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晶晶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浅谈创新教育
陈晶晶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创新教育是社会发展所趋,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亟待依靠创新教育对社会创新素质的提升。创新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是基础,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创造力的具体体现。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相辅相成,在全方位教育创新的推动下,我国创新教育和社会创造力将达到新的高度。
创新教育;创新素质;创造力
教育的主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在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从而来实现社会的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世纪,社会经济发展以创新为基础,对人的知识、能力、心理和身体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和塑造人的创新能力,成为实现和衡量教育价值的重要内容。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教育,是通过教育,使人作为独立个体,能够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的基本规律,具备创新意识,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四个主要方面,前三者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而创新能力是认识、人格、思想等诸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是创新素质的最终体现。
中国传统教育,尤其是封建社会时期,存在着厚古薄今、过于崇尚古法、难于革新的痼疾,对民族创新素质造成了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与世界交融日多,从而对社会创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顺应时代的需要,随着中央创建创新型社会理论的提出,创新教育在中国教育界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时之间,创新教育的呼声不绝于耳。但我国创新教育的缺位非一日之寒,民族创新素质的培养非一日之功,大量的工作需要决策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重视与长期投入。当前教育领域,对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居多,实实在在渗透到教育实践中的成分则还不足够,成熟的创新教育体系、方法还未建立起来,但创新教育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潮流之一,是毋庸置疑和值得肯定的。
(一)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
传统学校教育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方式以及内容等方面与创新教育存在许多脱节之处。以应试教育为主要表现的陈旧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自由的思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因此,实现创新教育首先要求的是教育创新,推进教育创新应以开展创新教育为突破口,二者相辅相成。在教育创新中,需注意创新教育并不是可以独立单列的教育科目,培养创新素质,需要的是整个教育系统的积极自觉的努力,在系统化的创新路径下,方能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二)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
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创新教育并非只是搞些“小发明、小创造”,相比实物而言,培养创新素质更重要的成分,是在早期教育中,让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融入到人的认识观和价值体系中去,换句话说,必须在人的思维培育和价值观形成的早期,就树立起牢固的创新意识,培养出创新性思维的习惯,才能最终形成强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培育,是与人的个性品质发展紧密相关的,通过创新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独立性、控制力、探究欲、好奇感、幽默感等健康丰富的个性品质,直至包括“抗压力、抗挫力”的培养,这才是真正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才是完整的“人”的教育,也正是在这中过程中,人的创新素质在其个性品质中得到了固化。
(三)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人在实质性创造过程中所要求具备的素质,创新思维要求人能够重新组织观念,创新能力则是人的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二者合一即形成人的创造力。创新思维的提高,需要系统化的思维训练,在不断破除旧思维方式的废墟上建立新的思维方式,用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方法,达到思维创新的目的。创新能力,是人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是创新思维运用于实践、产生实际价值的能力,也是创新素质的最终表现。培养创新能力,需要构建合理的、鼓励创新思维的教育科目体系,改进教学方法、转变培养模式,加强综合性工作技能培训,提高将创新思维付与实施的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国家和民族的创造力与创新水平决定着其地位与发展速度,创造力与创新水平又深深依赖着国家与民族创新教育的实施程度。只有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提倡教育创新,建立新的教育创新体系,才能给创新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推动力。创新教育的思想已经在全社会得到共识,在正确的决策带领和科学的实施规划下,中国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将会得到大幅提升,国家和民族创新素质和创造力也将随之得到提高,从而将我国创新教育推进到更高的层次。
[1]杜永谦.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2):15-16.
[2]邹开煌.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J].福建陶研,2007,(3):17-18.
[3]方芳.试论现行高等教育实施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J].今日教育,2004,(1):10-11.
[4]吴国强.设计教育与创造力培养模式研究[J].装饰,2004,(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