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安徽花鼓灯艺术中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2016-02-04 09:02欧槐顺
黄河之声 2016年14期
关键词:花鼓锣鼓安徽

欧槐顺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浅析安徽花鼓灯艺术中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欧槐顺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花鼓灯艺术相传最早起源于夏朝,上世纪30—40年代左右,在淮河中游的蚌埠、淮南、阜阳等地区形成了中心,并在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多个县、市广泛流行。几千年来,在淮河流域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时期,花鼓灯的舞蹈、音乐和节奏方面都得到比较完整的保存,记载了不同时代淮河人民生产劳作、风土人情的美好回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价值观及其强势文化的影响和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民间舞蹈文化赖以滋生的传统社会土壤和人文环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变与挑战。本文主要对花鼓灯艺术中的音乐进行研究,并对现有研究花鼓灯音乐的成果进行综述,及对未来花鼓灯音乐的发展与传承作出思考。

花鼓灯;音乐;发展;传承

一、安徽花鼓灯艺术的发展现状

(一)花鼓灯艺术的简介

安徽花鼓灯是流传在淮河流域集舞蹈、音乐和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具有丰富的艺术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洒脱欢快、刚健朴实是其舞蹈动作最主要的特征,表演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音乐主要源自当地优秀的民歌,取材来源广泛,节奏变化多样。安徽花鼓灯是中华文明艺术文化的主要代表,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久经不衰,在世界上有着独一无二的影响和魅力。

(二)花鼓灯艺术的发展流派

在民间的流传实践中,花鼓灯艺术形成了很多流派,现代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三派:一是蚌埠花鼓灯,二是凤台花鼓灯,三是颍上花鼓灯。

蚌埠花鼓灯包括舞蹈、锣鼓音乐和灯歌三部分,把情节性的双(三)人舞和情绪性的集体舞完美融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民俗性和群众自娱性。其包含了400个语汇、50多种基本步伐,舞蹈动作难度系数高,瞬间舞姿复杂多变。代表人物有冯国佩、郑九如、石经礼、杨再先等,除此之外,传统节目有《抢扇子》、《游春》等。

凤台花鼓灯艺术历史悠久,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宋至清朝时期,萌芽到成熟的阶段;二是清末民初期间,自身形成独特的流派阶段;三是新中国成立后,登上高雅艺术舞台,在汉民族舞蹈艺术中被誉为典范代表阶段;四是改革开放后,得到重视,重获新生的阶段。凤台花鼓灯注重男女角色搭配和感情刻画,扇花花样多变是其花鼓灯的特征。舞蹈内容丰富,最有代表性的动作是“三掉弯”(三道弯),讲究的腰部扭动动作形象刻画的“S”型是东方舞蹈的显著特征。代表人物有陈敬之,花鼓灯歌舞剧有《俺爷爷的花鼓灯》、《石榴红了》等。

颍上花鼓灯主要在淮河流域的颍上等二十多个县、市等地区流行,在很多方面与蚌埠、淮南凤台两个流派有着相同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别之处,比如其急促有力的节奏、律动感强的动作、架势变化频率快是颍上花鼓灯舞蹈的特征,表演场面欢快热闹,唱腔粗犷高昂,整个演出气氛热闹欢快,具有浓厚地方风味,音乐大多为即兴演唱或演奏,随舞蹈变化而变化。代表人物王传先等,优秀传统节目《抢板凳》、《游春》等。

二、安徽花鼓灯艺术中的音乐

(一)花鼓灯音乐的特征

旋律主要来源于民间歌曲,多来自地方民间小调,曲调丰富,题材宽泛普遍。节奏型多种多样,直接取材于自然劳动生活,注重吸收民间音乐中的优秀成份。伴奏乐器在原来的锣鼓伴奏基础上,加入二胡、唢呐、笛子、笙、三弦、板鼓、响板等乐器,丰富了花鼓灯艺术的歌颂性和旋律优美性。曲调形式基本上都是以五声音阶为主,多为优美欢快的宫调式和徵调式,其他的民族调式少见。

(二)花鼓灯音乐的历史沿革

花鼓灯艺术在其悠久的发展进程中,音乐成份是先有打击乐,后有歌唱的。在花鼓灯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打击乐就是鼓和锣两种乐器,这两样打击乐器的作用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相关资料记载,鼓与宫廷鼓乐、鼓舞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锣的出现也很早,古代两军对战中有“鸣金收兵”这一说,意思是以鼓声为进,以锣声为收。后来,打击乐吸收了狗狗锣、大钹、小镲等乐器,从而使花鼓灯音乐逐渐得到丰富与完善。

