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成飞,郭文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改革与效果探讨
——基于授课前后学生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
沈成飞,郭文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改革;问卷调查;对比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是高校在本科阶段已开设“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基础上,给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怎样让同一性质的课程教学在不同阶段达到“步步高”的效果,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关键所在。在新一轮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对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以及学生对该课程改革的参与、认同与建言,将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学内容得到升华,教学方法得到改善,教学效果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下简称“中特”)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从而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育部规定高校硕士研究生必修这门课,而且必须修好。但该课程对授课教师要求颇高——不仅要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功,还要有丰富的社会经历、经验,同时尚需一些专门学科的知识,如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课程授课模式亦不能简单化一,更不能定于一尊而“强加于人”。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动用全院教师力量,优化组合,通过集体研讨、团队作战、发挥专业优长等方式在涉及文科、理科、医科、管理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共计八个教学班进行教学、教法改革,以期获得优良之教学效果。为检验教改成效,课题组设计专门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知、对课程的态度、对教学改革的认识等。同样内容的调查问卷分别在教学开始前和教学结束时进行。课题组共计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90份,有效问卷488份。课题组通过对课前和课后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发现,我们的教学改革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中特”教学大纲并不要求授课教师对每一章节内容都一一展开,平均分布力量,而是建议“把握重点问题,有选择地讲授每一讲中主要内容和突出问题”。[1]这一编写思路为教师留下了拓展教学内容、展现自身研究成果和发挥教学才能的空间。
我们改革设想中的首要理念是,在保证“中特”课程整体性的基础上,通过不同专业背景教师的深入合作进行专题授课。由于“中特”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领域广泛,需要不同专业学术背景的教师授课。学院专门安排具有马克思主义学科、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等学科背景的老师集体备课,分别担任不同专题的教学任务,采取首席专家负责制。这一思路符合新修订的“中特”课教学大纲的精神——更多地“强调在教学上应该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根据教师科研的水平以及优势和特点来选择讲课的重点。”[2]当然,“以问题为中心”的专题教学模式并不等于置“中特”课程整体性于不顾,而撕裂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和整体性。课题组在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部不同二级学科理论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力求开发有深度、有提升、有引导,同时顾及课程整体性的专题教学模式。
为此,我们将“中特”课程分为三大部分九个专题,外加三次主题课堂讨论,共36个学时*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各章节的讲解要点和教学立足点等问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3、4、5、6期,专门组织了顾海良、顾钰民、丁俊萍、秦宣等专家的文章,详细进行了解读,兹不赘述。。第一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前提,包括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伟大的历史飞跃、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及其经验教训、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初步探索三个专题;第二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包括制度创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立、政治文明的突进——共产党自身建设与执政方式的现代转型、中国现代化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价值整合与文化软实力建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四个专题;第三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进步,包括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21世纪的文明发展两个专题。
背靠历史,面对现实,放眼世界,给学生立体化的教学效果。“中特”课程是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典范,也是世界视野下“典型”的中国发展。要讲透“中特”课程,既要有历史过程的铺叙,又要有社会现实的生动展现,更要有世界发展的对比眼光。课题组不仅从近代中国百年历史发展进程展示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选择共产党、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更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历程展示文化发展逻辑和民族精神凝聚,从多难兴邦、追求民族自立、自强和卓越的角度论证中华民族文化的预制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梦想的契合点;在面对当今中国经济改革的热点问题、政治改革的攻坚问题、社会发展的治理问题、价值生成的思想问题、民众认同的斥异问题等,直面学生的疑问疑虑,增强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在中外比较的视野中,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越性和成功实践。如中日近代发展模式比较、中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比较、中苏(俄)社会主义事业实践比较,以及中美、中欧近代外交模式、价值生成过程比较等。这些对比的视角可以给学生以立体的教学感受,并能更正确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阶段、发展目标及其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价值和地位。
