然不知的状态。
面对敌我实力差距悬殊,博古、李德一筹莫展,暂时接受了毛泽东向贵州进军的建议,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
湘江战役真正的影响是在战役结束后随着失败迷茫情绪在部队中间持续发酵,部队非正常减员情况不断加剧后才凸显出来的。
三、湘江战役对长征战略的转变开辟了道路
湘江战役的失败引起了全党全军上下极大的震撼与思考,“左”倾错误也开始受到了多数指战员的反对。这在组织上为毛泽东的复出重掌指挥权和进一步废除“左”倾路线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促使长征战略发生转变。
(一)改变行军阵营,提高机动性
湘江战役之后,大家对于“大搬家式”的转移深恶痛绝,积极吸取了突围及过湘江中的惨痛教教训。红军渡过湘江后,朱德、周恩来、王稼祥三人联合发布“后方机关进行缩编的命令”:1将军团、师级的直属队人员进行大幅度缩减,取消师级单位的后方机关和兵站,将后方机关的直属队削减下来的人员充实到作战部队中。2.全军进行轻装简行,抛弃不必要的辎重物品。解散了后勤队伍中庞大的挑夫队伍,将挑夫队伍中能战斗的人,充实到作战部队不久后,临时中央又将军委一、二纵队合编为中央纵队,把被李德贬职的刘伯承调回,任命他为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撤销红八军团称号,将其余各部并入红五军团。[3]
从上述诸多举措,我们可以看到湘江战役后,组织结构精简化、军事人员专业化、行动能力机动化成为了中央红军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瓦解左倾主义路线阵营
湘江战役后,红军广大指战员的觉悟进一步提高。战士们普遍意识到只有毛泽东的路线才能挽救党和红军。长征初期,部队行进速度极慢,结果处处挨打,伤亡惨重。有资料显示,中央红军过第一道封锁线时,损失约3700余人;突破第二道封锁线则损失约9700余人;到了第四道封锁线即湘江一带的封锁线一共损失近四万多人。[4]血淋淋的事实使广大红军干部、战士对“左”倾路线的军事指挥产生了怀疑和强烈抵触的情绪。左倾主义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认为毛泽东应该复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此外受湘江战役惨败的影响,“左”倾路线阵营也发生了分化,部分核心人物转而支持毛泽东,其中两个代表人物分别是王稼祥、张闻天。
(三)为通道转兵和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湘江战役后,博古、李德依旧没有对军事指挥作出相应改革,固执的坚持向原定目标进军。这时蒋介石已经在去湘西的路上布好了封锁。危急关头,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后来的历史证明,毛泽东的决策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为后来红军四渡赤水,转战川北等部署作了铺垫。湘江战役结束不到一个月,1934年12月12日在通道召开的非正式会议上,中央红军的众多高级指挥官同王稼祥、周恩来一起,纷纷站到了支持毛泽东的这边。最终会议通过了关于调整红军前进方向的主张,改向贵州转移。这也是自1932年10月宁都会议后,毛泽东的意见第一次被中央和军委采纳。
在之后召开的黎平会议上,毛泽东成为了会议的主要发言人,尽管当时博古、李德还没下台,但是可以看到党内威望和公信力已经从博古李德身上发生了转移。正如聂荣臻讲的:“黎平会议虽然开始转变了我军战略方向,不再往敌人口袋里钻了,但领导问题不解决,我军就难以彻底地由被动变主动。”从聂荣臻的观点我们也可以看到,湘江战役之后随着军事战略的调整,对于我党领导层人选的问题已经开始逐渐提到中国革命的议事日程上来。
[参考文献]
[1]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上)[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3:214.
[2]伍修权.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回忆遵义会议的前前后后[J].星火燎原,1982(1).
[3]中国共产党-大事聚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1.83.
[4]胡喜如.论湘江战役对红军长征战略转变的影响[J].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39).
中图分类号:K2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7-01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