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 青州 262500)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研究
王 璐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 青州 262500)
声乐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艺术学科,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艺术涵养的提升都具有重要地位,学生在校期间对专业声乐的掌握程度和实践水平直接影响了其未来就业和从事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我国各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阻碍,因此,本文将采用总结对比以及文献参考等方法,从理论、能力、综合素质等多方面总结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探讨声乐教学的改革方法,预测以专业声乐教学为代表的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未来的学前教育做出对策性分析,以求实现学前教育的高效化、科学化。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古语有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学前教育中的专业声乐教学的老师通过日常的交流和与幼儿之间的简单交流,掌握学生的各自特征以及学习能力,因材施教选择正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基本素养,因此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中起着引导和发掘的作用,在学前教育老师正式投入工作前,接受科学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则决定了入职后的工作质量。
(一)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绝大多数的学前教育机构以及学校在专业声乐教学过程中采取较为单一且传统的集体授课模式,将所有学生不论基础统一进行课程安排和专业声乐训练,一方面是授课形式十分单一,无法顾及到不同基础、不同能力之间的学生对于声乐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在授课内容上,当前的学前专业声乐教学内容枯燥,以缺乏互动的“被动接受”和“强行灌输”的形式对声乐专业内容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创新,造成对专业声乐人才的培养浮于表面,质量低下,更缺乏时代性,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环境的普遍要求。
(二)学生素质良莠不齐
学前教育的教学开展大多偏向于高职院校或专业的幼儿教育相关机构,而这一结构组成往往造成专业人数众多,但接受专业声乐教学的学生基础水平、专业能力以及接受程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大部分的学生在接受学前教育培训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接受的专业性教育复杂,而对于专业声乐教学这一类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实践要求较强的学科,往往会出现参差不齐的教学质量,集体授课形式下,专业声乐的学习效果有好有坏、有快有慢,学生在走入社会正式入职以后,声乐素养并没有得到显著的运用和提高。
(三)教学与实践衔接不当
如同应试教育一样,在学前教育的专业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单一引发了明显的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过于注重专业理论的学习以及高难度的声乐内容传授,对于基础性的声乐能力强化以及实践性的声乐素质培养,则显现出明显的缺陷,高校在专业声乐教学中,脱离社会市场需求,并极少提供有效的社会实践场所,大多数从事学前教育的人员在完成了基本的课堂学习时长后,便投入实际工作当中,这一行为产生的现象,则是学前幼儿教育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由于教师经验不足或者缺乏基本的专业素养而造成的教学事故。
(一)改革传统的知识构成
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归根究底是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即教学过程教什么,以及怎么教的问题。专业声乐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认识到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基础音乐教育教师,一方面,基础音乐教育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的声乐知识和素养,另一方面,教育教师有别于演唱者和歌唱家,其技能接受的偏重更加偏向与知识传授的技能传播,而非自身专业能力的单一提升,即教师的培养需要在保证其本身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形成更为专业的教育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在学前教育的专业声乐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声乐技能技巧的掌握,还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传道授业之能力,将生硬难懂的理论性和技巧性知识进行适当的减少,增加趣味性和实践性,突出教学过程的“师范性”,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学会如何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未来的求职教学过程中。
(二)改革专业声乐教学模式
专业声乐的教学方式上,需要改良传统的集体授课模式,将“一对一”、“一对多”的创新教学模式落实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实现一个老师培养一个学生或一个老师培养多个能力水平相近的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能保证学生能够在与之相近的思维环境下接受技能培养,老师则能够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以及接受水平和状态及时灵活的调整教学内容和侧重,并且及时的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激发学生对声乐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声乐学习效果。
(三)培养、提高学生的声乐教学综合能力
学前教育的学生培养不仅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的平衡,专业声乐教学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包括声乐表演能力、声乐演唱技巧,以及最为重要的幼儿声乐教学能力,学前教育的老师应该将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专业的声乐理论知识以及声乐表演能力可以通过传统课堂教学结合专业科学的训练手段实现,这一阶段,学前教育的专业声乐课教学需要与音乐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区分,即不仅是单纯的培养学生唱歌的技能以及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学生与幼儿教育更为贴近的声乐教学态度和基本教学方法。除此之外,声乐综合能力的形成需要积极投身于幼儿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提供适当和幼儿“实习教师”岗位,让未毕业的学员在正式进入社会成为职业人之前,充分熟悉幼儿教育的环境,对工作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判断,以防止在未来从事学前教育时因为工作环境生疏或工作绩效不足而放弃相关职位,造成幼儿教育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是一门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使学生能够在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上都能够为社会所需要,因此,在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过程中,专业素养的提高是基础,而综合素质的提升则是关键,在综合性人才地位日益凸显的当今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也必将会被逐渐重视,纳入宏观教育规划的章程中,国家和社会将会进一步注重学前教育和基础性教育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将单一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方向转变,更加立体化、多元化的实现学前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1]张春园.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初探[J].学理论,2014,(24).
[2]付聪,于艳.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J].通俗歌曲,2013.
[3]李波.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探索[J].文艺生活,2014,(1).
王璐(1982—),女,汉族,山东青州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儿童歌曲演唱和视唱练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