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电子音乐与“应用型”电子音乐之比较

2016-02-04 08:18
北方音乐 2016年18期
关键词:电子音乐音乐创作应用型

周 媛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学术型”电子音乐与“应用型”电子音乐之比较

周 媛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随着科技与音乐的发展,二者的交叉与融合也逐渐增多,并且成为当今音乐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从电子音乐进入国内到现在的迅猛发展,短短的几十年,无论是在音乐作品上还是学术成就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学术型;应用型;电子音乐

目前在国内的各大音乐学院、师范类院校以及综合型大学的音乐学院、音乐系里,开设传统作曲的专业的同时,都会涉及到与计算机、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音乐创作方向,但专业方向的命名以及所属的专业类别可谓是“百花齐放”,比如电子音乐作曲、电子音乐制作、音乐设计与制作、音乐科技与艺术、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数字媒体音乐制作、数字化音乐制作等等,种类之繁多令人眼花,特别是对于学生在选择报考专业时,常出现疑惑,究竟该如何选择,它们之间的区别和侧重方向又有哪些?

本文旨在通过对电子音乐所涉及到的各专业方向进行梳理,从而划分出较为主流的以创作为主的两种类别,并对两个类别进行各方面的对比,从而明确其各自的特点。

张小夫教授曾在《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一文中提出电子音乐的三大类别:1、具有学术性、探索性和前卫性特征的“专业化”电子音乐;2、具有商业性、实用性和流行性特征的“社会化”电子音乐;3、具有娱乐性、普及性和多样性特征的“家庭化”电子音乐。这个划分很清晰并且在国内已经具有一定的认可度,无论目前国音乐院校存在何种的多样化,但基本都可以归属到上述类别之中,其中前两者也是我国目前音乐院校中所涉及电子音乐相关专业所制定的两大主流培养方向。因此,本文以此为依据,将现在所出现的各种专业方向命名分别划入“学术型”和”“应用型”其中之一,再做细化的对比。

一、专业概念界定

“学术型”:具有学术性、探索性和前卫性特征的“专业化”电子音乐。

“应用型”:具有商业性、实用性和流行性特征的“社会化”电子音乐。

二、人才培养方向

“学术型”:技术全面的学术创新型专业人才,“应用型”:技术全面的应用创新型专业人才。

三、平台搭建

“学术型”:搭建一个在电子音乐领域最具国际性和前沿性的创作培养基地,展示和发布与国际相接轨的最新的电子音乐作品、声音艺术装置和电子音乐技术研发成果。其服务于大众和社会的功能性,主要体现于环境声音“雕塑”项目建设,当代多媒体类舞剧、装置艺术、灯光秀等现代艺术的声音创作。“应用型”:建立个人音乐工作室、音乐服务机构或音乐制作公司为地区性群众文艺提供音乐制作服务,同时,通过参与国内外各类文化公司所开发的文艺产品(广告、游戏、舞台剧、影视剧、唱片等)中的音乐制作项目,可对个人音乐制作能力以及音乐创作成果进行展示。

四、创作特点

“学术型”:a、声音材料的广泛性:乐音与非乐音,b、声音素材的原创性:声音材料主要来源于创作者的采样录音。c、音乐的形成:以呈现声音的各种状态为主导组织音乐。“应用型”:a、乐器音色来源:通常直接使用各种品牌公司制作好的采样音色与电子合成音色库,音色素材极少进行原创。b、音乐的形成:以用电脑MIDI技术虚拟出现实中的真实乐队的演奏状态为主导,必要时可用电子合成音色为音乐进行补充。

五、创作方向

“学术型”:定位于对各种声音(乐音与非乐音体系)进行研究,并将人类生活中的所有声音以及主观想象中的各种声响纳入到音乐创作的基本材料中,强调创作中对声音及其它音乐要素的创新性。在进行“专业化电子音乐”创作实践的同时,能够将全新的创作思维模式与声音理念渗透到传统写作中,彼此相互纵深,最终创作出可听性强、具有创意、并充分体现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作品。

“应用型”:以传统的音乐写作与编配为基础(更多是主调音乐),通过使用大量的软硬件音色库,借助电脑MIDI技术,展开音乐的传统创作与编配(统称“制作”),并在过程中,获得实时音响的反馈,制作出符合当下主流大众审美与听觉习惯、迎合商业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消费型”音乐作品,并将其应用于歌曲唱片、影视剧、舞剧/舞蹈、晚会、网络游戏、电视新闻/广告等多种载体中。为了能从成市场中百上千万的音乐作品中脱颖而出,需要对作品的旋律以及编配手法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

梳理国内重要电子音乐比赛专业方向分类,不难发现,各类比赛定位的侧重,以及大型比赛中组别的划分,也清晰的展示出“学术”与“应用”两个方向。

1.北京国际电子音乐作曲比赛

A 组:学术类-电子音乐作品(Electroacoustic Music),B 组:学术类-与现场乐器或人声结合的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Mix.Music),C 组:学术类-与影像结合的多媒体类电子音乐作品(Multimedia Music),D:应用类-电子音乐作品(MIDI - Electronic Music)。

2.上海

学术类:上海音乐学院国际电子音乐周。应用类:上海数字音频大赛。A组:录音艺术B组:原创歌曲C组:编曲制作。

音乐创作本不分家,无论是传统的器乐创作还是当今融合科技的电子音乐,都是可以在创作中互通互用的,共同启发者创作者的思维,那么无论“学术型”和“应用型”其创作本质还是相同的,即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音乐创作中。清晰明确其所属方向,有助于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术要点,更好的实现个人创作意图。

周媛(1982—),女,汉族,甘肃兰州,西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电子音乐作曲。

猜你喜欢
电子音乐音乐创作应用型
浅谈电子音乐在电影配乐中的体现与运用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现场电子音乐与单件乐器结合时的功能及其实现方式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吕其明音乐创作及其启示
如何提高电子音乐的艺术鉴赏价值
电子音乐视觉化分析的多元理论与视角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