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安发 向敏
摘要:龙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记忆和智慧,印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荣与昌盛。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等方法,对城步苗乡吊龙舞的起源以及形式进行调查研究,从人类文化学视角论述城步苗乡吊龙舞在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力图改变吊龙舞的现状,为城步苗乡吊龙舞的传承与保护提出可行性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城步苗乡 吊龙舞 传承 保护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12-0084-03
1.吊龙舞的传承沿革
舞龙项目是各民族都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有文献记载这样一则传说,相传在唐朝,有一年久旱不雨,禾苗枯黄,溪河断流,来了一位能算天气晴雨阴旱、人间祸福的鬼谷先生,对人们说:“大家不要愁,今天午后未时排云,戌时下雨,城内下三分,城外下七分”。话音刚落,恰好被治水龙王听见,龙王顿生嫉妒,将玉皇帝命他在城内外下雨量变动,结果大雨倾盆,城内被大水淹没,建筑四处逐渐倒塌,死了很多人。土地便向玉帝禀报了此事,玉帝大怒把龙王打人天牢,于七天之后午时三刻将龙王处死。龙王得知此事便向唐太宗求情一起拖延魏征,等过了午时三刻后龙王便能没事得救。随后地七日唐太宗便邀请魏征一同下棋直至午时二刻,期间魏征掉了一颗棋子,他弯腰拾棋子时却趴在棋盘上睡了,梦里去天庭把龙王斩成了十二节也有说九节的。事后鬼谷对人们说:“龙王被斩是和我赌,他对人们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死了,但是你们要为他做些事情烧点香纸。”随后便制作了十二节金龙到各村各寨起舞欢呼。久之,舞龙便成为民族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
2.吊龙舞的形式
城步舞龙活动的形式多样话,内容极其丰富,主要以五个方区分龙灯的颜色及他的表演形式。在城步苗乡,每个村的龙都独具特色,东方村寨主要以草制龙为主,南方村寨以高杆龙为主,西方村寨以吊龙为主,北方村寨以蛇龙为主,中央村寨以爬龙滚龙为主。当遇到盛大喜事各大村寨会一同舞“五龙呈祥”,每个村寨会按照自己村寨的方色而定龙的方位颜色,表演时十分壮观,色彩缤纷。
城步苗族自治县是一个群山环抱的苗族村寨。全村人90%都是苗族。村寨每年逢年过节或重大喜庆时便会举行以龙为主的欢快活动。村寨舞龙艺人所扎龙灯别出心裁,做工上非常精细,形态逼真,活龙活现。吊龙形制修长灵动,除龙珠、龙头、龙尾外,龙身可长可短,一般为42节以上。每节长1尺8寸(60厘米),直径1尺有余(30厘米),内燃蜡烛两三支(现已发展成为安装直流小灯泡),节距六寸余(约18厘米),节与节之间以绳连接。龙身每2节1组用绳吊于约80厘米的横杆两端,每2组再用绳子吊于一长约150厘米的横杆两端,最后用绳吊扎在顶端弯曲的竹撑杆上成为1杆。每杆吊扎结构成“品”字形。龙头龙颈自成1杆,龙身末2节加龙尾自成一杆。42节吊龙共12杆,总长达36米。随着节数的增加,最长可达50多米,得30名队员同时舞动。撑杆纤细修长,为具有很好弹性的3年生大麻竹,长短不一,龙头和第一、二杆最长,最长可达8米,其余3至5米左右。撑杆顶端30厘米略为弯曲,方便吊扎。
舞龙艺人称龙灯的用料为骨料和皮料两大部分。骨料即扎龙灯骨架所用之材料,城步吊龙所有骨架均由竹木构成,也用到条藤、钢丝、铁丝等。城步吊龙选用竹料极为讲究,龙骨竹料非三年生大楠竹不可,竹节越长越好用。新竹砍下即破成竹篾,后再蒸煮一个小时待阴干用,竹青一般都用在龙身各细节地方,称青篾;其余均以中间那一层四毫米厚一分为二用,称黄篾;最里面的竹黄是绝对不用的。皮料即裱糊在骨架外面的材料,分两种,一种是布料,一种是纤维长且柔软细腻有很好弹性的皮纸,这两种材料都方便裁切粘贴和着色描画。
吊龙的着色工具与编织材料都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其中黑色颜料是它是采用了农家锅底灰和骨胶经过熬制而变成的,其他白色、大红色、绿色、黄色等,都是以土质为主色颜料经过自然色素调配而成。毛笔多由猪、狗、羊毛制成,笔锋尖、弹性好。着色时用毛笔绘制装饰图案和细节部分于有色的布料和皮纸上。现如今,皮料和着色工具都有所发展,常用亮丽的广告纸或者PV材料作皮料和装饰料,颜料也多为各类广告颜料。吊龙在色彩装饰上除了点面线平涂以外,还加入了中国画其中的晕染技法。这些点、线在绘制过程中变化异常丰富,所绘线条流畅、沉稳而富于变化,装饰色彩以金色为主,手工艺人的灵感和经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非常富于乡土气息。
3.吊龙舞的传承
吊龙舞已经城步苗族自治县的一张名片。城步的苗族人们把龙作为他们的图腾,他们极其崇尚龙,每逢春节喜事村寨都会组织一场盛大的舞龙活动。千百年来,苗族先民们大胆创新,由传统爬龙改造演化为气势磅礴的吊龙,然后主要按照父子(家庭)、或师徒等形式,并以身口相传作为传承链而使城步吊龙舞艺术得以延续,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传承谱系清楚、脉胳明确。
苗族扎龙老艺人丁志文胞弟丁志凡被认定为省级城步吊龙传承人。丁志凡祖祖辈辈都是舞吊龙扎吊龙的传人,因为这特殊的原因他从小酷爱看村里的大人们舞吊龙。十二岁便开始随着父辈们到处舞吊龙,对吊龙有了浓厚的兴趣,年满十七岁时正式开始随父亲学习舞吊龙,因为从小就受到家庭舞吊龙的熏陶,在很短时间内就掌握了舞吊龙的整套技术,成为了当时村子里边最年轻的一辈舞龙能手。丁志凡二十岁时父亲年岁已高,便把舞吊龙时的祭祀程序一一传授给他,他很快掌握了出灯祭祀、收灯祭祀等等的程序,成为了村里当时最年轻的舞龙师傅。(见表1)