加强问题引导,让学生广泛参与,并将学生“作业”变成“作品”。在正式授课之外,课程安排了三次课堂讨论,讨论的题目包括如何评价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如何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如何理解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贡献与局限?如何理解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新形势下执政党的建设面临哪些新变化与新任务?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实质和现实意义?分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必要与可能。如何认识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发展的特点与趋势?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等等。在课堂讨论上,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集体参与课堂讨论,解答学生疑问。课堂教学和课堂讨论外,课程注重课外经典文献的阅读和教学实践两个环节,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将学生的读书报告或调研报告之“作业”变成“作品”,通过结集出版等方式来回馈学生。
以上只是概要介绍课题组改革设想和课程建设思路,其总体的理念设计和实践生成即是在问题和专题教学中深化学生的课程认识,并注重在课程整体性基础上给学生以全面正确的理解。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在中外比较之中,在参与互动之下,在“作业、“作品”之上实现从教材体系到课程体系,再到学生认知思维体系的转变和养成。
“中特”课程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客观回溯,不仅要凝聚社会主义发展的当代价值共识,亦要弘扬中华民族独立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不息精神,还要向全世界表达社会主义在中国伟大践行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以此增强国人的自豪感,坚定国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那么,经历四年大学学习的当代大学生是否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否有基本正确或较为深入的了解呢?虽然有学者得出过这样的结论:“大多数研究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表现出较高的理论认同和价值自信,对实现中国梦有较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但这一观点尚无足够的支撑数据。因此,我们在课前的调查问卷上设计了与此有关的问题。
在“你认为研究生阶段还有必要学政治理论课吗?”的问卷调查中,我们设计了“有必要”、“没有必要”、“可有可无”三个备选项。在回收问卷统计中,我们发现有39.28%的同学认为在研究生阶段开设政治理论课是“有必要”的,37.86%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选择“可有可无”的比例是22.86%;在“你平时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吗?”的问题上,40%的同学是关注的,另有50.71%的同学“偶尔关注”,只有9.29%的同学选择“不关注”。这些问卷结果说明,在接近40%的同学认为研究生阶段没有必要开设思政课的同时,仍有大部分研究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是感兴趣、有关注的。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有相当的认知基础,在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同时,基本上能够保持价值认同。比如,在回答敏感的、有学术争论的问题——“你认为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吗?”的题目上,有58.57%的学生做了肯定的答复,只有16.43%的学生做否定的答复,还有25%的学生回答“不清楚”;在回答“你理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什么”的题目上,有89.29%的同学选择了“根据中国国情从实践中走出来的社会主义”;在“你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形式上搞社会主义,实际上搞资本主义’这个观点吗?”的回答上,有65.71%的同学选择“不认同”,选择“认同”的只有17.86%;在回答“你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取得成功吗?”这一问题时,61.43%的同学选择了“相信”,有7.86%的同学选择“不相信”,另有30.71%的同学选择了“不清楚”。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学生中仍然得到了较高的价值认同。
基于学生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现实都比较有兴趣的基础上,教师的授课效果往往成为左右学生进一步认同这一价值的关键环节。比如,在“你对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有没有兴趣的选择中,11.43%的同学直接选择有兴趣,而有高达62.85%的同学选择“老师讲得好就感兴趣,讲得不好就没兴趣”选项,没有兴趣的同学占22.86%;在回答“你认为‘中特’课对提高研究生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有帮助吗?”这样的问题上,有38.57%的同学认为“有帮助”,认为“没有帮助”的占13.57%。这些数据也提醒我们,多数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以及“中特”课程有兴趣、想了解更多的知识,但对老师授课效果抱有很大期待,因为62.85%的同学将有没有兴趣学习课程寄托于教师的授课效果上。
由上述三方面的调查数据,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结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是比较感兴趣的,对社会主义的一些理论和价值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和知识基础,并希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下一步的践行、前景有更多的了解。
学生在比较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对“中特”课程就有了更多的“想法”,这些想法既有对课程的倾向性看法,也有对其本科阶段接受的课程教育的疑虑,更有对新课程的期待。因此,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学生们表达了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在“你认为‘中特’课教学中老师应该在哪些方面多下工夫(多选题)”这一问题上,有87.86%的同学认为教师授课应“多联系实际”,而排在第二的是“多介绍具体知识”,比例是48.57%;有45%的同学最认同的是“中特”课程的“思想方法”,排在第二的是“指导思想”,比例是24.29%。在“你认为‘中特’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多选题)”的选项中,有77.86%的同学认为是“教学方法简单枯燥”,66.43%的同学认为是“理论脱离实际”。这些数据说明学生对“中特”课程的教学方法有自己独立见解,而且这些观点比较统一,即渴望将理论放在现实当中去检验,不喜欢理论脱离实际的简单说教,并希望在学习中掌握更多具体的知识点,有更为正确、明确的价值导向。同样,学生非常重视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而枯燥的教学方法他们认为是“中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虽然对“中特”课程有如此多的看法和疑虑,但鉴于学生对“中特”课程本身的兴趣,其对教学方式和方法就有了更多的期待。在回答“中特”课程教学是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团上课”效果好,还是某位教师独立上课效果更佳的问题上,有85%的同学主张教师的“组团上课”方式,只有15%的同学选择后者;在“你认为‘中特’课教学中有没有必要让学生多参加课堂讨论”的选择上,52.86%的同学认为有必要进行课堂讨论,认为没有必要的是20%;在“你认为‘中特’课32节课(含考试时间)课时量适中吗?”的选项上,有51.43%的同学认为“适中”,47.14%的同学认为“太多”,也有1.43%的同学认为课时太少。这一组数据也暴露了部分同学轻视“中特”课程的问题。
这些调查数据虽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态度,也不能完全理清学生对新的方式、方法的合理期待,但大致可以清楚地表明:学生期待课程能联系社会发展实际,解决现实问题,并愿意接受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方式和思想,同时表现出了积极参与课程的意识。学生的这些动向值得教学和教育部门关注。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对比分析了授课前后的问卷调查表,发现学生还是比较肯定和接受我们的教改理念和“组团式教学”方式的。他们参与了我们的教学过程,对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亦有诸多建言。
