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癌细胞”?中国抗癌之路怎么走
得了癌症,很多人会想:营养会促进癌细胞生长,那干脆少吃点或不吃饭,饿死它。于是,近日一则“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新闻引发热议。有人甚至认为,喝碱性水、吃碱性食物能够预防肿瘤。
介入治疗是中晚期肝癌的常规疗法。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大内科主任朱军介绍,通俗地讲,该方法是从血管中插入一根导管,把药物打入肝脏的病灶中。栓塞剂是可以选用的药物之一,能阻断血液供应,让病灶坏死。
如果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注射小苏打,则可去除癌细胞里面乳酸分解出的氢离子,使癌细胞更少地利用葡萄糖,从而加速癌细胞死亡。
那么,小苏打在其中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徐兵河说,新疗法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好比在一盘菜上添加了佐料,让菜更为可口。”他认为,在研究肝癌治疗方法时,进行类似的探索非常好、也很有必要,但不能过于拔高探索的结果。
不过,“用小苏打治疗肿瘤”的消息被媒体报道后,有人认为喝苏打水等碱性水可以改变酸性体质,有利于健康。对此,朱军表示,所谓用小苏打来治疗肿瘤,是采用介入的方法进行注射治疗,并非饮用含有小苏打的水。
“喝碱性水、吃碱性食物不能预防肿瘤,”朱军说,身体本身会做出精细的调整,处在最合适的状态,通过一般的饮食很难改变身体的酸碱环境。应均衡饮食,而不是偏酸或偏碱,否则可能造成酸中毒、碱中毒。
对于“小苏打饿死癌细胞”被多家媒体提上标题,朱军指出,这种说法不科学、不严谨,甚至有误导作用。他说,饿死肿瘤细胞的说法在几十年前就出现了,最早针对栓塞血管或阻塞血管,认为只要断绝血液供应,就能饿死肿瘤细胞。该说法得到一定的理论证实,也出现一些新药,在临床上有所应用,但并没有彻底改变肿瘤治疗、带来巨大突破。
那么,新的研究方法究竟能否大规模推广,给肝癌患者带来福音呢?“如果大家真的能接受,其实这一方法的使用并不困难,”朱军说,举个简单的例子,通过管子向气球里注射液体,可以选择糖水、牛奶,也可以注射橘子汁观察变化。但问题的关键是,是否能证明加了橘子汁或者苏打水,其效果就会得到改善?
另外,新的研究主要针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治疗,对于其他癌症是否有适用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介入教授晁明说,这个原理对大部分实体肿瘤是有普遍意义的。虽然研究的初步结果让人鼓舞,但还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一项研究有它的边际效应,随着推进才能实现在其他癌种的应用。
朱军说,介入治疗在很多实体肿瘤中都可以用到。如果能证明除了肝癌,小苏打对其他肿瘤也有效果,将非常有意义,当然,这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
随着城乡间社会经济水平、环境、生活方式差异逐渐缩小,城乡地区整体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以及癌谱构成也逐渐接近。在中国,主要的恶性肿瘤包括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脑瘤和胰腺癌,约占全部发病的75%。2000年至2011年,中国男性癌症总发病率保持稳定,然而女性发病率有所上升,年均增长2.2%。
虽然全球医生、科学家努力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人类仍未完全攻克癌症。癌症一旦到了晚期,任何治疗手段都力不从心。预防癌症发生以及癌症早期发现被认为是治疗癌症的根本,正如中国政府不断提倡“抗癌要以预防为主、抗癌战略要前移”。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季加孚认为,中国集中了各类癌症人群,有利于数据采集和进一步展开研究。如果能打破顶尖研究机构和基层医院之间的屏障,就会有更多的癌症患者受益。
(中国新闻网2016.9.27、新华网2016.9.2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