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京闽
刊首语 以品牌塑造促进高校学报发展
文/武京闽
1906年,由苏州大学的前身——东吴大学创办的《东吴学报》(创刊号名曰《学桴》)正式刊印发行,从而开启了中国近现代学人办学术杂志的序幕。在随后的110年里,虽然中国的高校学报命运多舛,发展过程几经波折,但其生命力顽强,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社会影响力上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高校学报不仅为一代又一代学人的成长铺路搭桥,为中国学术的发展和兴盛擂鼓助威,而且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成为中国出版行业中一个独具特色的期刊集群,其作用和影响力不容小觑。高校学报承担着促进学术发展和学术交流、推动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功能与作用,在推动科学研究创新、凝聚和培育科学研究队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学报的发展与兴盛是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与时代和学术发展的要求相契合的。特别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推进和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学报的数量迅速增长,在中国学术期刊中占据了半壁江山。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学报的发展从偏重数量扩张转向了重视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的提升,塑造期刊品牌成为众多高校学报努力的方向。
所谓期刊品牌,是指期刊的办刊理念、经营理念、服务理念、行为理念和视觉理念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期刊精心打造的具有先进的文化内涵、鲜明的传播风格和独到的装帧设计,并为特定的读者群体广泛认可的期刊的总体形象。
与大众类期刊不同,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属于小众媒体,它有着特定的读者群,承担着特有的功能。但同时,高校学报也是生成与成长于传统的行政体制之中,受到行政化管理的“护佑”,长期以来普遍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压力,期刊的品牌意识淡薄,从而出现了“全、散、小、弱”“泛综合化”“众刊一面”等问题。因此,加强品牌意识,有意识地进行品牌创建,对高校学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很多高校学报针对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就学报发展改革的路径、期刊品牌的塑造、期刊影响力的提升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方面,从理论上,针对高校学报如何定位、怎样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怎样创办精品特色学报提升学术影响力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另一方面,在办刊实践中,高校学报努力探索期刊改革的有效路径。例如,特色栏目的打造、双向匿名审稿制度的引入、编辑部内部管理制度的调整和完善、编辑队伍建设的加强、主办高校对所主办期刊的资源整合、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的普遍运用、综合性期刊向专业化期刊的转型、期刊国际化发展的意识增强,等等。
对于绝大多数高校学报来说,特色栏目的建设在塑造期刊品牌方面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如果说一家期刊是一个大品牌的话,那么这个期刊的每一个栏目就是若干个小品牌。高校学报大多为综合性期刊,所刊发的文章涉及多个学科,难以形成专业优势。而特色栏目的建设则可以依托本校的学科特色和学科优势,以问题或学科为中心,刊发高质量的论文,形成与其他期刊不同的特色和内容定位,做到人无我有,形成其他期刊无法替代的优势。特色栏目这些小品牌的建设,对于提升期刊大品牌的影响力能够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有利于期刊个性品格的形成,提升期刊整体的质量和美誉度。
同其他学术期刊一样,高校学报具有以物质形态为载体的精神产品的特殊性,同时,它也是期刊集群的一员,还具有期刊产品的普遍属性和市场价值。目前,期刊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高校学报的数字化转型成为迫在眉睫的紧迫任务。因此在期刊品牌塑造和运营的过程中,高校学报更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在实现传统纸质媒体与数字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运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及其他新媒体形式来扩大期刊的传播范围,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阅读方式和更加个性化的内容选择,强化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期刊品牌。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副主编、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