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字一起阅读城市
阅读,从来都是很私人的事。
记得梁文道曾经说过,开书单是一件很不负责任的事情,正如《The Pleasure of Reading in an AGE of DISTRACTION》(中译名:《我该如何阅读》)一书作者亚伦杰克布说的一样,书单仅仅代表开书单者一家之言,可是阅读讲求的是个人口味和乐趣。如果要在容易分心的年代获取阅读的核心乐趣,首先要忠于你自己的内心,即使不是什么深度书畅销书,如果看完能博君一笑,那当然就是好书。
澳门的老牌独立书店“边度有书”就是这么一个能让你读出乐趣的地方。你在这里不但可以找到有趣的旅游读本、严肃的社会话题书、各种诗歌散文集,还能看到少儿读物,杂志迷更可淘到世界各地最新杂志。有读无类,小小书店可以顾及如此多方面的阅读需求,也难怪它一直是爱书人士心目中的不二地标。
2016年9月30日,“边度有书”老店度过了它在喷水池营业的最后一天,之后的几个月里,仍有不知情的文艺青年前来朝拜,然后略带惊讶地离开。十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块游人如鲫的商业旺地,已在多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边度”退场后,就剩下葡文书局和二楼书店文采坚守此处,文青在小城闹市的据点,买少见少。
可是,书店老板吴子婴却不怎么感觉悲情。
“两年前业主易手,就有料想到这一天,我们不是关门啊,只是搬迁,之后会在连胜街17号地铺重开。楼上是剧团,楼下是书店,大小和原来差不多。但是明年我想要实在的改变,会有很多关于书本的新主意加入其中,读书会,也是我一直想做起来的事情。” 每次见到子婴,他都是笑容可掬的。这一位略带温润腼腆气息的老板,有点像《深宵食堂》里的店主——一边热情贴心地为顾客服务,一边不忘生意人的身份,却又自带温暖生活气息,说话实际又不慌忙,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很澳门。
子婴是一位略带温润腼腆气息的老板,有点像《深宵食堂》里的店主——一边热情贴心地为顾客服务,一边不忘生意人的身份,却又自带温暖生活气息,说话实际又不慌忙,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很澳门。
2003年,SARS刚刚过去,澳门尚未开放自由行,也没有开放博彩权,书店趁着租金低廉的时机低调在喷水池附近二楼铺开张。粤语名字“边度”谐趣易记(寓意澳门哪里可以找到好书),海内外不少报章杂志都把这里当成是游客必到点介绍,“老实说,这几年做采访做得太多了,其实我觉得他们要写澳门为什么不去写写别的店”,子婴戏谑地说。
眨眼十多载春秋,书店仍像老朋友一样,惯常地陪伴在澳门人左右。“它太久没变了,主要是你习惯了就没什么动力去改变”,而老习惯一旦突然被迫终止,肯定会有水土不服的状况发生:在搬迁前的一个月,几乎所有媒体都去采访了子婴,社交媒体的评论呈井喷式。文章角度不一,有悲歌壮志的,有恨铁不成钢的,有集体回忆的……然而务实的老板本人真的很少理会,搬迁最后一周,除了马不停蹄地折价卖书外,他还密集式地做了几场讨论图书出版发行的分享会,直到最后一天,仍不忘在书店里举办了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大同》的放映会。来自港澳台的好友纷纷自掏腰包前来捧场,每场讲座都爆满,会后讨论至深夜没人愿意离去……不说不知道,原来做放映会也是子婴很喜欢的,他曾经多次帮澳门文化局策划主持纪录片和小众电影放映会。“相较于图书和音乐,其实我最爱的是电影!”所谓的最爱,他反而默默典藏心中,没有把它做成生意。
除了是一家书店之外,“边度”多年来还担当着澳门文化交流桥梁的角色,粗略计算,店内曾举办过上百场分享会、读书会、展览、画展等等,这让人联想起当年的维也纳咖啡馆。喜欢交流读书心得的人在这里相遇相知,喜欢静静享受个人时间的可以独自翻阅一本好书,顺便晒晒太阳撩撩小猫,温暖而美好地虚耗好时光。
一个城市不可以没有书店,尤其是好书店。
虽然现在能买到书的途径越来越多,可是当你走进一个静谧的阅读私地,完全是另一种享受,好比叫外卖与亲自前往西餐厅正儿八经用餐的区别一般,均是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仪式感。更何况,在最后几个月,子婴和店员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将正能量灌注到小城的文艺心里头,一声叹息之外,反而被这种向死而生的欣荣之力吸引。
文化人交谈,无可避免地聊到小城的阅读氛围和图书创作环境,“澳门阅读氛围的确不算浓厚,有很多原因的”,子婴认为不能就一个短期的现象轻易去下定论,“图书的出版、发行和推广都脱节了,你去图书馆网站看看,其实2015年澳门出版的图书并不少,但多数是政府资助或者用社团的模式完成。澳门的出版业发展很倾斜,因为作者要不就是为了圆梦,要不就是靠资助出版,一开始便缺失商业野心,这一点和香港、台湾的行业状况大相径庭。”他摇摇头,显得有点无奈,一语道破了本地出版界的窘况,“有些澳门作者当初把书本放我们那卖,之后就再没有见过这个人了,搬迁的时候想通知他们来拿回自己的心血结晶,你猜猜最后怎样?最后竟然是联系不上了,或者跟我说书也不要了。”展望未来,子婴希望通过自己多年来累积的人脉和资源,也充当一下出版社的角色,把澳门隐藏的好作者推广到海内外不同地方,让澳门图书真的走出去,摆脱闭门造车的命运。