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赚钱,没有人在继续学习舞龙、扎吊龙,此时吊龙文化也濒临消亡。丁师傅虽然带了几个徒弟,但他们平均年龄都达到五十多岁。现在培养传承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为了不让这项传统文化习俗失传,1996年,丁师傅和徒弟本村村民兰立校组建了“下团苗乡飞龙队”,并自筹资金扎制了男女两条吊龙,招募舞龙队员各15名,并自舞龙珠,逢年过节到处表演。为扩大城步吊龙的影响力,2000年以后开始接受商业演出,取得了一些经济收益。(见表2)endprint
4.吊龙舞发展中的影响因素
4.1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在社会传统文化环境的不断破坏下,文化消失的速度也逐渐加快脚步。“现在总是覆盖着过去”,社会的繁荣发展,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变化的速度不断加快,直接影响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空间在改变。面对现代社会带来种种问题的冲击,文化消失的速度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尤其是一些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在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生态文化的不断出现,不但是对原本文化得得创新同时也是在改变着它们。城步吊龙的保护也同样受制于现代化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传统习俗破坏的影响。城步苗文文化、油茶文化、苗家山歌文化等传统民俗文化的纷纷败落就是最好的例证。
4.2“重申报,轻保护”的观念影响
政府部门口头上是高度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每年也会适当的拨款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但是城步吊龙这种受众面小、参与人员稀缺的而言,依旧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在整个申遗与保遗的过程中,政府部门的“重申报,轻保护”观念严重突显出来。申报积极,表演积极,然而对于传承人的保护及历史内涵研究并不重视,民族传统项目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自发中求发展。
4.3旅游项目盲目发展的影响
在旅游活动的迅速发展下,也逐步加速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衰退与毁灭。在已经公布的非遗名录中80%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抢救也是因为贫困的现状让这些传统艺术无以为继。在这相对偏远的地区,人们只能依赖传统的农业发展,远远赶不上旅游投资的见效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非遗”项目作为信手拈来的强大资源,无疑可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保护为名行旅游项目开发之实,作为“看点”吊龙舞项目的也为其保护和传承带来了负面效应,“非遗”千方百计适应经旅游济发展的需要,最后可能变得面目全非。
4.4受传承人的影响
当人们为那些濒临灭绝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而扼腕长叹的时候,严重忽视了传承人的重要性。传承人是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他的存在是一种资源的持续发展,对于对他们的保护与重视才是整个工作的重心,只有保护好传承人,民族传统项目才能得以传承,甚至是再度生新。正是因为当地贫困的窘境,所以城步吊龙舞也是难觅接班人。传承人丁志凡的徒弟也到了50多岁,下一代的年轻人中,已经没有几个愿意为了根本不稳定的收入而潜心学习这些细枝末节的工艺。
5.吊龙舞的保护
5.1尝试民族文化的推介创新
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推介进行了大胆创新,使之与时俱进,不断发扬光大。如上海世博时“城步吊龙”参加了湖南馆的开幕式。2010年举办的“城步印象”示表演,演出吊龙等独具特色的节目,成功展示了苗族文化的风采,对吊龙舞的文化宣传起到了推广作用。此外,城步县政府、县旅游局、丹口镇政府资助传承人丁志凡,建立了“城步龙网”的互联网网站,以图文和视频方式发布和传播城步吊龙文化及各类演出资料,并承接商业演出。这是非常有利的“非遗”项目传播推介方式。
5.2将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整合发展
政府有关部门将城步吊龙等具有显著特色的民族文化经过打造后成为了接待各方游客的表演节目,成功让民族文化进入旅游开发中来。同时还举办了“南山杯全国风筝精英赛”,自治县50年周典时举办了“城步首届民族文化生态保护艺术节”,并且与广西等县定期举办了“中国桂林.湘桂原生态风情节”,这些活动大都让吊龙舞作为压轴节目参加演出。同时,依托当地居住的少数民族极富民族特色衣食住行开发了一批旅游产品,将苗寨中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旅游产业中,它的融入大力推动了旅游产业的持续升温。
6.总结
传承与保护民族民间项目不是为了要留住过去,回到从前,而是为了结合从前更好的发展现状,民族精神激励着我们中华儿女不断努力向前,创造美好的未来。虽然在目前有着一些约束,但只要找到突破口,走适合的特色路,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那么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未来是光明的,意义是深远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