花鼓灯音乐发展可分为两个主要的阶段:一是从清唱到记谱阶段,在长期的发展中,花鼓灯音乐的旋律节奏深受民间民歌小调的影响,曲调较多,后来吸收了民族管弦乐伴奏,促使单调的锣鼓伴奏向丰富多彩的民族管弦配合锣鼓进行拖腔伴奏发展。起初记谱较单一,节奏以2/4拍为主,有时出现3/4或1/4拍,在同一花鼓灯中变换节拍出现的情况也很常见;二是从无调号到有调号的阶段。以前演唱的花鼓灯音乐基本无特定的标准,有一定的即兴性,没有基本的音高概念,演员很难把握音准,达不到完美的状态。后来经过相关艺术工作者根据实际情况的改变,使得花鼓灯的演唱音调更加规范,音乐效果更具感染力。花鼓灯音乐记谱阶段和有调号的出现,使花鼓灯艺术发展更加完善和系统。

(三)音乐在花鼓灯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花鼓灯艺术中包括舞蹈、音乐和戏剧等成份,虽然舞蹈是占主导作用的,但是如果缺少音乐和戏剧来支撑,花鼓灯艺术的整体形象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艺术美也将大打折扣。在任何时期,音乐有着其无可替代的作用和魅力,在花鼓灯中的作用和地位更是如此。

花鼓灯艺术给人的感染力,优美感是来自多方面的,但总的来说,这种综合美主要是来源于两方面来实现的,即通过对人的视觉冲击和听觉的刺激。在花鼓灯艺术中,快速的把视觉、听觉区分开来是不容易的,正如在日常生活中,听到一阵欢快急促的锣鼓声传来,脑海中自然会浮现一幅热情欢快的画面,这就是花鼓灯为什么一直以来受到广大人们喜爱和接受的原因所在。

三、对未来花鼓灯音乐发展的愿景

在一九八六年举办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赛”决赛中,唯一的大奖被安徽花鼓灯锣鼓班子夺得,这表明花鼓灯锣鼓音乐,是与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规律相吻合,受到人们欢迎和喜爱的。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西方文化的侵入,以及农村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变化,导致花鼓灯艺术的生存环境受到很大影响。为了让花鼓灯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传承和发展,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在发扬和继承花鼓灯艺术中尽的一份力量。

首先,对已有关于花鼓灯音乐的文献和资料认真整理,规范花鼓灯锣鼓音乐的曲谱和曲牌,用心培育出一批后备力量,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花鼓灯艺术做好准备;其次,在鼓灯音乐中需要更进一步提升词话内容、旋律创作和伴奏织体的质量。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回归生活,贴近生活才能有更大的影响力,词话内容与旋律创作更应如此。在伴奏方面要统一乐器的演奏技法,解决弦乐的参差不齐和弹拨乐杂乱不均,还可以融入一些其他的音乐元素,也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最后,我们得重视花鼓灯艺术的生长环境,为它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在花鼓灯现有的基础上,把花鼓灯的本质方面巩固好,充分吸收本民族的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放眼世界,面对西方外来艺术文化的冲击,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采众长,与时俱进。

四、结语

一个的民族的艺术文化之所以在众多的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其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性。花鼓灯艺术虽是历史性的,但又透露出与时代同步的特点,虽是地域性的,但也是广泛性的,以其独特的包容性在营造热情奔放的大型场面中,表现出超强的驾驭能力,这就是花鼓灯锣鼓音乐的魅力,而这一点,正是我们要去花鼓灯锣鼓音乐中挖掘并发扬光大的。■

[1] 周文龙.一线委婉再芬芳.纪念陈敬之先生诗文集[M].安徽:安徽淮南市文联,2014,7.

[2] 赵丽.花鼓灯音乐的历史渊源及构成之研究[J].中国音乐,2003.

[3] 许国正.谈花鼓灯[J].安徽新戏,2000.

[4] 谈守文.安徽花鼓灯锣鼓[J].中国音乐,1992.

[5] 李慧桥,陈永顺.鼓舞流韵.安徽花鼓灯艺术研究文集[C].安徽:安徽淮南市文学艺术节联合会,2007:739-740.

猜你喜欢
花鼓锣鼓安徽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幸福花鼓
花鼓灯小唱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试论潮州大锣鼓的艺术特色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