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楠*
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好不X”结构的语义语用研究
董小楠*
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好不X”结构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有时候是一个词,有时相当于一个短语。我们将从语义平面和语用价值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由于内部结构的不同而形成两种不同的语义,即肯定式和否定式,首先从语义平面分析两种不同语义的特点及“X”的语义特征,进而分析两种语义所具有不同的语用价值。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分析,希望能对这一结构有一个更深入地认识和研究。
“好不X”结构;语义平面;语用价值
在语法课上,老师曾经讲到“好不X”结构,引发了我的兴趣,于是查阅了很多专业书籍和论文资料,才得以对这个结构有了一定深入地理解。此结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结构形式,如“好不讲理”和“好不蛮横”,前者的意思相当于“好蛮横”,但后者的意思却不能等同于“好讲理”,而是相当于“很不讲理”,我们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同一形式,前者表肯定的意思,而后者却表示否定的意思呢?为什么明明有“不”却并没有表示否定的意思呢?
“好不X”结构具有两种不同的语义:肯定语义和否定语义,但是有一些词在进入“好不X”结构时,既可以表示肯定义又可以分成否定义,这样就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在语境中化解歧义。本文我们将从语义平面来分析肯定义和否定义的语义特点和能进入此结构的词语“X”的语义特征,以及两种语义所具有不同的语用价值。
(一)语义平面
1.语义特点
“好不X”结构在表示肯定义时,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副词“好不”的用法,它是“好不”+“X”结构,“不”和“X”结合得很松散,但“好”和“不”连接得却很紧密,结合成一个表示加强程度的特殊双音节的副词,相当于“很”、“十分”等意思。而整个短语是“好X”的意思,如“好不蛮横”,是指“很蛮横”的意义。肯定式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街上人山人海,好不热闹”,“他人到中年,却妻离子散,好不凄凉”等。这类用法中的“不”,否定意义逐渐虚化,失去否定作用,只有加强肯定语气的功能。在语音上弱化,“不”字读轻声,不表示否定意义,而是为了迎合汉语音律的需要,成为一个表示语气的衬音词,如现代汉语中的“黑不溜秋”、“滑不溜丢”中的“不”都没有否定的意义,而是为了配合四个音节的韵律感而填补音节,满足汉语发音和音律的需要。
2.“X”的语义特征
能进入肯定式“好不+X”的词语“X”呈现对称局面,既可以是“消极词”,也可以是“积极词”。
(1)“好不+消极词”可加强批评或感叹的语气,表达肯定意思。可以表示待人处事的消极态度或产生不良后果,如“马虎、蛮横、霸道、窝囊、神气”等。还可以表示消极的心情、感情或不良处境,如“被动、倒霉、寒碜、糊涂、凄凉、憔悴”等。还可以表示事实有悖于人们的心理期待而造成人们的消极心理反应的,如“难看、难听、委屈、冤枉、担心”等。
(2)“好不+积极的品质词”一般用于赞叹、褒扬,表示肯定的意思。可以表示繁盛景象的,如“热闹、兴旺、繁华”等。还可以表示事物良好特性的,如“生动、巧妙、详细”等。也可以表示人的优良品质,如“聪明,漂亮,潇洒,机智”等。
(二)语用价值
“好不X”结构的肯定式在语义平面基本上都可以用“好”替代,但在语用平面,“好不”有“好”不能全部代替的独特作用。“好”感叹句感情柔和圆润,容易被人们接受。而“好不”本来就有口语色彩,如“街上人山人海,好不热闹”这是对街上热闹景象的感叹,带有强烈的口语色彩,诙谐幽默。而且“不”虚化后,“好不”就有了感叹的意味,所以“好不”感情强烈鲜明,重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带有浓重的主观色彩和个性特征,有时不易为人们接受,如“你这人好不蛮横”带有强烈的批评意味。
(一)语义平面
1.语义特点
“好不X”结构在表示否定义时,应该看成是单音节程度副词“好”的用法,它是“好”+“不X”结构,这种用法是“不”先否定“X”,再用“好”来修饰。此时的“不”字重读,表示否定意义。而整个短语是“很不X”的意思。如“好不讲理”,是指“不讲理”的意义。否定式的例子也有很多,如“你为了他辞掉自己的工作,好不值得”,“我比他资历高,却没能提拔,好不公平”等等。
2.“X”的语义特征
能进入否定式“好+不X”的词语“X”呈现出不对称局面。“好”+“不+积极词”,“好不”后面多跟正面意义的词语。
否定式“好+不X”结构中,“不”用在“积极词”前,对它进行否定,起到了变“积极”为“消极”的作用。这时再用“好”来修饰“不X”短语,用以表示批评或评议。“X”可以是“道义词”,表示在特定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的道德规范或行为标准的,如“讲理、人道、公平、合理、情愿、知足、争气、识抬举”等。也可以是“期待词”,表示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行为结果的某种期待,如“值得、经济、习惯、顺眼、像话”等。
(二)语用价值
沈家煊认为这种用法主要源于语用上的礼貌原则,不说这些期待词和道义词的反面,而使用相应褒义词的否定式。否定式“不+褒义词”是委婉的一种常见方式,如“不讲理—蛮横”这两个词语很明显“蛮横”所表示的语气要比“不讲理”重很多,而用语气不那么重的“不讲理”可以委婉地表示“蛮横”。这样,更能委婉而又不失准确性地表达说话者的内心期许和符合当时的语言环境,也更好地体现了语言的社会交际性和趋利选择性。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对“好不”结构有一个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希望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到积极作用。
[1]吕叔湘.好不……[J].中国语文,1981(2):28-34.
[2]沈家煊.“好不”不对称用法的语义和语用解释[J].中国语文,1994(4):262-265.
[3]袁宾.近代汉语“好不”考[J].中国语文,1984(3):81-85.
[4]袁宾.“好不”续考[J].中国语文,1987(2):134-137.
董小楠(1992-),女,汉族,山西河津人,河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H146A
1006-0049-(2016)16-00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