学生对思政课以及“中特”课程在研究生阶段开设必要性认同大幅提高。课前,39.28%的学生认为研究生阶段尚有必要开设思政课,但同样有37.86%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课后,这一比例分别为59.17%和20%。也即是说,认为研究生阶段仍然有必要开设思政课的比例提高了20个百分点,认为没有必要开设思政课的比例也大幅下降了接近20个百分点;对于”中特”课程的兴趣提高了10个百分点;对“中特”课程是否对提高研究生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有帮助这个问题上,课前的数据是38.57%,课后的数据是58.33%,同样提高了20个百分点。这些调查资料完全可以证明学生通过“中特”课程的学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中特”课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有了更大的兴趣和更多的了解。
学生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比较认同。不同专业背景和专长教师组团上课的方式获得了学生的高度认可,有95%的同学在课后表示接受和肯定这一做法;对专题式教学的内容也持肯定的态度。由此而表现出学生上课的积极态度,如58.33%的同学表示应该多参与课堂讨论,65.83%的同学认为该门课程32个学时比较合适,认为学时过多的学生比例从47.17%下降到24.17%,整整下降了23个百分点,这表明学生对我们课程改革的认可,并愿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上来。
上述问卷调查统计数据说明,课题组“中特”课程的教学改革确实获得了学生的好评,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改进。在中山大学研究生网上评教中,课题组教师的平均得分达到95以上。学生在网上留下这样的评语:“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的课程上得如此精彩,而且结合现实从中国的文化特点分析现有的政治体制等,观点鲜明,内容丰富。浮华褪尽,留下本质的东西。”“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启发性强!黑暗中的灯塔!”当然,学生也给我们课程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如“讲讲别国的东西,不要只限于中国特色本身,进行更多比较政治的教学”、“介绍西方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看法、评论之学术前沿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再增加些,更多联系社会热点与现实问题”。在具体意见中,有40%的同学认为“多举实例、具体案例,多联系实际”的专题教学和案例需要坚持和进一步加强。
在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建言的同时,学生们还希望在这门课程上获得更多的知识,解答他们更多的疑问。如他们希望“中特”课程可以解决如下问题:“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里实现个人理想与生命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践行中怎样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理论与实践冲突时,如何调整?”“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状态怎样?”“中国各方面政策将如何调适?这对学生的工作、生活有何指导?”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关涉到了国家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及个人因应,也触及了个体的生命意义和实现路径等,学生的关注是广泛的,也是深刻而值得我们进一步回应的。
通过一个学期的团队教学以及与学生的广泛接触和调研,课题组对“中特”课程的教学更加自信,也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价值认同有了很好的把握,同时对学生对“中特”课程的心理预期也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课题组得出结论:研究生对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一直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对于“中特”课程也比较接受;对于新方法、新教学模式有更多的期待和建言,这些都是积极的成果。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更具信心。如在回答“您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形式上搞社会主义,实际上搞资本主义这个观点吗?”时,课前有65.71%的同学不认同这个观点,表明学生对此问题有正确的认识,课后这一比例继续上升到76.67%;在回答你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政治上搞社会主义,经济上搞资本主义这个观点吗”?时,课前有55%的同学表示不认同该观点,课后这一比例是69.17%,分别上升了11个和14个百分点,说明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本身更加能辨明是非。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取得成功之信心也在增加,比例从61%上升到65%。
当然,通过我们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也对“中特”课程的教学有如下三个建议:一是学时应适当增加。“中特”课程理论内容丰富,实践内容更多,现有课时难以完整展现课程内容,难以满足学生预期。为此,课题组建议课程应该是54学时来保障教学效果的达成。二是“组团式”专题教学。“中特”课程要求高、难度大,它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中特”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要求很高的课程,课程系统性强、理论性强,现实关注度高,中西比较和古今发展过程的展现都要到位,同时还要有世界眼光和关注未来的情怀。为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就需要教师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众多学科知识背景,教师各自发挥专长,“组团式”教学将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三是开展实践教学。“中特”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虽然本次教学改革没有涉及实践教学的内容,但在我们课堂讨论时,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往往超过理论,对解读当今中国发展的兴趣,超过仅仅是回溯历史的过程。这是“中特”课程改革的下一个突破口,也是我们课题组的下一步研究计划。
[1] 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概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3).
[2] 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修订说明[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9).
[3] 秦永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可接受性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0).
[责任编辑 李文苓]
* 广东省研究生创新培养计划资助项目“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创新研究”(项目号:12JGXM)的阶段性成果。
沈成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郭文亮,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广东 广州 51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