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家庭构成的乡村生活图景
如今,乡土中国的负面总是被无限扩大。下面的一组观察文章,可以让我们看到一幅更加真实、复杂多元的乡土中国变迁图景。
湖北沙洋县的种田大户王泉林以前在外打工修理摩托车。然而,他的妻子突然查出得了尿毒症,他只能一边种田,一边照顾妻子。2010年,他流转了20多亩耕地,希望通过增加种植面积来增加收入。后来,王泉林总共耕种60多亩土地。
2012年,妻子因病去世,家里就剩下他和在外打工的女儿,以及一大堆债务。王泉林又流转了80多亩土地,将经营面积扩大到150亩左右。与此同时,他还购置了齐全的农机。
在农业生产中,王泉林感到了极大的乐趣。从耕田、播种,到打药、浇水,再到收割、晾晒,基本上都是他一个人在田里劳动。2014年,他的纯收入有10多万元。
因为经营的规模大了,购买农资时王泉林也有了谈判的能力,“现在肥料、种子都是别人送上门,找我的农资商像竞标一样。”
像王泉林这样的农民并非个别现象,仅他所在的村民小组,还有4个种田大户。
2000年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村里的年轻人少了,村庄的活力也不如以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村没有了发展的空间。以往是因为务工机会的稀缺造成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乡村,如今全国劳动力市场形成后,农民可以自由地在城乡之间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与此同时,村庄里的发展空间也随着劳动力大量向外转移而逐步显现。王泉林能够在村庄中获得发展机会,正是因为村里大量人口外出务工。
更关键的是,没有政府和资本等外力的干预,农村自发的土地流转形成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市场价格,这就让留在村里的农民有了扩大农业生产的机会,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土地自发流转获得不低于外出务工(甚至更高)的收入。像王泉林这样无法外出务工的人也因此能够获得摆脱贫困的机会。
在上海农村的奋斗者中,来自安徽的农民最多。李新雨的家庭就是众多漂泊的家庭之一。
李新雨是安徽临泉人,今年39岁。1994年,他大学毕业后到上海跟随父母打拼。起初在上海闵行区马桥镇的一个村里种蔬菜,后来发现煤球生意比较好,就向村里租了两亩地,投资了三四万元开了煤球厂。
2008年,煤球厂不做了,李新雨家里已经攒下了二三百万元,他们又借了100多万元,向村里租了15亩土地建仓库做物流生意。仓库面积有7000多平方米,当时和村里的协议是仓库15年之后归村里所有,到期后享有优先使用权,做物流生意使他们每年差不多能够净赚四五十万元。
2011年,仓库所占土地也被征用。因为手续不全,仓库被定性为违章建筑,李新雨家总共得到了700多万元的拆迁赔款。李新雨带着自己那部分钱到奉贤区南桥镇继续做物流和代理生意,现在每个月的收入两万多元。
在上海打拼了20多年,尽管有了自己的事业,李新雨仍然觉得自己是个农民。他2001年结婚,娶的是老家的媳妇,婚后生了3个小孩。因为小孩无法在上海读高中,也无法参加高考,一家人只能分居两地。
李新雨觉得自己现在非常矛盾:因为超生,他无法取得上海户籍,也没有在上海买房,现在一家人分居两地,他在上海找不到归属感;另一方面,李新雨已经不适应家乡的生活,他觉得家乡的发展环境不好,回去之后无所适从,权衡之下只能留在上海继续打拼。
李新雨的家庭代表了一种典型的外地农民在上海的奋斗史。从他们家庭进城奋斗的历程来看,有3个典型特征:一是全家奋斗模式,全家人为了生活一起打拼,父母、爷爷奶奶是家庭奋斗的坚实后盾,而子女是家庭奋斗的真正希望,因为只有他们才是最有可能在这个城市扎根的人;二是多种经营模式,种菜、开煤球厂、搞仓储物流等,他们一直在尝试抓住市场的机遇,并不固守单一的经营模式,在多种经营中完成家庭财富积累;三是财富积累的不稳定性,由于家庭奋斗和城市发展嵌入的太过紧密,以至于城市发展的每一个微小变动,对他们都有较为深刻的影响,在城市发展征地的过程中,他们不断迁移,却没能在哪个地方稳稳地站住脚跟,最终家庭投资最大的产业因为征地而不得不重头再来。
在四川崇州,50岁的阿庆嫂则有着不一样的故事。她的丈夫在两年前就去世了,她现在和开出租车的儿子、“儿媳妇”及孙子、孙女生活在一起。
儿子的第一任媳妇是阿庆嫂娘家的亲戚介绍的。阿庆嫂觉得自己是山区人,很能吃苦,儿媳妇自然也不会太差。
婚后,儿媳妇的各种坏习惯都暴露出来,不仅懒惰、不干活,还天天出去打牌。只要儿子在外面赚了点钱,一回到家,就会被儿媳妇“大扫荡”,如果儿子钱赚得少了,则会引起儿媳妇的不满:“还是个男人吗,挣这点钱,连家都养不起……”
就这样,家里的矛盾日积月累。
如果阿庆嫂和儿子劝说几句,女方就开始闹着要离婚,最后阿庆嫂的儿子实在忍无可忍,心意已决地要和她离婚时,女方又闷不作声。这样的生活一直维持了两年,两人终究还是离婚了,两个人生育的儿子归男方养。
第一次婚姻失败,让儿子的心底对母亲滋生了抱怨,阿庆嫂心里有愧,也不敢再对儿子的婚姻有所干涉。
阿庆嫂的儿子在崇州市跑出租车,经人介绍,和现在的“媳妇”阿芳认识了。
阿芳有过一次婚姻,她把女儿一起带过来,此后阿庆嫂家里就更加“热闹”了。
阿芳不像前儿媳那样天天打牌,而是天天在家里看电视。“除了电视机,在电脑上也看电视,拿着手机、平板电脑,还是看电视……”阿庆嫂一提起来就显得一脸无奈。
于是阿庆嫂每天的工作也就变得更加忙碌了,每天早上做好饭,照顾孙子、“孙女”吃饭,骑着三轮车送他们去上学,之后就在乡镇里跑三轮车接送客人赚钱,中午把孩子接回家,做饭、洗衣服,下午再继续工作。但是“儿媳妇”对这些不管不问。阿庆嫂觉得这些都可以忍了,但是“儿媳妇”竟然还有意无意地嫌弃婆婆吃得太多了,这让阿庆嫂非常气愤。
阿庆嫂一遍遍地感概:“现在社会颠倒了,社会对人的影响真大啊,老的是小的,小的是老的。”
阿庆嫂想离开这个家,但她放不下孙子,也心疼儿子,这种家庭关系束缚着她,也折磨着她。无奈的时候,阿庆嫂偶尔会对人诉说:“我现在还年轻,出去打工的话,随便一天都可以赚个100元,自己生活得自在,又何必在家里受他们的气,要不是挂念着我的孙子,早就离开了,管他们生活得怎么样!”
社会转型期的乡土社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传统的婚姻伦理逐步消解,婚姻责任与义务不断弱化,在讲究个体生活体验的影响下,夫妻关系变得像江湖关系一样“快意恩仇”——闪婚、闪离。堕入了伦理危机的婚姻家庭结构使得子女不得不承受父母离异的苦果,与此同时,这种危机又让老一辈父母忍受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