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庞彦杰
中外合拍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现状分析
文/庞彦杰
进入21世纪以来,某些中美合拍电影一味遵循好莱坞电影商业模式但却遭遇失败的案例不断增多。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显示,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对文化语境的误读和对观众文化认同的分裂是导致电影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借助对好莱坞电影跨文化传播经验的审视,探讨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正确理念、路径与方法。
中美合拍 中国题材 文化语境 跨文化传播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影跨文化传播在内容、形式和路径上的不断拓展和深入,不仅促进了多元文化的繁荣,同时也推进了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其中,好莱坞电影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比如,采用以市场为导向的传播机制,依靠自身优势对传播渠道施加各种压力,以确保自身电影在全球传播的主导地位。但好莱坞电影模式并不是万能的电影生产模式,一些中外合拍电影、特别是那些中国题材的合拍片,在完全遵循好莱坞电影商业模式的过程中不断尝到了失败的苦头:好莱坞模式不仅加剧了文化主体间的隔膜,造成观众在文化认同上的分裂,更影响了电影的整体传播效果。
法国著名形象大师巴柔教授认为,形象是一种文化的集体想象物。我看他者,他者的形象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自身的影子,甚至表现出对他者的否定及对自己所处空间的补充与延伸。在西方传统文化视野中,中国一直是黑暗、落后的消极形象,近代以来也未有根本性的改变。当前某些跨境合拍片中所存在的以西方为主体,非西方为客体的二元格局,正是横亘在各文化主体之间平等对话的无形屏障。例如,影片《面纱》在我国票房的惨败及北美票房上的成功就是明显的佐证。
在中外合拍影片中,西方文化的“偏见”与“傲慢”往往将中国定格为一种充满原始意味的停滞影像。借助电影叙事,影片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的历史与文化上的差异有意进行夸大处理,从而强化西方本身的存在感。如影片《功夫梦》所代表的美国精神在整个价值体系中处于顶端,影片描述的虽然是现代中国,却完全与中国的现代经验无关。再如,影片《面纱》的主演诺顿在也曾经说过:“小说的视角有些窄,跟中国并没有实质关系,只是关于两个英国人的故事。”这种西方强势文化语境下对中国形象的表面“强调”与实质“漠视”,体现了他者文化想象当中的虚假性。对中国电影受众而言,电影中的中国似乎被西方话语幻化为一种陌生的想象物。
电影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影像艺术,同时还有着显著的意识形态烙印,是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法国的阿尔都赛将马克思主义中的国家机器称之为强制性国家机器,而包括文化艺术在内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般以“非暴力”的方式发挥作用,从而具有比较隐蔽的特征。按照这一理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对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电影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形式可以看作是一种精神机器,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相辅相成。
按照上述理论,我们有理由认为美国电影是美国意识形态的一种策略化表达,是利用好莱坞电影那种华丽的视觉奇观传达美国特有的民主、平等、自由等意识形态神话,从而有助于美国成为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拯救者”。在电影世界营造的意识形态神话中,美国文化天生具有一种优越感,在这种文化意识的作用下,好莱坞电影“对东方事物富于想象力的构建经常建立在自视甚高的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之上”。当然,对于好莱坞电影来说,其拥有雄厚的人力物力,以及对电影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流畅的电影语言,可以将意识形态的传播包装得更为隐秘。《面纱》《雪花秘扇》《幸福卡片》等影片均将视角对准了近现代的中国社会。然而,影片呈现给中国观众的仍然是一个西方视野下被想象、被拯救的神秘东方国度。将西方文化中的故事安插在中国,或者以西方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诠释古老的东方故事等成为这些电影的重要叙事策略。如《雪花秘扇》中应用了“老同”“女书”等众多湖南的神秘民俗,但是在情节构建与情感编织上却暗含着西方的文化想象。特别是片中那些隐忍、压抑、脆弱的中国底层妇女形象,以及缠足、三从四德等落后的文化符码,共同构成了西方观众对东方的臆想。
在后殖民语境下,电影已经成为文化殖民的重要输出途径。中外合拍电影对中国历史经验的解构与重构,体现了包括好莱坞电影在内的西方电影世界对于“拯救”落后文化主题的一贯热衷。然而,这种将中国作为西方国家现代与进步精神反证的叙述逻辑,不可避免地会遭到中国观众的集体反抗。
从根本上讲,中外合拍片造成的文化冲突是在“自我”与“他者”主客体间,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下产生的文化认同的剧烈碰撞。影片不能得到中国观众认可和欢迎的根本原因在于电影创作者以西方文化语境来审视中国文化。显然,当中国人看到影片中的中国只是他者形象时,电影的本土化失败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反观全球的电影领域,虽然好莱坞电影具有难以撼动的优势,但在跨文化传播的语境下,电影观众的接受过程并不仅仅形成一个单向度的关系。观众面对外来文化会做出不同的反应,这其中既有对“大片”的喜好,也有对诸如《面纱》《雪花秘扇》等影片的排斥。同样,《赤壁》《金陵十三钗》等电影在北美市场的惨败,也说明我国电影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断深入,电影文化传播在文化输出和国家形象塑造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今后,中外合拍电影如果不能在民族化与国际化、本土化与全球化的二元对立矛盾中寻找到适合的策略与路径,那么中外文化间的剧烈冲突必将持续。
首先,合拍片的跨国生成与传播决定了其必须要面对不同于本土电影的观众群体。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虽然有着巨大的文化背景差异,但都具有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模式和心理逻辑,这种跨越文化的共同性是合拍片全球传播的基础。另外,从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来看,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全球交往的密切,具有相似人文观念、文化视野和价值取向的主流群体将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大规模,为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提供更广泛的观众基础。
其次,合拍片不仅是中国对“他者”的选择,亦是“他者”对中国的选择。因此,合拍的目的并不是将电影变为完全中国化的故事,而是创造出一种蕴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国际化电影。在拍摄过程中,不仅要重新认识中国的本土文化,还要积极寻求与其他文化内核之间的共融共通,通过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弥补,产生本土电影跨文化传播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合拍电影不仅要对自身文化的独特性进行强调,还应该注意与世界的广泛链接;不仅要注重民族元素的运用、民族精神的体现,同时还要兼顾东西方文化价值之间的差异。
中外合拍电影在中国传播失败的事实揭示出了电影仅仅依靠资金、技术及模式化的营销理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内容表达上民族性与世界性双重诉求的实现。也就是说,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要超越单纯的民族主义理念,通过积极吸收和融合不同的文化,确立主流文化的传播价值观,从而实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共生。
作者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1]刘洋.帝国的视域——中美合拍片中的价值观输出及书写策略[J].当代电影,2014(08).
[2]张莹.跨境合拍片中中国主体性地位的文化反思[J].当代电影,2012(01).
[3]张江彩.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困境及其启示——以中国题材合拍电影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2(05).
[4]陈林侠.中美合拍片:文化的“短兵相接”[J].社会观察,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