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蕾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浅议西洋管弦乐器演奏与中国曲风乐曲的融合
戴 蕾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外文化的交流日益密切,在音乐交流领域中,西洋管弦乐器与中国风乐曲之间的关系也从最初的互相排斥发展到今天的相互融合,这种融合发展的过程虽然漫长,但这一过程中西洋管弦乐器与中国风乐曲实现了较好的取长补短,为了对这一融合进行更好的描述,本文就西洋管弦乐器演奏与中国风乐曲的融合进行了详细研究。
西洋管弦乐器;中国风乐曲;融合
所谓西洋管弦乐器,是对西洋管乐器与弦乐器的总称,其主要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弦乐器与小号、圆号、长号以及大号等管乐器,这些乐器也是西方管弦乐队的常见编制。在我国近些年的中国风乐器演奏中,西洋管弦乐器的应用极为普遍,刚刚结束的G20峰会文艺演出中的《高山流水》曲目,就属于古琴、大提琴以及中国鼓的合作演奏曲目,这一西洋管弦乐器演奏在中国风乐曲中的融合应用,笔者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论述。
西洋管弦乐器是一种为演奏西洋音乐而出现的器乐形式,为了对西洋管弦乐器演奏与中国风乐曲融合进行较好的研究,我们首先需要对西洋音乐与中国风乐曲之间的差别进行深入了解。西洋音乐发源于古希腊,先后经历了巴洛克音乐时期、古典音乐时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民族音乐时期、印象主义音乐时期、新音乐时期以及现代音乐时期等数个发展阶段。而中国风乐曲主要来源我国民众的生产活动,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中原音乐、四域音乐以及外国音乐的影响,在发展的形成期、新生期及整理期三个阶段中,中国风乐曲逐渐形成了强调旋律和音色,看重音符变化的音乐特点,这一特点与西洋音乐的理性化、生活化、程式化以及曲风严谨的特点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对西洋管弦乐器演奏与中国风乐曲融合的研究中,我们需要对西洋音乐与中国风乐曲存在的音阶、音色以及创作思维方面的不同进行格外重视[1]。
(一)西洋管弦乐器与少数民族乐曲的融合
在中国风乐曲的发展中,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作并积累的各种民族乐曲,同样属于中国风乐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西洋管弦乐器在少数民族乐曲中的应用,也使得这一音乐形式焕发了新的生机,有效促进了我国音乐的繁荣。为了能够对西洋管弦乐器与少数民族乐曲的融合进行较好的研究,笔者在这里以当代作曲家张难之的小提琴作品《哈尼情歌》为例对这一融合进行较为深入的阐述[2]。
作为张难之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哈尼情歌》这一小提琴独奏作品以钢琴为伴奏,采用和声的方式对我国哈尼族、彝族和朝鲜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族音乐元素进行了较好的表达,这种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较好表达,主要是由于其在民族调式的音乐框架中较好的融入了西洋管弦乐器小提琴的演奏所致。这种小提琴演奏的融入使得张难之先生能够通过高难度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对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与作品中的戏剧特点进行较好的表现,这也是《哈尼情歌》这一小提琴独奏作品得以成功的原因之一。在《哈尼情歌》的具体演奏中,张难之先生在乐曲的第五小结进入小提琴的独奏,其采用了中国式的滑音处理使得小提琴的演奏能够更加贴合田园音色,而在《哈尼情歌》清新到快乐场景的过度中,其采用了特有的民族滑音式处理并改变了小提琴的音调,这就使得整首乐曲的快乐与充满活力的氛围得以较好的通过小提琴演奏进行营造。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乐曲大多采用五声调式进行创作,这就对西洋管弦乐器演奏的融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点必须引起我们重视[3]。
(二)西洋管弦乐器与中国古典乐曲的结合
除了与少数民族乐曲的融合外,近年来西洋管弦乐器演奏与中国古典乐曲的结合也是我国当下中国风乐曲发展的趋势之一,上文中我们谈到的G20峰会文艺演出中的《高山流水》曲目,就是这种发展趋势的最好体现。《高山流水》这一古筝曲虽然与同名的古筝曲没有直接的传承关系,但其在民国出现也称得上是中国古典乐曲的代表之一,全曲透露出“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之貌,可以说是深得“伯牙鼓琴遇知音”之精髓。在G20峰会文艺演出中的《高山流水》曲目中,该曲目由古琴、大提琴、中国鼓共同进行演奏,大提琴这一西洋管弦乐器的使用,不仅没有破坏整个曲目的中国风特色,还较好的衬托了古琴演奏的音色深沉,这也是这一曲目在演出中得到较高好评的原因之一,由此就可以看出西洋管弦乐器演奏与中国风乐曲融合所具有的独到之处[4]。
在我国当下的音乐发展中,我国音乐界从对西方音乐的排斥到今天接受、从以往的完全推崇到今天的选择性学习走过了极为漫长的发展道路,而在我国未来的音乐发展中,只有创作更多的兼具中西方特色的音乐作品,才能够有效保证我国音乐的长期较好发展。■
[1] 樊一帆.探讨西洋乐器如何与中国曲风乐曲的融合[J].通俗歌曲, 2016,04:43-44.
[2] 张晓慧.试析《愁空山》中竹笛与管弦乐器的关系处理[J].大舞台, 2014,12:185-186.
[3] 景徐.首届“中国之声”作曲比赛获奖作品(西洋管弦乐器独奏)评析[J].大众文艺,2015,12:141-142.
[4] 朱同.洋为中用硕果累累——介绍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管弦乐器演奏专业[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1,0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